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電影 | 17篇:《輝耀姬物語》久石讓的音樂魔法

自從年初起,疫情遲遲未了,迫使許多地區的觀眾只能宅在家看電影,但Netflix用戶驚喜發現,動畫選項裡陸續湧現了許多宮崎駿的動畫長片。從早期的《魔女宅急便》、《龍貓》,到較為後期的《風起了》和《輝耀姬物語》統統不缺。
正確來說,這些動人佳作全來自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而使它們享負盛名的,除了宮崎駿,其實還有創辦人兼監製高畑勳。儘管他的國際名氣也許稍遜於前者,卻是日本公認的大師級人物,而一直與兩名大師合作無間的關鍵人物,便是作曲人兼配樂師久石讓。他為《神隱少女》所寫的《一個夏天》鋼琴曲,音符猶如夏天陽光一樣令人溫暖難忘,如今仍是吉卜力的知名曲目。
2013年,他與高畑勳所合作的《輝耀姬物語》,成為了日本史上最佳動畫之一,率先摘下日本電影評論家大獎,隨後衝出亞洲提名坎城影展與奧斯卡獎,成績斐然。此前日本已許久沒見過以全手繪製作的動畫長片,透過動畫師親筆勾勒的人物和景色,蘊含著手繪獨有的溫度和韻味。
故事改編自民間傳說《竹取物語》,講述從月亮投胎至人間的輝耀姬,天賦異稟,從手掌般大小的嬰孩,迅速長大成人,並在養父母的帶領下入住宮殿。眾多公子慕名其美貌,爭相求婚,但輝耀姬天生不愛慕名利,反而嚮往大自然的田園生活,最後與由天而降的仙佛們,回歸天界。
儘管曾創作過百首電影配樂,投身音樂界接近40年,久石讓先生仍覺得《輝》是個非常不簡單的任務,但依然堅持同一個想法:如何用音樂使動畫世界更為豐富。
他對序幕所創作的音樂記憶猶新。當時高畑勳要求他改編日本童謠,同時呈現一種“生之喜悅”,但難處在於童謠一般僅使用五音階,擁有一定的旋律結構,看似單純卻更容易讓人朗朗上口,因此久石讓便根據五音階的結構作曲,並從中創作一些不一樣的旋律,避免流于陳腔濫調。結果他順利完成一支帶有古典中國風的配樂,為電影帶來新的感受,有別于傳統的日本風格。
此外,高畑勳還想透過作品表現“音樂和音效完全融合的世界”。所幸這些抽象的概念仍然沒難倒久石讓,更欣然接受高難度挑戰,對音樂創作彷彿永不言倦。為了表現“光明之音”,他編寫了一支由鋼琴、豎琴、鐘琴、指鈸與木魚合奏的樂曲,是個頗為新鮮的嘗試。他很高興今次在配樂創作上能夠自由選擇任何風格,以塑造一個前所未有的世界。
電影結局中,仙佛乘祥雲降臨人間,載歌載舞迎接輝耀姬重返天界,陣容彷彿一組音樂天團。有趣的是,最初高田監製認為仙佛既然來自天界,他們的音樂應該也充滿喜樂,無憂無慮,甚至考慮採用熱情的森巴音樂(Samba),以及鑼鼓喧天的曲風……這想法最終當然沒有成真。
一直以來,我們僅從古畫中看見仙人手持各類樂器,但沒人真正聽過仙曲該是如何,一切只能憑想像,直至久石讓憑他的音樂魔法,化想像為飄蕩於空中的音符,並且出人意表地沒採用華樂器。
由於本片配樂主要是交響樂,所以突然出現差別特別大的曲風將顯得格格不入,於是他選用了較為純樸的樂器,如凱爾特豎琴、非洲鼓和南非的十弦琴。從動畫中看來,那些音樂宛如來自仙人彈奏,幾乎沒有違和感。
其實透過聆聽久石讓的音樂,我們往往就似可以看見吉卜力迷人的動畫世界,那裡既有春夏鮮嫩的綠地繁花,秋冬雪白皚皚的山丘,連那藍天邊的浮雲流彩,也彷如近在眼前。
Cover Image:Studio Ghibli
文 / PEW
每星期必須看一本書一部電影和至少跑步30公里的寫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