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電影 | 19篇:周星馳電影配樂的音謀論(下篇)

在周星馳電影裡,劉以達是男扮女裝的怪客、是行事飄忽的夢遺大師。一旦登場,力道不遜如花或達文西,可說不必任何對白,觀眾已忍俊不住。
大部分人原本只知道他吉他技藝犀利,是樂隊達明一派成員,但他的配樂師身份則比較鮮為人知。有賴周星馳透過《大內密探零零發》中發掘了劉以達的喜劇細胞,從此接演多部喜劇,而他則以精彩的配樂作回敬。
承接《國產淩淩漆》反應不俗,於是周星馳轉為扮演古裝特務零零發,大玩現代和古代融合的發明笑料。儘管是古裝片,但劉以達明顯沒有採用太多國樂,而另辟蹊徑,活似他本人的另類作風。某些武打場面中,更將電子樂也用上了。為了表現西域大反派的「異國風情」,他的配樂近似阿拉伯曲風又帶神秘感,切合了「金國佳麗」情操的嫵媚形象。
其中一段戲講述周星馳帶劉嘉玲出遊,小倆口一路上甜蜜蜜,但另一方,皇帝和保龍一族卻在前往金國大會的途中遇襲。當武功高強的三大護衛正奮勇抗敵,不幸慘遭開膛破肚的一瞬間,鏡頭即切換成小倆口正開始吃手撕雞的一幕,而音樂也轉為詼諧輕松,表現手法充滿戲謔,巧妙地用音樂讓情緒突然完全反轉。
《大內密探零零發》一直是各方面將節奏玩得格外出色有趣的一部作品,在星系列電影中絕對名列前茅。
千禧年之後,周星馳自導自演《少林足球》。此片在全球有多麽成功和爆笑,相信在此不必贅言,但不知觀眾除了對夜總會那段少林歌舞有印象之外,是否還記得片中數首充滿鬥志的配樂?
從這部重要作品開始,黃英華與周星馳越來越合作無間,並一直擔任其御用配樂師至今。對於喜歡經常更換合作對象的星爺來說,這點相當罕見,也許因為黃英華總能夠滿足他對電影非常認真的要求。
黃英華在某次訪談中說:星爺對音樂跟得越來越緊。從《新喜劇之王》開始,無論音樂什麽時候平淡和提升,什麽時候開始和停止,什麽時候氣氛轉折,用鋼琴或吉他,他全部都參與,都需要他把關批準,非常重視細節。
師承胡偉立,肯定是黃英華紮穩配樂藝術的原因之一,後來更讓他在電影《功夫》大展才華,將所學的靈活運用在自身創作上。以古典民樂與黃梅調為基礎,添加現代元素做變化,加上曾經大量汲取了中國各個地區的傳統音樂,使他特別善於改編。《功夫》配樂以傳統中國樂器為主:古箏、二胡、笛子、琵琶及鑼鼓合奏,使影片呈現濃厚的民間文化氛圍。
由於周星馳對舊時代的功夫片、粵語片特別有情懷,因此在討論配樂初期,他已經告訴黃英華想使用舊曲如《東海漁歌》、《闖將令》和《小刀會序曲》,以求重現粵語片的特色,更要向所有功夫片致敬。
其實這些曲子,各地許多國樂團都演奏過,CD更加不難買到,但他們找不到適合剪輯速度的版本,尤其缺乏呈現影片氣勢的演奏,因為這些民樂本不是用於打鬥場面裡,力度不足。最後還是黃英華重新編曲,配合拳來腳往的動作,完成觀眾所看見的《功夫》版本。擔任配樂師長達20年,他永遠想把音樂寫到能夠提升情感和劇情的層面,而不是僅停留在畫面上。
《小刀會》這支配樂,在周星馳心中想必有特殊的地位,否則怎可能由95年西遊記開始,便於《鹿鼎記》、《大內密探》、《功夫》、《西遊降魔篇》和《美人魚》裡重複使用?也許你會納悶它究竟是哪支曲?但只要一聽便會恍然大悟。
有人說,周星馳電影並沒以前那麽爆笑了。
也許還在看的星迷,也是為了一種情懷。
除了劉以達、黃英華,周星馳電影裡還有哪些配樂大師?立即點擊 ☛ 周星馳電影配樂的音謀論(上篇)
Cover Image:Entertainment Pictures / Alamy Stock Photo
文 / PEW
每星期必須看一本書一部電影和至少跑步30公里的寫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