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症 | 盤點3組愛爵士也瘋動漫的音樂家

任天堂公司的紅白機、超級任天堂、任天堂64與Gameboy。Sega公司的Mega Drive、Sega Saturn、Dreamcast與Game Gear。Sony的PlayStation系列。音速小子、街頭霸王、太空戰士與超級瑪莉。新世紀福音戰士、寶可夢(舊名口袋怪獸)、魯邦三世與七龍珠。如果以上「術語」這些你都認識,恭喜你,你也是電玩動漫世代的一員!
現在活躍在爵士樂壇的音樂家們年紀約莫20至40歲間。推算回去,他們幾乎都是出生並成長在上世紀80至90年代間。日本漫畫與電玩在這個年代席捲全世界,使得不少音樂人也在這樣的電玩動漫環境中長大。對於動漫電玩和爵士樂有著同樣狂熱的他們,也在成為爵士音樂家後把當年刻劃在心中的漫畫電玩配樂進行改編,演繹這些伴隨自己成長的音樂。
J-Music Ensemble
薩克斯風手Patrick Bartley Jr.是位活躍於紐約的爵士好手,曾與Mulgrew Miller、Wynton Marsalis、Louis Hayes等爵士大師合作。他不僅年紀輕輕即入選葛萊美高中爵士樂團而在葛萊美獎登台,更曾與經典搖滾樂團Dave Matthews Band在葛萊美獎頒獎典禮共同演出。就爵士演出能力與資歷而言,Bartley確實是一顆耀眼的新星。
然而早在六歲起,他便深陷於七龍珠的魅力不可自拔,更一路收看各種動畫、打遍各式電玩直到高中。在練習爵士樂之際,他也經常吹奏著這些動畫電玩的配樂自娛。直到大學,他聽到日本樂團School Food Punishment在動畫《東之伊甸》的配樂曲目〈Futuristic Imagination〉後深受感動,開始產生深入鑽研並以爵士樂呈現日本音樂的想法。
J-Music Ensemble是他因此成立的樂團。在官方網頁上寫著:“不論你是否熟知,我們都在這樣的聲響(指日本動漫與電玩音樂)中長大。現在是將對這些音樂的尊重還給他們的時候了!”,J-Music Ensemble的主旨就是詮釋這些電玩動漫世代的回憶。首張專輯《Time to Play》的封面以遊戲手把、樂器以及「J音樂」字樣明示音樂概念,詮釋日本樂團sasakure.UK(註1)的作品,與動畫《Cowboy Bebop》以及遊戲《王國之心》的配樂。第二張專輯《METAGROOVE: The Music of Persona 5》則將重心放在遊戲/動畫《女神異聞錄5》的相關音樂中。他們也持續在紐約各場所演出,並釋出許多演奏影片。
如同他們在網頁強調的:“只要還有日本音樂的存在,J-Music Ensemble就會存在!”如果你想聽聽爵士版的動畫音樂,搜尋他們就不會錯了!
8-bit Big Band
根基於紐約的大樂團8-bit Big Band,成員約30到65人不等。主要著重在電玩音樂,這群既是電玩玩家又是音樂演奏者的爵士音樂人,以大樂團的編制來詮釋童年的回憶。
由活躍於百老匯音樂圈的編曲家Charlie Rosen領軍,他們先後發行兩張專輯《Press Start!》以及《Choose Your Character》,從《超級瑪莉》、《薩爾達傳說》一路演到《寶可夢》、《太空戰士》等的配樂。而他們的音樂影片也經過精心製作,將紅白機、卡匣請了出來,搭配遊戲畫面與大樂團演奏片段同時進行。看完他們的影片,或許大家的童年也會從塵封的記憶中被喚醒!
Henry Solomon & Logan Kane
薩克斯風手Henry Solomon以及貝斯手Logan Kane來自美國西岸,是長期搭檔的音樂好夥伴。年方20出頭,兩人的才氣縱橫已替他們獲得許多邀約,是洛杉磯爵士音樂圈最亮眼的新星。
他們雖然並未詮釋或改編任何電玩動漫的音樂,但無疑的在視覺上受到不少啟發。他們經常創作帶有Drum & Bass、Jungle等電子色彩,甚至有些電玩感的音樂,具有爆炸性的節奏與刺激的聲響,並在YouTube上發布猶如電玩畫面般的影像,聽覺與視覺的搭配毫無違和感。他們合作的專輯《Outside World》、《Outside World 2》以及互相跨刀的作品《Close Your Eyes and Sing Me My Dreams》與《Planet Mirrors》都是既復古又有未來感的有趣作品。Kane的專輯《Planet Mirrors》甚至還搭上復古熱潮發行錄音帶,銷售一空!由於在音樂上的特立獨行,他們也獲得同樣著迷於動漫與電玩的貝斯手前輩Thundercat的大力推薦,前途不可限量。
Cover Credit:J-Music Ensemble
立即點擊 ☛ 發掘更多爵士樂
文 / 林華勁
希冀將大眾拉進爵士世界的重度爵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