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電影 | 19篇:周星馳電影配樂的音謀論(上篇)

周星馳電影,一個已被無數星迷分析、研究和註解過的主題,其電影也是賀歲片的常客,彷彿輕而易舉就能刷爆票房記錄。
對於這位喜劇之王,人們習慣將焦點放在他的演技和笑料上,作品中的配樂和歌曲則較少人談起,而幕後的音樂功臣則更加鮮為人知(也因為他們行事低調)。
提起他電影裡的歌,你腦海裡響起的音樂可能是莫文蔚為《喜劇之王》所唱的〈The Way You Make Me Feel〉;也可能是氣勢磅礴的〈小刀會〉,但無論哪支曲,都說明了音樂在星爺作品中扮演異常重要的角色——尤其他本來就愛歌舞。
縱觀他至今超過30部主演作品,當中有幾位配樂師影響特別深,從早期的胡偉立、盧冠廷,劉以達至後期的黃英華,有賴他們精彩配樂的加持,才令故事和笑點都分外活潑逗趣。
周星馳第一部大破香港票房記錄的電影《賭聖》正是由盧冠廷擔任配樂,往後的續集和《賭俠》等系列也毫不例外。意料之外的是,他日後最讓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卻是由他親自創作主唱的《西遊記大結局之仙履奇緣》插曲〈一生所愛〉。
在周星馳眾多電影當中,由劉鎮偉所導演的西遊上下集是一部命途多舛的作品。95年香港上映時的口碑和票房都欠佳,偏偏這部片拍得異常辛苦,困難程度簡直向取西經看齊。接近千禧年的時候,大器晚成,忽然於中國內地橫空激起很大迴響,星迷紛紛對其劇情和隱喻津津樂道,也被〈一生所愛〉打動。
盧冠廷以獨特嗓音唱出了世間感情的虛無縹緲,得不到是為苦,當中頗有哲理。
早在電影未拍攝前,劉鎮偉已邀盧冠廷開始寫歌。當時什麽影像都沒有,只說:這段愛情歷經五百年都沒有結果!盧冠廷一聽,渾身冒起雞皮疙瘩,心頭已被觸動。當天回家路上一直惦記著故事,慢慢的歌曲旋律就浮現了。
電影結局中,當悟空轉身背向紫霞,隨唐僧一行人默默走向黃沙萬里,幽幽的旋律彷彿與情景已融為一體,暗喻人生中許多無奈,總有些路不得不走。一套喜劇經過數百分鐘的嬉笑怒罵,經過羅家英神來之筆的高唱〈Only You〉之後,結局竟以一首略帶悲情的歌曲劃上句點,怎不叫人感嘆?
多年以後,周星馳親自執導《西遊降魔篇》,舒淇又在片中重唱此歌,足見〈一生所愛〉在他心中的地位。
周星馳早期許多古裝片,都讓胡偉立那風格多變的配樂塑造了一種彷彿玩世不恭的形象。他在50歲時才從內地移居至香港參與電影製作,從此佳作連連,又使電影的喜劇效果提升到更高層次,其中包括《審死官》經典配樂,用二胡、古箏和笛子合奏,旋律既輕快又具強烈的國樂特色,非常符合宋世傑聰明幽默的個性。
胡偉立的國樂玩到出神入化,因此就算接連為《審死官》、《鹿鼎記》、《唐伯虎點秋香》、《九品芝麻官》、《濟公》等古裝片作配樂,其風格也應主角身份而各有特色。在他的音樂世界裡,宋世傑和韋小寶雖然都是諧星,但依然有差別,韋小寶是痞子型,非常市井;宋世傑則是個天才狀師,幾乎是個壞知識分子。
《九品芝麻官》雖然是喜劇,但胡偉立大膽采用悲劇的風格編曲,於是產生了巨大反差,慘到盡頭竟然令人哭笑不得。他說配樂師有時需要抽離電影類型,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下來,而不是很直接地表現,反而另有收獲。
胡偉立的配樂才華其實不僅限於古裝片,像《破壞之王》、《國產淩淩漆》和《回魂夜》都是來自他的佳作。當周星馳在片頭刻意效仿龐德的經典形象,那神秘又帶感的配樂也絕對不遜真正的007電影。
經過水準略為失色的《百變星君》之後,1996年轉眼到來,星爺電影再與更多傑出的配樂師合作,其中一位如今更成為他的御用配樂師。
除了胡偉立、盧冠廷,周星馳電影裡還有哪些配樂大師?立即點擊 ☛ 周星馳電影配樂的音謀論(下篇)
Cover Image:tse Pui Lung / Alamy Stock Photo
文 / PEW
每星期必須看一本書一部電影和至少跑步30公里的寫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