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電影 | 22篇:重訪你所不知道的《噤界》

太久了。
《噤界》(A Quiet Place)上映的時候,新冠病毒還未爆發。如今續集已經在美國成功上映,票房報捷,但台灣因為疫情再度蔓延,導致我們無法進入戲院看戲。
我們為了避免感染病毒而被迫禁足,減少外出,這不是與《噤界》中不能發出任何聲音的禁忌不謀而合嗎?
如今從網路串流平台重看《噤界》,再於日後觀賞《噤界2》,更能聽出箇中趣味。
點擊觀看:《噤界》預告片
電影籌備之初,導演兼男主角約翰·卡拉辛斯基(John Krasinski)拿了電影大綱去找音效師Erik Aadahl和Van der Ryn,並告訴他們:“故事設定是角色不能發出聲音,否則將遭到外星怪物追殺。”
兩人一聽這樣的設定,不但沒有拒絕,反而欣然接下工作邀請。豐富的音效經驗告訴他們,這將是一次展現音效的絕佳機會,甚至高呼那是每個音效設計師的夢想!
點擊觀看:《噤界》音效師Erik Aadahl和Van der Ryn示範ASMR
擬音(Foley)幾乎囊括了本片所有音效。大至破門而入,小至躡手躡腳走在沙地上,全來自後期音效的心血。然而當我們觀看電影時,一切聲音是如此自然。細膩之處,就連掀動衣衫的聲音也配上去。儘管觀眾幾乎都不會察覺有何差別。
四周靜得能聽見一根針掉落地上。如此慣見的形容詞被《噤界》真正用上了。當許多場景都禁止發聲時,哪怕一個深呼吸都變得無比清晰,而這將迅速引來怪物追殺。它們雖然目不能視,但方圓數公里以內,只要有半點聲響,對牠們來說都像黑夜裡的一團火光,異常耀眼。
音效師知道,主角被噤聲的效果更能夠把觀眾的注意力放在聲音上,陪伴角色亦步亦趨地躲過危機,形成巨大的投入感。不妨回想一下,你上回觀看的時候,是否也不自覺地不敢輕舉妄動呢?
電影長達六分鐘的第一幕,純粹且巧妙地以角色行動去表現獨特的世界觀。主角一家五口在藥房裡找藥,整個過程小心翼翼不敢作聲,一片寂靜。作為一部商業片來說,這樣的拍攝手法非常大膽,但是《噤界》成功抓住了觀眾的注意力。
飾演失聰女兒的米莉森·西蒙斯(Millicent Simmonds)演技出色,但她在現實中其實也是一名失聰者,演來自然更具說服力。另一個共同點,就是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與丈夫兼導演約翰·卡拉辛斯基在片中飾演夫妻。
音效師很高興能透過西蒙斯的角色去營造新的聆聽體驗,同時加強電影的驚悚感。當她不慎失去助聽器時,觀眾聽覺便短暫地切換到她的聽覺角度,進入完全失聰的狀態——就算怪物近在身後,她也無法察覺。
音效師坦言,完全失聰狀態所使用的「零度靜音」,是他們從未於任何電影中使用過的,是一次很新鮮大膽的嘗試。因為一般來說,電影就算沒有對白,也會配上環境聲或低調的配樂,所以「零度靜音」相當獨特。為了保持觀眾對角色的代入感,以免被配樂干擾,他們最後選擇了靜音。
Van der Ryn說製作《噤界》是盡量減少音效,而非添加更多。強烈的寂靜給音效所帶來的對比效果巨大,也推進了故事,提升我們的感受。
為了投入角色,Krasinski在剪輯作品的時候也使用了非一般方式。他按下靜音鍵,和剪輯師埋首做了五個星期的無聲剪輯。在頭兩個剪輯版本中,他們沒聆聽任何片中的聲音,與沉默進行漫長的搏鬥。
有人問過怎樣才是欣賞《噤界》的最佳方式。Aadahl說:“把洗衣機、門戶和電燈全都關上吧!最好能夠帶上耳機,專注看這部電影。”
Cover Image:Paramount Pictures
立即點擊 ☛ 聆聽更多精彩的電影音樂
文 / PEW
每星期必須看一本書一部電影和至少跑步30公里的寫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