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症 | 2021年終精彩爵士歌單回顧

疫情對於音樂產業的衝擊難以想像。然而與去年疫情正熾,人人被強迫限制在家而無法出門演出或是聆樂的狀況相比,2021是漸漸復甦的一年。雖然疫情並未止息,然而受惠於疫苗的施打,歐美多數國家都已不再封城,使音樂家與展演空間都得以獲得喘息。許多音樂家紛紛排定巡演,也開啟新的音樂計畫,錄製新的作品。在2021年的最後一個月,讓我們一起來回顧本年度值得一聽的爵士作品。
Veronica Swift –This Bitter Earth
Veronica Swift是近年備受矚目的爵士女聲之一。雖然自小就已出道,然而在2015年的孟克國際爵士大賽中奪得第二名讓她曝光率大增。歷經一陣唱腔偏向民謠、Singer/Songwriter的歌手大行其道的風潮後,爵士音樂圈近十年又回歸尊崇傳統的路線,Swift也是技巧無懈可擊、模仿起經典女伶如Ella Fitzgerald、Sarah Vaughan都表現地維妙維肖的一位歌手。然相較於其他在這幾年受歡迎的女聲,如音色精雕細琢而太過完美的Cécile McLorin Salvant以及爆發力十足卻略顯煽情的Jazzmeia Horn,Swift對我而言更多了不刻意展現技巧的親切感。
在今年的新專輯《This Bitter Earth》中,Swift的選曲中以帶有嘲諷意味的〈How Lovely to Be a Woman〉與控訴男性暴力的〈He Hit Me (And It Felt Like a Kiss)〉等順應著近年在爵士圈女性意識抬頭的潮流。然而撇開歌曲意涵不提,Swift對樂曲的編曲依舊精彩異常。前者如同曲子原本出自的音樂劇般恢弘地展開,中間的半音上行也戲劇性地推向高潮,更在最後輕巧詼諧地結尾。後者與吉他手Armand Hirsch的合作以小調做始、到吉他獨奏轉至大調又回至小調做結,雖然僅是短曲,卻有著豐富的轉折。〈The Man I Love〉以及〈As Long as He Needs Me〉兩首抒情曲目則讓Swift展現她細膩而收放自如的唱技,是我個人最喜歡的選曲 。
Shai Maestro – Human
來自以色列的Shai Maestro曾先後擔任貝斯手Avishai Cohen三重奏以及鼓手Ari Hoenig樂團的鋼琴手累積豐富的資歷,近年漸漸以自己的三重奏演奏原創作品,並獲得德國爵士大廠ECM賞識發表錄音。然而今年他首度邀請小號手Philip Dizack加入,以四重奏編制在ECM發表《Human》。
Philip Dizack是我個人非常喜愛的小號手,在作曲與演奏上同樣傑出。但也曾獲得孟克小號大賽肯定的他,不知為何遲遲未在爵士樂壇發光發熱。此次能夠因為與Maestro的合作而打開知名度,實是非常替他高興。Maestro的作品總在細膩的和聲上有著民謠般的旋律,由Dizack扎實卻溫和的音色詮釋再適合也不過,特別在〈Mystery and Illusions〉時而與鋼琴時而與貝斯齊奏的片段更顯契合。
以二重奏呈現的〈GG〉儘管全曲幾乎構築在反覆的低音上,但旋律悠揚的片段之後緊接著飛快緊密的樂句,考驗著技巧與兩人同步齊奏的默契。專輯唯一一首標準曲是由Duke Ellington所寫的〈In a Sentimental Mood〉,原曲舒緩的氛圍在Maestro手中化為讓人搖頭晃腦的十足律動感,鋼琴左手與貝斯緻密的共奏線條上是鬆散卻需要專注對齊的旋律,而在結尾片段中的不同樂器間互相拋接的緊湊對話樂句更使人大呼暢快,讓這首老曲目有著全新的創意。
Nate Smith – Kinfolk 2: See the Birds
