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症 | 流行音樂背後的爵士推手

在20世紀初,爵士樂是叱吒風雲的流行音樂焦點。小號手Miles Davis一度是家喻戶曉的人物,更因為爵士樂的商業成績亮眼而擁有豪宅與多輛跑車。然而好景不常,60年代爵士樂更趨藝術化,搖滾樂則順勢崛起。一消一長下,爵士樂淡出鎂光燈的焦點之外,搖滾樂成為全新寵兒。即便到了90年代歷經靈魂樂、當代節奏藍調、嘻哈音樂、電子音樂的爭鋒,搖滾樂仍有一席之地。21世紀開始,搖滾樂已是強弩之末,嘻哈音樂與電子音樂逐步攀升,終於成為流行音樂最中堅的勢力。
等等,那爵士音樂家呢?所幸當代的流行音樂幾乎與爵士樂的演化脫不了關係,使得爵士音樂家在不同的音樂情境下仍能如魚得水。許多我們聽到的流行史上的金曲,亦或現在討論度熱烈的當紅音樂的背後,都有爵士音樂家的貢獻。爵士音樂家彷彿光明會般默默遁入地下,秘密地掌控著流行音樂的聲音。2022年的第一個月,且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音樂家是流行音樂的背後操盤手!
Bob Reynolds
樂器:薩克斯風
合作對象:John Mayer
現年44歲,Bob Reynolds畢業於Berklee音樂院,曾與歌手John Mayer巡迴五年,也參與部分專輯的錄製。在John Mayer的現場專輯《Where the Light Is》、錄音室專輯《Battle Studies》中的薩克斯風都是由Reynolds擔任。事實上,John Mayer喜歡與爵士音樂家合作早已不是新聞,不僅他固定三重奏班底的鼓手Steve Jordan本身就是爵士硬底子出身(註1),也受鋼琴大師Herbie Hancock之邀錄製跨界專輯《Possibilities》。
Reynolds本身曾發表多張專輯,我個人最喜歡的是2017年發表、在美國西岸著名的爵士展演場所Blue Whale錄製的現場專輯《Guitar Band》,邀請兩位吉他手Nir Felder、Mark Lettieri與他一同過招。他也積極與同輩的許多爵士好手合作,和當代火紅的大編制融合爵士樂團Snarky Puppy共同錄製的《Culcha Vulcha》、《Live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都奪下葛萊美獎最佳當代器樂演奏專輯獎項。擅長經營網路媒體的他,在個人的YouTube頻道有8萬多追蹤者,並不定期分享他對音樂的看法以及他的演出紀錄,十分活躍。
(註1)Steve Jordan曾與George Benson、John Scofield等爵士吉他大師合作,在流行音樂圈也和Eric Clapton、Beyoncé、Bruno Mars、Alicia Keys等知名歌手搭擋。
Robert Glasper
樂器:鋼琴
合作對象:Kendrick Lamar、Mac Miller、Anderson .Paak、Common
身為近十多年來最火紅的爵士音樂人,Robert Glasper來自德州,並曾就讀於當地培養無數優秀音樂人的表演與視覺藝術高中(註2)。在前進紐約就讀New School後,他遇見了歌手Bilal,也連帶認識許多參與90年代末的新靈魂樂(Neo-soul)潮流的音樂人,播下他日後將爵士樂與新靈魂樂、嘻哈進行融合實驗的種子。
2012年,他廣邀多位新靈魂樂/嘻哈大將如Erykah Badu、Lalah Hathaway、Mos Def等,以樂團名稱Robert Glasper Experiment錄製的專輯《Black Radio》叫好又叫座,不僅得到葛萊美獎的肯定,也引爆當代爵士音樂圈的新融合潮流。2015年他協助嘻哈年輕好手Kendrick Lamar錄製的專輯《To Pimp a Butterfly》再度奪得葛萊美獎最佳嘻哈專輯,聲勢水漲船高。除了陸續與Mac Miller、Anderson .Paak、Common、Christina Aguilera合作外,也與一票好友組成超級樂團R+R=Now,拓展爵士與電子、嘻哈等音樂類型的融合疆界。
今年是他的成名作《Black Radio》的十週年紀念,他也已經安排好多場慶祝演出。如果未遇疫情干擾,應該也可以在網路上看到不少片段!
