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韓流 | 韓國音樂魔法師O3ohn:溫柔的afro頭少年

形容O3ohn音樂最好的方法,我會說是高級衣物柔軟精。和味道沒什麼關係,而是因為他的音樂,像是萬用的生活佐劑配方,無論你是下班後多麽疲倦,想躺在沙發上放空Layback?或是睡前陪你簡單放鬆拉筋,還是工作當背景音樂聽?野餐草地聽?晴天雨天、白天夜晚?好像都無所謂,O3ohn的歌曲,就是一種隨時可以讓空間與氣氛變得輕鬆和緩的魔法(而且無論從哪張專輯開始按下隨機播放都一樣,真的很神奇),這就是O3ohn音樂的魔力所在。
他是韓國的獨立音樂人,卻在近年以特殊的個人魅力與音樂質感,成了無數部大製作熱門韓劇的OST合作歌手首選,包含近期熱播的《非常律師禹英禑》。O3ohn在《非常律師禹英禑》當中貢獻了一首〈Better Than Birthday〉,這是一首輕快,帶有吟唱與些許city-pop風格的歌曲。另外O3ohn也參與過《請輸入檢索詞WWW》、《陽光先生》等韓劇的原聲帶。(《陽光先生》中的歌曲,〈Shine Your Star〉還是特別與ZICO合作的,是O3ohn歌曲中少見編曲豐沛激昂的歌。
O3ohn的歌曲從作詞、作曲、編曲、製作,甚至到MV拍攝的概念,都多由自己完成,從自己出發,這樣的做法,讓他的歌曲得以維持一至的質感與統一性,更能讓聽眾觀眾接近O3ohn的性格特質:溫溫的,不太有侵略性。
O3ohn的歌曲多以吉他作為主要的編曲樂器,在個人活動澎湃發展之前,他也曾參與韓國樂團組合Xin Seha and the Town擔任吉他手(音樂風格和現在差距甚遠,有些Techno的風味,請務必點開感受這落差)。
點擊觀看:Xin Seha and the Town時期的演出
不刺激任何人的耳朵
O3ohn曾在訪問說,他最大的目標,就是無論在歌詞或是歌曲,都盡力做到不刺激任何人的耳朵,這同樣也是他在拍MV時的目標。在這個流行音樂總是充滿著低沉Bass、繁複編曲以及各種變奏的時代裡,O3ohn的音樂成了某些聽眾的避難所,他的歌曲是如此安詳、和平。聽起來毫不費力的音樂,後頭卻付出了無數努力。
O3ohn近期的造型很難讓人忘記,頂著一顆蓬鬆的afro黑人爆炸頭,還曾被韓國觀眾形容撞臉好萊塢演員山繆傑克森(Samuel L. Jackson)。
O3ohn這看起來很特別的名字念法是「O-John」,或說「Oh! John!」我也覺得合理,某種呼喊與驚嘆的感覺。O3ohn本名오준호。而오준在韓文唸起來就接近「O-John」。至於為什麼要把J換成數字,是因為搜尋的時候,發現已經有別的藝人使用了오존了!(嘗試了搜尋一下,發現是飛輪海的吳尊呢。)而選擇3替代J的原因,據說是因為在俄語裡字母「3」的發音,對應了英文的「J」。而另一層巧思,則是韓文的「오준」代表的是是臭氧之意,而臭氧的化學分子式就是「03」,在各種巧思或巧合之下,O3ohn這神奇的名字就誕生了。也因此,也有樂迷或評論,會形容O3ohn的音樂,就如同能淨化空起的臭氧一般清新。
O3ohn出生於1993年,土生土長的韓國人。相對當今的順風順水,能以獨立音樂人的姿態參與各大韓劇原聲帶,O3ohn音樂事業的初期,發展卻不太順利。O3ohn在2015年退伍後,才開始他的音樂生涯,他那時也沒想太多,就只是想做一張專輯,然後發表。而這張專輯《[O]》在一年後,即2016年完成並推出了。
但這張專輯推出後反應平平,真正讓他走入大眾目光,則是2018年他參加了韓國知名老牌音樂節目《柳熙烈的寫生簿》,該集剛好是節目的9週年特輯,在節目上的表現,讓他成為了觀眾票選的第一名。過後,他又迅速回到該節目參與後續的錄製。這就是故事的開始,O3ohn開始收到各式各樣的原聲帶邀約,瞬間從一位新人,升級成為獨立音樂界的明日之星。
在還沒寫這篇專文之前,我也曾有意無意地聽過O3ohn的音樂,當時只覺得順耳、療癒、舒服,但深入挖掘爬文了解後,才知道這些所謂的「舒服」並不是歌手創作出來的巧合,而是O3ohn透過漫長的練習、推敲、努力,才能營造出的氛圍,這讓我感到欽佩。
O3ohn的音樂聽起來絕對不油膩,舒適的吉他編曲,總適時點綴著歌曲,以和緩卻又帶有一定程度Groove的曲調,搭配O3ohn溫暖而直白的嗓音,聽來無壓力。除了用柔軟精形容,我想也是料理中最順口的,那種百搭的調味料吧?清清淡淡,卻讓人回味無窮。
若是累了倦了,不知道今天該播些什麼好?不如就聽聽O3ohn吧。曾來過台灣開專場的O3ohn,近期除了參與落日飛車的《夕陽無限好聽》黑膠計畫,交出〈Run Run〉一曲,11月也會參演台南的貴人散步音樂節呦!一起去看那顆afro頭吧。
Cover Credit:DooRooDooRoo Artist Company
想探索更多K-Indie?立即點擊 ☛ 發掘更多韓國優質音樂
文 / 米鹿
是部落客也是Youtuber。自2013年起在報章雜誌&網站著有音樂評論文章,曾採訪張學友、陳奕迅、李榮浩等近百位歌手。關注中文與KPOP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