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夏季X-Site計畫藍屋:探索生活中被遺忘的感知本能
北美館夏季X-Site計畫藍屋,是個可以被多重閱讀的空間,所有的目標和需求都是觀眾自身的投射。團隊更規劃了過去較少見的多面向公眾參與計畫,「隱形的建築」的開拓,與觀眾一起發掘更多可能性。
>
藉由專欄作家獨一無二的視角,帶你發掘大眾文化裡隱秘的聲音。
June 23 2022
June 23 2022
北美館夏季X-Site計畫藍屋,是個可以被多重閱讀的空間,所有的目標和需求都是觀眾自身的投射。團隊更規劃了過去較少見的多面向公眾參與計畫,「隱形的建築」的開拓,與觀眾一起發掘更多可能性。
June 01 2022
June 01 2022
從世界各地的聲音藝術項目中,我們精選了近五年內7件必須用心體會的作品,其中包括Christine Sun Kim、楊嘉輝、Susan Philipsz、Carl Craig、Lawrence Abu Hamdan、Haroon Mirza和Tarek Atoui的創作。有些聲音藝術作品竟然是以不發出聲音為創作主軸,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January 30 2022
January 30 2022
從音樂、戲劇到美妝,韓國影響著全球文化,甚至扮演著引領潮流的角色。除此之外,你可發現在韓國的視覺文化中,攝影的趨勢在悄悄茁壯,甚至吸引了一群粉絲死忠追隨。有5位韓國攝影師,你可以好好從美學角度去解讀他們。
January 30 2022
January 30 2022
Google Doodle創立20載,目的就是為了紀念每一個重要的日子。從原本的2D插畫呈現,漸漸發展出動畫版本,甚至是遊戲版本。每一個插畫背後都承載著重要的意義。
December 13 2021
December 13 2021
2021年疫情的餘波還在蕩漾,起起伏伏的病例令許多國家不敢放寬禁令。在足不出戶的日子裡,廣告人要如何在重重限制下依然施展創意,讓經濟即使遭受重挫仍無損消費的意願?且來看看這些廣告,如何以各種花樣讓我們這些消費者買單。
November 13 2021
November 13 2021
究竟《魷魚遊戲》如何成為Netflix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原創劇集,圈起1.1億用戶觀看?這次我們不談韓星或劇情,而是換個角度從視覺設計和配樂欣賞它的獨特之處。
September 13 2021
September 13 2021
現今,有不少的YouTuber同時也是一位Podcaster。影片創作者的強項原本是輸出影像內容,要製作一檔Podcast節目,少了畫面去吸引眼球,要讓內容更有質感,聲音設計(Sound Design)和音效(Sound Effect)顯得格外重要。
August 15 2021
August 15 2021
用恐怖元素包裝的廣告確實能在短短幾十秒的時間內即讓人腎上腺素激增!這些利用突發驚嚇為手段的恐怖廣告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至於對品牌的影響是好是壞,又是否能促進銷售,卻不是那麼輕易能給出答案。
July 31 2021
July 31 2021
安安分分的標準半身或大頭像的唯美造型設計,是唱片包裝的常見安全牌,絕對不會出錯,但欠缺驚喜度。不按牌理出牌的唱片包裝設計,才足以讓人嘖嘖稱奇。或許,你可以從這「100 張讓人過目難忘的唱片包裝」系列文章中,尋得意想不到的創意靈感。
July 31 2021
July 31 2021
July 31 2021
有些專輯的設計無論過去多少年,依舊沒有過時的感覺。有些唱片包裝中還隱藏了設計師精心設置的「符號」待大家發掘,那麼「100張讓人過目難忘的唱片包裝」系列3,究竟有哪些隱藏讯息,馬上一起看看。
July 31 2021
July 31 2021
July 31 2021
July 31 2021
無論是手繪圖、電腦繪圖、攝影作品,甚至單純以顏色出奇制勝,在唱片包裝上存在著各種可能性。「100 張讓人過目難忘的唱片包裝」系列5,引領你感受各種創意的結合。
July 19 2021
July 19 2021
音樂節不只有音樂,好的主視覺設計更是音樂節精神的展現。音樂節的主視覺設計講究一擊即中,第一眼就要能抓住觀眾眼球,從而讓人深入了解音樂節的內容與陣容。
July 11 2021
July 11 2021
在現今的世界裡,因為主流媒體的影響以及固有的認知,大家對於聲音和顏色已有一些既定的見解。然而在設計的範疇內,設計者往往要在普羅大眾對聲音和顔色根深蒂固的基礎上尋求突破,產品才能夠在各位的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可是留下來的「深刻印象」是好或是壞,中間的那條分界該要如何釐定?