(註2)該高中最出名的校友為Beyoncé,更有一堆紐約頂尖的爵士音樂家出身於此。
Roy Hargrove
樂器:小號
合作對象:D'Angelo、Erykah Badu、John Mayer、Common
雖然Robert Glasper帶領了在2010年後將爵士與新靈魂樂、嘻哈的熱潮,但是這個實驗的拓荒者非小號手Roy Hargrove莫屬。身為80年代末爵士樂壇的幼獅(註3)之一,Hargrove在爵士樂的資歷可是顯赫無比,留下的經典錄音多如過江之鯽。然而,在90年代中新靈魂樂這個新興音樂類型尚從一片混沌中初始成形時,Hargrove可是捏塑此樂風的重要推手之一。
在與幾位未來的新靈魂樂大將於紐約相遇後,Roy Hargrove和他們在當時塵封已久的經典錄音室Electric Lady Studios──搖滾吉他大師Jimi Hendrix於70年代所建立──進行實驗,在1995年催生出D’Angelo可說是新靈魂樂的創世紀大碟《Brown Sugar》。他也加入D’Angelo、Questlove、J Dilla、James Poyser幾位水瓶座好友共組的新靈魂樂明星樂團Soulquarians,搭起爵士、嘻哈與靈魂間的橋樑。在John Mayer於2006年的專輯《Continuum》中他也貢獻了幾首小號的獨奏,並於2014年參與老友D’Angelo時隔多年的復出之作《Black Messiah》。
除了多張爵士專輯外,他個人的樂團The RH Factor也相當活躍,積極融合放克、搖滾、靈魂樂、爵士樂等多樣風格。他的名曲〈Strasbourg-St. Denis〉更成為當代爵士樂的經典之作。可惜好景不常,Hargrove後來為腎臟疾病所苦,在2018年因併發症過世,得年49歲,是當時爵士音樂圈最讓人惋惜的大事件。
(註3)80年代是爵士樂的復甦年代,在小號手Wynton Marsalis的帶領下再次受到大眾矚目。Wynton也提攜了許多年輕傑出的新生代,Roy Hargrove即為其中之一。
John Beasley
樂器:鋼琴
合作對象:Spice Girls、Sheryl Crow、Gloria Estefan、Barbra Streisand
現年61歲,這位老將的履歷表當然也是較偏向2000年前的流行巨星。活躍於西岸的這位鋼琴家橫跨流行與爵士領域,不僅與多位流行巨星巡迴演出,在爵士方面也有亮眼的表現。從向鋼琴大師Herbie Hancock致敬的《Letter to Herbie》到以大樂團演繹鋼琴大師Thelonious Monk的系列專輯《John Beasley Presents MONK'estra》,獲得葛萊美獎是對於他在爵士能力上的肯定。
然而,廣大的群眾其實多半聽過其演奏而不知其人。他曾參與多部賣座電影的配樂錄製,包括《瓦力》(Wall-E)、《海底總動員》(Finding Nemo)、《007:空降危機》(Skyfall)、《命運規劃局》(The Adjustment Bureau)、《教父第三集》(The Godfather III)、動畫《蓋酷家庭》(Family Guy)、《綠色奇蹟》(The Green Mile)等──你想不聽到他的演奏都難。他也擔任過美國選秀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 Idol)的音樂總監。他更與台灣有過一小段淵源,在多年前曾擔任台北爵士音樂營的鋼琴師資,讓我個人得以一睹他驚人的演奏技藝。
Randy Brecker/Michael Brecker
樂器:薩克斯風
合作對象:John Lennon、Ringo Starr、James Brown、Joni Mitchell、Billy Joel、Elton John、Aerosmith、James Taylor、Yoko Ono、Paul Simon、Steely Dan、Lou Reed…族繁不及備載
這對兄弟檔自60年代末出道,幾乎與所有流行音樂史上最著名的巨匠都合作過,堪稱是場王中的場王。Aerosmith的〈Same Old Song and Dance〉、Paul Simon的〈Still Crazy After All These Years〉、James Taylor的〈Don't Let Me Be Lonely Tonight〉等名曲中,都可以聽見他們的演奏。
在流行音樂史上留名外,他們在爵士音樂史上的地位同樣屹立不搖。他們共同參與過的超級融合樂團Dreams、The Brecker Brothers Band都是融合爵士的經典。哥哥Randy Brecker是小號與作曲造詣均相當驚人的好手。弟弟Michael Brecker更是繼大師John Coltrane以來最具影響力的薩克斯風手。Randy在2015年70大壽之際,曾錄製專輯《Randy POP!》回顧他在流行音樂史上的足跡,以精彩的爵士編曲手法改造這些流行金曲。Michael儘管在演奏上極其傑出,然遲至38歲才發表人生第一張爵士專輯。起步不嫌晚的他,在隨後的20年內發表張張堪稱經典的佳作。2005年確診血癌的他雖然養病休息一陣,卻在2006年以全創作、曲曲精彩的天鵝之歌《Pilgrimage》總結他的人生,於隔年辭世。
立即點擊聆聽歌單,感受這些爵士樂手們的音樂魅力!
Cover Credit: Bob Reynolds - Gonzales Photo / Alamy Stock Photo
延伸閱讀 ☛ 這些爵士樂手超時髦
文 / 林華勁
希冀將大眾拉進爵士世界的重度爵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