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CAST | 2021金曲「準新人」!華語唱作新女聲報到

華語樂壇上半年音樂盛事「金曲獎」即將在6月登場,每年4~5月也是樂迷熱烈參與預測、討論入圍名單的熱鬧時刻。回顧2020年的台灣音樂圈,儘管受疫情影響,整體發片星光黯淡,但仍然有不少才華洋溢的新生代唱作人突圍而出,且大部分都來自小型唱片公司或獨立工作室,在有限的資源與曝光下,依然創造了亮眼的成績。以下為大家精選三位你不可不知的新銳「唱作女生」,也期待她們能在今年金曲殿堂大放異彩。
陳瑾緗
第一位是知名饒舌歌手「熊仔」的師妹「陳瑾緗」,她在2018年參加台灣勞動部比賽演唱自創曲〈打工仔〉而被熊仔的經紀人張恒琪發掘,隨後簽入Sony Music並在2020年6月發行首張專輯《不是我的靴 Not My Sh**》。專輯概念講述:世俗的標準是為了迎合多數人的期待而存在,從而去定義「我們」該是什麼模樣。裹小腳般決定我們該穿什麼size的靴,然而這世上有多少人穿著別人的鞋,追求屬於別人的路,活得全不是自己。陳瑾緗的音樂風格古靈精怪,唱腔時而甜美、時而臭跩,卻偶爾蹦出一些黑人女伶的爵士氣韻,變化多端、趣味橫生。
陳瑾緗〈波霸奶茶 Boba Tea〉
陳瑾緗〈一兆個理由 Being Lazy〉
你可能很難想像,全程參與專輯詞曲創作的陳瑾緗,其實是一個不懂樂理、不會樂器的女孩,她寫歌全靠「手機錄音」再透過音樂製作APP修編,當然來自製作人熊仔與rgry的Beats加持絕對功不可沒。陳瑾緗的音樂路也並非單打獨鬥,與熊仔合唱的〈波霸奶茶 Boba Tea〉和以創作〈她gucci的時候眼淚總是prada prada的dior〉走紅台灣獨立音樂圈的怪怪女生「水水Mizu98」合作的〈不洗頭 Don't Touch My Hair〉,把生活中各種再小不過的食衣住行育樂化為詼諧的牢騷,令人會心一笑。
《不是我的靴 Not My Sh**》不只是一張你以為的嘻哈饒舌專輯,專輯最後以爵士藍調的〈一兆個理由〉和結合英語與閩南語創作的都會電氣民謠〈一個人〉作結,都讓人驚艷於這位21歲小女生無所不能的音樂能量。
?te壞特
提到爵士藍調,不得不提及另一位堪稱2020年「最強黑馬」的神祕新人「?te壞特」。彷如澳洲歌手Sia般總是戴著大大的帽子,把帽沿壓低遮住半張臉的壞特,準備好讓大家聽見她的聲音,但還沒準備好讓大家看見她的人。正因如此神秘的操作模式,讓人更好奇這位「不露臉」的女生到底有什麼不可思議的絕活。初聽壞特的音樂,很難不被她神似王若琳的「醇厚菸酒嗓」給深深吸引。
2019年發表的第一支單曲〈Cazzo〉融合中文、英文和義大利文的Lo-fi Hip Hop節奏,瞬間捉住所有樂迷的耳朵:“她是台灣人嗎?她一定是從國外回來的吧!”各種臆測讓壞特在網路上持續累積知名度與詢問度,隨著神秘面紗一層層扒開,這才發現原來壞特不過是一位平凡的台灣女生,一位成長於新竹海邊的醫護工作者。2019年開始接連釋出〈睡不著〉、〈Santé〉、〈Baby Cake〉等6支單曲後,壞特在2020年7月發表首張專輯《A Bedroom of One's Own 一個人的臥室》,整張專輯流淌著濃厚的Lo-fi氛圍,再一一嵌入爵士、藍調、放克、靈魂樂、嘻哈、拉丁等不同的音樂元素。必須歸功於專輯製作人暨音樂廠牌ChynaHouse主理人陶逸群(Tower da Funkmasta)的靈光乍現。
