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CAST | 「走火入魔」的柏霖PoLin如何「甩開標籤」

從2020年《火神的眼淚》插曲、2021年參與《聲林之王3》後奪冠到2022年底《野蠻之荒》專輯發行,筆者繼前年為尚未出道的柏霖PoLin撰寫文章後,終於與本尊相見歡,一起暢聊從《漩渦裡的無限》到《野蠻之荒》的心路歷程與製作故事。
立即點擊 ☛ 看更多柏霖《野蠻之荒》前的歷程
PoLin:從舞者到歌者
先前文章曾詳細記錄柏霖的舞者職涯,卻未提及讓他一頭栽進舞蹈的關鍵時刻:「10歲某天,媽媽和外婆帶我去看舞蹈表演,我被台上舞者的渲染力深深吸引,回家就跟媽媽說我想學跳舞!」柏霖的堅定並非三分鐘熱度,他在10~25歲之間的人生目標只有一個:成為一名厲害的國際職業舞者。
但是,從小加入田徑班,愛運動流汗的柏霖為何選擇優美的「芭蕾舞」?他打趣說,其實只是宜蘭小到沒地方學舞,最有名就是蘭陽舞蹈團。但上了國中後,體內的藝術探索細胞反而被芭蕾啟發:「因為所有課程都有鋼琴老師現場伴奏,我在學舞過程中,既可以像運動員操練流汗,也能聽到好聽的音樂,所以我從小就習慣有音樂陪襯的肢體活動。」
接下來的舞者生涯如大家所知,柏霖輾轉來去不同舞團,在美國、歐洲等地演出,但其實本名董柏霖的他,即便最後選擇回台灣做音樂都仍使用PoLin之名:「因為外國朋友都習慣叫我PoLin,所以25歲回台灣時,就直覺延用PoLin發表《漩渦裡的無限》。另一方面是我不想被定義成某種樣子,我只想作原本的自己。」
SCARS:重生的分水嶺
許多人曾被柏霖翻唱James Bay的〈SCARS〉深深感動,而他對此曲的情感其實源自一道真實的人生疤痕:「我在英國跳舞後期,體驗到許多人情冷暖,有關於種族歧視,也有失戀。某次分手隔天還要繼續工作,前一晚聽這首歌哭到撕心裂肺,最後卻有種『開竅』的感覺,彷彿身體器官被打開了。從此之後,我唱情歌的共鳴點跟以前截然不同。」
從EP《漩渦裡的無限》到正規專輯《野蠻之荒》,無論唱腔、技巧或情感,柏霖聽得見的「進化」都必須感謝製作人Jerry C兩年多來的從旁雕琢,有別於加法式的調整,柏霖學會更多的是減法:「錄音時,很多時候我會一開始放太多情緒,顯得很刻意且不耐聽。這兩年半我花大量時間在錄音室和製作人琢磨我的vocal,建立屬於我『肌肉的記憶』。」
自〈我的愛人〉、〈來不及的告白〉等單曲一路到完整專輯問世,柏霖看似與Jerry C合作無間,其實初期也走過一段互斥的磨合期,柏霖的「藝術本性」讓他想在歌裡解釋很多,但Jerry C以「聽眾角度」提點:「你寫歌的時候不要有廢句,好入耳才是重點!」於是像〈白開水〉和〈親害的〉都是翻轉超多版才定案的歌,也因此成就了《野蠻之荒》這張專輯豐富順耳的音樂性。
Wilderness:因荒而野蠻
主打歌〈親害的〉不只獲得師姐A-Lin力挺合唱,歌詞甚至邀請金曲作詞人葛大為操刀。「葛大老師心思很細膩,有些詞我怎麼寫就是詞不達意,但他總能一針見血,譬如〈走火入魔〉原本叫〈Tomb of Love 愛墓〉,講的是這段感情明明已經死了,我卻繼續用愛慕的眼神去回憶過往,這不就是一個『走火入魔』的表現嗎?所以歌名改成〈走火入魔〉非常貼切。」
柏霖本人溫文儒雅的氣質與專輯的狂放調性呈現高反差,如同當你還不認識一個人之前,總會不自覺先貼上某種「標籤」,而柏霖身上始終存在這些讓他〈想要吐〉的評價:「像我以前作獨立音樂,有人說你就是因為沒實力,所以才沒唱片公司簽你!現在有了唱片公司,又有人說你的歌太商業,都是錢堆出來的!去年我看了電影《貓王艾維斯》非常震撼,覺得『藍調』完全可以表達我的『反骨』,於是寫出〈想要吐〉甚至選為首發單曲,就是為了想要『甩開標籤』!」
「荒」是與生俱來的淨土,「野蠻」是保護荒地的反撲動作,於是「因荒而野蠻」的故事展開,當你解構《野蠻之荒》的命題時會驚喜發現,這不正和《漩渦裡的無限》的「反差式邏輯」如出一轍嗎?田徑與芭蕾、搖滾與抒情、無限與漩渦、野蠻與荒,全都是柏霖血液裡自帶光芒的一體雙面,耀眼奪目得渾然天成。
All Images: 索尼音樂
想發掘更多好音樂?立即點擊 ☛ POPCAST欄目
文 / Jimi Bro吉米哥
熱愛華語音樂的YouTuber兼Podcaster。以清晰易懂卻不失專業的庶民式語言,整理與分享關於音樂的各種獨到觀點與延伸看法。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