樂評 | 《Sounds of My Life》,走入韋禮安日常生活

《Sounds of My Life》除了是一張專輯,也能說是一張以音樂呈現的韋禮安紀錄片,除了韋禮安自身的心情,也紀錄了韋禮安是如何和週遭的環境、朋友、家人、工作夥伴進行的生活互動。通常聽完這張專輯,好像真的走進了韋禮安的生活,這是這張專輯最棒的魅力所在。音樂與製作豐富精良,在曲終之餘還能讓人有一種,結束了環遊世界,最終回歸於日常生活,和對面的人喝完一杯咖啡,聽他的人生有多精彩之感,也真是實屬難得。
距離發行上一張專輯已經4年的時間,這也是韋禮安步入30歲後的第一張專輯,同時也是告別前東家,自立門戶的第一張作品。等韋禮安推出新專輯一直是我這幾年很期待的事情之一,這幾年總是會想著,如果他真的能可以沒有任何設限,大展拳腳,端出來的作品會是什麼樣子?會是2016年《硬戳》般加載更多的電子音樂元素,還是2014年的《有所畏》用韋禮安式的中國風加上更多搖滾與人文思路?
但答案出人意料,《Sounds of My Life》將專輯的核心與焦點擺,在了專輯概念與製作層面上,讓專輯有個非常明確的故事與主軸:承載了韋禮安的生活與感謝。雖然是看似很日常的主題,但要把這樣的題目豐富而明確的方式呈現,倒也是件難事,有如炒一盤最家常的炒飯,卻要炒出層次與風味、令人難忘、流連忘返,這樣一來,那就真是難題了。
製作層面的突破是什麼?在專輯中,韋禮安放入了許多,在他日常生活中出現的聲音的採樣,舉例如專輯中我最愛的一首〈沒有你的世界〉,這首韋禮安寫來對親人告別的歌曲,除了在歌曲中放入了家人日常對話之外,仔細聽,還能聽見如木魚作為鼓,以及誦經告別的片段。專輯中很多首歌都採用了這樣的做法,讓聽眾不只聽歌,而更能進入創作者當下在創作音樂的環境,如同看一場電影般,身歷其境、投入情緒。韋禮安都把這些巧思和採樣,給放到歌曲相對後面的位置,很多聲音不轉開音量聽,搞不好聽了幾次還不會發現,把這樣的採樣,和歌曲本身融合與製作的非常好,是我認為在製作層面的突破。
近期我和韋禮安碰面時,也問了他本身對專輯主軸的想法,他說:「這張專輯不是為了我自己在做,我是想保留我的生活、我的身邊這些真實的聲音和故事。」
也因此《Sounds of My Life》專輯裡頭,有一個貫穿專輯的概念:把專輯的最後一首歌〈I Wrote a Song for You〉的一部分,做了三個不同的編曲版本,分別由兒童合唱團、韋禮安自己、成人合唱團所演唱。讓整張專輯有種章節試行進的樣子,而直到最後一首歌,才揭曉整張專輯最核心的理念。
韋禮安說:「大家覺得我是一個創作人,我替所有的人寫歌。但這張專輯我想說的是,其實是身邊周圍,我的家人、朋友、同學、歌迷,因為他們的存在,讓我的生活非常豐富,這樣的生活滋養我的生命、經歷,創作。〈I Wrote a Song for You〉的第二句,才是這首歌的重點,是『You wrote a song for me』,專輯想要說的,就是『感謝』,對生命中不同聲音的感謝。」
這張專輯思路清晰,採樣日常,成就一張看似質樸溫暖,用心聽會發現獨具匠心的專輯。非常鼓勵大家採用聽一整張專輯的方式聆聽。請務必要聽到專輯的最後一首Credits,在這首長達約八分鐘的終曲,韋禮安請這張專輯的工作人員、朋友、家人,還有很多與這張專輯有關的人,都說了一段話,如同電影結尾,完美謝幕。
想要感受更多韋禮安的音樂世界,現在就點擊聆聽《韋禮安禮上網來直播巡迴音樂會》
Cover Image: Sony Music Taiwan
文 / 米鹿
是部落客也是Youtuber。自2013年起在報章雜誌&網站著有音樂評論文章,曾採訪張學友、陳奕迅、李榮浩等近百位歌手。關注中文與KPOP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