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韓流 | 《Take One:終極一曲》:如果死之前只能唱一首歌,你想唱什麼?

當你所熟悉的韓國現場音樂演出,碰撞上Netflix強大的資源與規格,會發生什麼事?Netflix在9月所推出的《Take One:終極一曲》,實現了每個K-pop樂迷最狂野的想像。
《Take One:終極一曲》,是Netflix首度於韓國推出的「實境音樂影集」,共七集,邀請了韓國樂壇中各種流派的音樂人,包括流行音樂、古典音樂、久違不見的搖滾歌手、退居幕後多年未公開演唱的音樂人、女團、男Solo的代表人物。這些人是誰呢?
有世界級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前金屬搖滾樂團Sinawe主唱任宰範、柳喜烈、朴正炫、Rain、AKMU樂童音樂家、Mamamoo共七組。至於為何節目叫做「終極一曲」,則是節目規定所有歌手只能唱一首歌。節目會幫助歌手實現「任何瘋狂的演出地點、舞台、想法」,作為交換,就只能唱一首,唱完舞台與觀眾即刻解散。開頭節目組對演出者的疑問,成了貫穿七集節目的宗旨:「如果你在死之前只能唱一首歌,你想唱什麼歌?」
前金屬搖滾樂團Sinawe主唱任宰範
這個節目的看點很多,但卻因演出者選擇,形成了比想像中更高的觀看門檻。播出時,我原以為會掀起一波討論話題,畢竟這是用了比韓國既有體系更高的規格,去打造音樂演出,絕對是全新的創新與突破,但沒想到播出後討論熱度卻不如先前預期,各大K-pop討論版都未濺起太多水花(但可能和這幾個月內,女團回歸的聲量都太強大有關吧。)
必看點1:難得的創意寶藏
其實光看歌手怎麼去選曲?身經百戰的他們到底是如何發想一場演出,就已經夠本。像Rain、Mamamoo,都是早已經唱過數千場演出的專業流行歌手?他們到底要怎麼突破自己?有什麼是他們還未曾辦但想辦到的事?再者,專注於演唱會發想的實境記錄其實很少,大多我們都只看見演唱會的「成果」而非起頭。從這些歌手idea的發起,到工作人員實現創意的過程,其實能提供給所有創意工作者(不管是影像、音樂、企劃類)很大的靈感與啟發。
在美國洛杉磯出生的美籍韓僑R&B歌手朴正炫
必看點2:認識全方位的韓國樂壇
明明都選一線偶像團體,能為這部影集創造更高的話題與流量,但Netflix與製作團隊卻沒選擇這麼做。反而是拼勁全力,讓選角範圍不限於流行音樂,而是放大到「整個韓國樂壇」。
說真的,我在看影集之前,對曹秀美、任宰範、朴正炫完全不熟悉,對柳喜烈的認知也僅限於知道他是劉在錫的老闆,與音樂界的大前輩。但透過這系列的影集,我卻認識了曹秀美於世界古典聲樂的影響力與地位、任宰範是韓國叔叔爸爸界的搖滾硬漢偶像、柳喜烈是怎麼樣在他的功成名就的此刻,看待他已日漸生疏的歌手身份?這些都是平時不太容易接觸到,也鮮少有文本的韓國音樂資訊,橫跨了多個音樂領域,著實難能可貴。
韓國音樂界大前輩柳喜烈
世界級女高音歌唱家曹秀美
必看點3:觀看神級舞台的誕生
看完了前面的介紹,開始對《Take One:終極一曲》感興趣了嗎?在此推薦3場本實境秀必看的演出。
1.Rain《青瓦台演出》:
本場演處的刺激點在於,Rain提了一個異想天開的演出場地:韓國總統府青瓦台。最終節目組真的協調到了於青瓦台演出的機會,但由於平時青瓦台開放給一般民眾參觀至晚間6點,於是Rain只能於演出前一天晚間7點開始彩排,演出當天不能彩排,要直接上場。Rain必須要在短時間內熟悉演出場地、複雜的場景動線、空拍機互動等,壓力極大。看這位韓流天王如何用汗水克服一切,會使人敬佩。
2. Mamamoo《蛻變》:
Mamamoo這集,我是先從表演看完再回去看整集的。第一次看只覺得舞台很絢麗,但並不能感受到背後的內涵。回去從頭看起,才了解到,這場公演,是想呈現從七年前出道,直到現在的轉變過程。這集採用雙舞台,觀看舞台設計與機關,真是歎為觀止的過程,實質上達成了用舞台與機關賦予演出意義的表演。本集對於演唱會視訊與歌曲混接的處理也非常厲害。
3. AKMU樂童音樂家《野心的極限》:
完全可以感受到,樂童音樂家哥哥李燦赫不顧一切、天馬行空的創意與想法。這集的舞台設在荒郊野外,沒有觀眾,卻召集了200名舞者、跳傘表演員、複雜的走位與運鏡,電影等級的歌舞秀。這是我近年看過最誇張、最不設限的音樂演出,超越任何Session。
身為終身熱愛流行音樂文化、同時也是YouTuber的我,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去觀賞《Take One:終極一曲》。無論是感受表演者的心態、了解更多優秀的藝術家、分析企劃與創意的執行,或只是純粹感受視覺與音樂的衝擊,這部實境秀都帶給我很大的享受與樂趣。而當然,後面對於靈感的啟發,更是獨一無二的無價。
All Images: Netflix
想探索更多K-Indie?立即點擊 ☛ 發掘更多韓國優質音樂
文 / 米鹿
是部落客也是Youtuber。自2013年起在報章雜誌&網站著有音樂評論文章,曾採訪張學友、陳奕迅、李榮浩等近百位歌手。關注中文與KPOP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