其實Lo-fi R&B並不是壞特原本想走的路數,她最初是想跟YELLOW的黃宣合作。只是探尋音樂知己之路幾經波折後,某日因為Tower的一個想法,把壞特原本粗糙的吉他DEMO結合現場環境的雜訊融入錄音,陰錯陽差玩出屬於壞特式的Lo-fi Music。《A Bedroom of One's Own 一個人的臥室》號稱華語樂壇第一張Chillhop專輯也絕非老王賣瓜,壞特那副天生自帶氣場的靈魂嗓,佐以令人過耳不忘的各種氣聲與唇齒音演唱技巧,幾乎與正統黑人靈魂樂Grooving沒有區別。有趣的是,可別忘記壞特依舊是個土生土長的道地台灣人呢!在〈Seh Ah Seh〉、〈Shadow〉等歌曲中甚至能聽到閩南語演繹。「?te壞特」把西方人的浪漫情懷不疾不徐注入台灣人的在地日常,迷離慵懶接住地氣,為沉寂許久的華語樂壇寫下充滿「聲」命力的一頁。
žž瑋琪
「?te壞特」曾經在訪問中提到最喜歡的歌手是阿爆(阿仍仍),佩服她以母語結合現代流行曲風,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模樣。而最後一位要推薦的唱作新聲就是阿爆(阿仍仍)的女弟子「žž瑋琪」。她是屏東瑪家鄉排灣族,從小就在台北出生長大,2015年參加阿爆(阿仍仍)開啟的「那屋瓦計畫」結緣後簽入她的音樂廠牌「那屋瓦音樂」。正因為和壞特同樣都擁有一把「老靈魂」嗓音,žž瑋琪特意選擇象徵睡覺的「z」作為藝名,上面加個勾勾的靈感則來自老師批閱學生作業都會「打勾」,以此凸顯她慵懶隨興的性格。2015~2019年,žž瑋琪持續從生活中汲取靈感寫歌創作,並同時與母親和伯樂阿爆(阿仍仍)重新學習排灣族母語,直至2020年9月終於煉成首張專輯《žž》。聽過主打歌〈台北風〉很難不被她超齡的爵士女伶聲線給深深吸引,嗓音乾淨得像張白紙,卻又處處流洩著藏不住的憂愁。
žž瑋琪〈台北風〉
žž瑋琪〈忘記呼吸〉
「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如果阿爆(阿仍仍)是žž瑋琪踏入樂壇的「師父」,那麼這條修行之路絕對少不了一位帶她「練功」的高僧——阿根廷籍的音樂人「Musa明馬丁」。他曾是第8屆金音獎最佳爵士專輯獎、最佳樂手獎得主,也是《žž》的專輯製作人及音樂統籌。Musa和žž瑋琪在音樂上的火花是互補的,除了相對冷靜的華語爵士藍調情歌〈台北風〉和〈忘記呼吸〉之外,大部分歌曲都是以排灣族語演唱,橫跨Bossa Nova、Reggae、Latin等多樣化熱情曲風。他們在共同創作的過程中,多半是由Musa先抓出旋律與和弦,為歌曲的顏色定調後,再由žž瑋琪發想歌詞故事。故事可能來自家鄉部落或北漂心境,都脫離不了「生活」。其中一首結合三種語言大嘆現實無奈的〈沒有錢〉,在詼諧幽默的曲調中,也同步展現了žž瑋琪聲線中行雲流水的真假音轉換功力。《žž》整張專輯最後在LA混音製作,所有的配器與音色都被安妥在最美好的位置,結合來自南美拉丁的熱情律動,一切是如此渾然天成。想來點不一樣的原住民音樂嗎?不妨聽聽《žž》,相信可以帶給你超越語言以外的感動。
想發掘更多好音樂?立即點擊 ☛ POPCAST欄目
Cover Image:相關唱片公司
文 / Jimi Bro吉米哥
熱愛華語音樂的YouTuber兼Podcaster。以清晰易懂卻不失專業的庶民式語言,整理與分享關於音樂的各種獨到觀點與延伸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