May 21 2021
May 21 2021
全球邁入5G時代,許多電子產品將逐漸成為電子垃圾,因此「升級再造」成為當務之急。以用設計解決因設計而產生的浪費為主旨概念,升級再造即是為廢棄物品重新賦予新功能。來自新加坡的設計師品牌Rehyphen將卡帶升級再造成音樂布料,創作出各式各樣的時尚單品,不僅讓被時代淘汰的廢棄物重新發聲,也讓他們一舉奪下紅點設計大獎,名揚四海。
May 19 2021
May 19 2021
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簡稱MV)一般都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以影音結合的方式呈現歌手所要傳達的訊息。聲音部分就指音樂本身,而影像則是導演、編劇、歌手、攝影師、美術指導、造型師等共同的創意結晶,尤其為歌手在MV中所穿的造型,便是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視覺語言之一。
May 07 2021
May 07 2021
電影海報設計師黃海推出的首張電影海報作品《太陽照常升起》一鳴驚人,隨後為許鞍華《黃金時代》創作的數種版本海報更是技驚四座,融合各國文化同時充分體現電影的精神。數年來,他創作的經典海報無數,將電影海報推向藝術的新高度。
January 25 2021
January 25 2021
「品牌識別音」是讓人記品牌的另一種形式,透過聽覺植入人們的記憶之中。隨著時代改變,品牌功能的多元發展也讓品牌聲音有了不一樣的形式與延伸,它在原有的特色基礎上,發展出更具可塑性卻又貼合品牌的音像。
December 28 2020
December 28 2020
看似複雜的機械腕錶,其實也可以充滿設計感。腕錶除了是顯示時間的工具,也可以是供人欣賞的藝術品。當製錶工藝與彩繪、音樂等藝術結合為一,能給人不僅僅是視覺的感官體驗。
November 30 2020
November 30 2020
這些年輕、狂熱而生產力極強的人物,無法僅利用一種通道形式輸出想法與能量。邊唱歌邊畫圖,才是這些人的正確打開方式。他們到底是設計師、插畫家還是歌手?Well, why not both?
November 16 2020
November 16 2020
“藝術是持續不歇的過程。”涉略廣泛的藝術家陳東尼(Tony Galloway),與SOL暢談自我覺察、靈感泉源、音樂,以及他近期與詞曲創作人兼歌手特洛伊·希文(Troye Sivan)的合作過程。
November 05 2020
November 05 2020
音樂錄影帶(Music Video,簡稱 MV)是流行音樂和媒體結合的關鍵發明,除了把音樂作品視覺化以外,更重要的是影像能與音樂相輔相成地傳遞作品的訊息和情感,扮演音樂商品的行銷和宣傳工具。台灣的MV在業界備受好評,近10年來,哪一首歌曲的MV讓你記到現在呢?
September 24 2020
May 04 2020
May 04 2020
雖然在2020年的世界裡,曾經擺放在木架上精緻裝幀的唱片,變成了手指劃過螢幕前音樂App裡一道道的網路串流,但比起數字媒體把所有音樂都放在一個歌單隨機播放,實體唱片仍然擁有著它的不可取代性。
February 27 2020
February 27 2020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人們聽音樂的習慣也逐漸在發生改變。而專輯的購買也變得更加方便,從過去在線下的唱片店找心儀的CD,到現在在串流媒體上滑動手指,現在的你還會留心那些唱片封面的藝術嗎?
November 07 2019
October 02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