對於Nate Smith來說,身為爵士鼓手的影響來源並不僅限於爵士樂。自小遍聽各種音樂類型的他,爵士、放克、節奏藍調、獨立搖滾等都自然地存在於他的血液中。不意外的,他的履歷表包括薩克斯風手Chris Potter兇悍的放克搖滾融合樂團Underground、吉他手Adam Rogers向60~70年代迷幻搖滾致意的專輯《Dice》、擔任饒富節奏藍調與新靈魂樂影響的歌手Jose James的團員以及和深受嘻哈與新靈魂樂潛移默化的小號手Takuya Kuroda的合作錄音。建構不同風格律動的能力,就是他在爵士樂壇擁有一席之地的原因。
自己也擔任樂團領導者後,他依舊維持這樣的路線。在延續前作《Kinfolk》的新專輯《Kinfolk 2: See the Birds》中,他邀請多位樂壇好友鼎力相助。在〈Altitude〉中跨刀的歌手Michael Mayo尤其亮眼,貢獻一段節奏感強烈、好似另一位鼓手存在般的即興歌唱獨奏。〈Rambo: The Vigilante〉特邀傳奇黑人重金屬吉他手、同時也在前衛爵士圈有一席之地的Vernon Reid參與。細碎的鼓點鋪陳在厚重的低音線上,讓Reid的強力和弦(power chord)恣意肆虐。〈Band Room Freestyle〉如曲名所示邀請了Kokayi即興一段雖短卻使人血脈賁張的饒舌,而〈Don't Let Me Get Away〉則與近年電子/靈魂/嘻哈節奏揉合的新樂風趨勢相呼應。
BIGYUKI – Neon Chapter
難得以亞洲人身分獲得美國嘻哈音樂圈許多音樂家的重用,日籍鋼琴手BIGYUKI先在嘻哈音樂圈闖出名號,再漸漸返回根源得到爵士鼓手Mark Guiliana、Antonio Sanchez的邀約,現已站穩腳步,成為想要橫跨爵士、嘻哈、電子等多領域的音樂家最想合作的對象。
BIGYUKI在所參與的錄音中最大的特色就是不採用貝斯手,而由他本人以貝斯合成器彈奏節奏狂放的低音。然而本輯第一首別出心裁的邀請Yasushi Nakamura彈奏低音大提琴,在電子音色的環繞下以傳統爵士樂常見的Walking bass行進,彷彿向自己音樂的根源致意。但第二首〈Watermelon Juice〉很快回到他擅長的合成器琶音與嘻哈節奏上,各種音色把玩的不亦樂乎。〈Duck Sauce〉在他右手反覆的旋律間穿插著左手不斷變形的低音線,間或填塞預錄的取樣判斷。合作已久的老友Mark Guiliana碎裂卻清楚的鼓點則讓空間更顯飽滿。
Caroline Davis – Portals, Volume 1 : Mourning
如同許多當代爵士音樂家必備的技能,從節奏藍調、民謠、爵士到前衛音樂以及當代古典樂,薩克斯風手Caroline Davis不論參與甚麼風格的樂團都能演奏的恰到好處。然而她最受到爵士音樂圈肯定的,還是她遊走在前衛音樂邊緣的原創作品。
在2019年喪父的她,藉由創作來進行哀悼的過程,這張專輯《Portals, Volume 1 : Mourning》便是她的成果。由經典爵士五重奏編制加上弦樂四重奏的九人組合,Davis善用每一個樂器,讓整個樂團進行豐富的對話。〈Yesterday's Seven Thousand Years〉以朗讀詩作以及自詩作的韻律建構的節奏出發,樂器與樂器間層層堆疊、環環相扣。〈Hop on Hop off〉仿效著她對於父親搭乘公車的記憶,讓樂團在快慢之間交錯,暗示著公車忽前忽後的行駛。〈On Stone〉由弦樂組們製造即興聲響,雖不見旋律現身,但節奏與音色宛如啜泣與慟哭。雖然音樂背後的原因讓人動容,但音樂本身在編寫與詮釋上的精彩也是無庸置疑,值得一聽。
還聽不夠嗎?在這邊另外推薦值得關注的2021爵士歌單:
Cover Credit: Veronica Swift / Mack Avenue Records
立即點擊 ☛ 發掘更多爵士樂
文 / 林華勁
希冀將大眾拉進爵士世界的重度爵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