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症 | 森巴、巴莎諾瓦、咻樂,跟著爵士旅行到巴西

巴西是中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擁有60%亞馬遜雨林的巴西,將黃綠藍的鮮豔色彩反映在國旗上,大聲宣告這個國度的熱情。擠滿狂歡群眾的足球賽事和嘉年華,是世人對巴西的第一印象。談到巴西的音樂,多數人的認知則圍繞在森巴(Samba)與巴莎諾瓦(Bossa Nova)。然而,巴西音樂遠遠不僅於此。
巴西地域遼闊,但音樂的版圖大致上可以分為兩個區塊。一個是東部以里約為中心的區塊,另一個則是圍繞東北沿海城市的區塊。東部區塊發展出一脈相承的咻樂(Choro)、森巴、巴莎諾瓦、巴西流行音樂(Música popular brasileira;MPB)等流行音樂。東北區塊則受非洲文化影響深遠,為Baião、Maracatu等較為非洲風格的音樂發源地。
咻樂(Choro)是巴西近代(19世紀末)最早發展出的流行音樂。咻樂的原意是哭泣,然而聽來輕巧歡快卻不悲傷,主要是因為採用音色清亮的樂器如長笛吹奏旋律而似啼泣之聲得名。
咻樂在20世紀初發展為以器樂為主的炫技音樂,在長笛外經常使用七弦吉他、班多林琴(Bandolim)、巴西鈴鼓等樂器為編制。許多身負絕藝的大師獲得以所彈奏的樂器做為名號的殊榮。舉例來說,Jacob do Bandolim即為在咻樂界以演奏班多林琴而得名的大師。
點擊觀看:豎笛手Anat Cohen演奏咻樂大師Jacob do Bandolim的作品〈Doce de Coco〉
咻樂每隔一段時間衰微、復興,近年則正進入復興的週期。而與先前不同的是,更多同樣精於爵士樂演奏的好手投身於此番復興週期,帶來令人振奮的新聲音。其中,在紐約爵士音樂圈活躍的豎笛手Anat Cohen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她將爵士樂刺激的即興演奏與咻樂原本的綿密旋律結合,聽來挑戰性十足而血脈賁張。
吉他手Pedro Martins / Photo Credit: Heartcore Records
而出身於巴西本土,吉他手Pedro Martins有著令人驚詫的當代爵士吉他演奏能力,但也同時將各種巴西傳統音樂內化吸收。他與電貝斯手Michael Pipoquinha合作的二重奏專輯《Cumplicidade》在沒有任何打擊樂器的輔助下,詮釋多首咻樂名作,完成一次又一次節奏感滿盈的精彩演出。
森巴是咻樂的孩子,節奏型態相較咻樂顯得複雜。但由於曲子多具有歌詞,在歌手的吟唱助陣下取代咻樂成為新興的流行音樂,爾後更在側重鼓隊表現的嘉年華中大放異彩。巴莎諾瓦則是森巴的孩子,受到大量爵士樂的影響,在節奏上較不若森巴厚重而顯得質感輕盈。在森巴歌詞哼唱作曲者人生大小事的同時,巴莎諾瓦的歌詞更強調男歡女愛的愛情故事。
森巴與巴莎諾瓦同樣受到爵士音樂家的歡迎,立足於紐約爵士音樂圈的吉他手Yotam Silberstein不僅熱愛彈奏咻樂,也採用森巴的節奏創作,更與同樣對巴西音樂充滿熱愛的貝斯手John Patitucci共同發表專輯《Irmãos De Fé》。而巴西本土代表吉他手Chico Pinheiro是自幼以天才之姿出道的能手。肩負爵士與巴西音樂兩大技能於一身的他在演奏起現代化的森巴音樂委實讓人大呼暢快。
點擊觀看:吉他手Yotam Silberstein的現場表演
巴西流行音樂承接巴莎諾瓦,在60年代迎來美國的搖滾、放克風格,與各式傳統風格交融出新的聲音。如Toninho Horta、Milton Nascimento、Djavan等都是此時期擁有國際知名度的大師。而在同一時期,來自東北的Hermeto Pascoal則將Forró、 Baião等地域性風格與爵士樂融合,建立獨樹一幟的風格,也因而受到爵士小號大師Miles Davis的器重。這些音樂家各具獨特魅力,使許多當代爵士音樂家也紛紛詮釋他們的作品。
點擊觀看:吉他手Pedro Martins與貝斯手Michael Pipoquinha邀請大師Toninho Horta一同合作重新演繹Horta的作品《Raul》
身為大師Hermeto Pascoal合作多年的巴西鋼琴手André Marques,以更為爵士的手法演奏Pascoal的名曲《Bebê》。
在當代的巴西音樂演奏家中,我個人偏愛的是班多林琴演奏家Hamilton de Holanda以及上面提及的吉他手Pedro Martins。Hamilton de Holanda是近20多年來巴西最負盛名的演奏家之一,曾獲得多次拉丁葛萊美獎的肯定。
在樂器技藝上的卓越表現以及對巴西與爵士語彙的融會貫通,使他不僅在巴西與不同世代的名家合作,也跨出國際和頂尖的美國爵士小號手Wynton Marsalis、義大利鋼琴手Stefano Bollani合作。他自己率領的五重奏以極度緊湊的節奏表現以及火速狂飆的即興演奏著稱,將多樣巴西傳統風格、爵士樂以及流行音樂風格冶於一爐,相當刺激新穎。
點擊觀看:班多林琴演奏家Hamilton de Holanda五重奏的現場
在前述的巴西傳統風格之外,Pedro Martins更積極向當代的聲音取經。和吉他大師Kurt Rosenwinkel所合作的專輯《Caipi》是一張經典作品,兼具巴西色彩以及歌手/詞曲創作者(Singer/Songwriter)風格。他在裡面所貢獻吉他、歌聲以及鍵盤的演奏展現十足洋溢的才華。而他自己的專輯《Vox》以及力邀美國、巴西兩地好手的計畫《Spider’s Egg》則在歌手/詞曲創作者與當代爵士樂間遊走,企圖心十足。
點擊觀看:吉他手Pedro Martins與前輩Kurt Rosenwinkel在彼此的專輯跨刀
Cover Credit:Hamilton de Holanda
喜歡爵士音樂?立即點擊 ☛ 成為爵症患者
文 / 林華勁
希冀將大眾拉進爵士世界的重度爵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