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張讓人過目難忘的唱片包裝——EP3

有些專輯的設計無論過去多少年,依舊沒有過時的感覺。有些唱片包裝中還隱藏了設計師精心設置的「符號」待大家發掘,那麼「100張讓人過目難忘的唱片包裝」系列3,究竟有哪些隱藏讯息,馬上一起看看。
41.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Pink Floyd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或許是平克·佛洛伊德(Pink Floyd)樂迷最熟悉不過的一張專輯,發行於 1973 年,至今在音樂史上仍被譽為最經典的專輯封面之一。
多次為他們專輯操刀封面的設計師史朵多格森(Storm Thorgerson),再一次以「非現實且荒謬手法」呈現出樂團超現實主義的音樂精神,找來當時同屬Hipgnosis工作室的設計師George Hardie負責作畫。眾所周知,史朵多格森是出了名不喜歡電腦後製的設計師,95%的作品設計都是由生活中「現實」的物件製造出來,也因此讓他的作品擁有電腦技術繪圖所無法達成的「溫度」和「真實感」。
相比平克·佛洛伊德的其他專輯,這張專輯封面是一道穿透三角棱鏡的光束,另一端折射出繽紛色彩,呈現出一種「少即是多」的設計準則。
42. 《Abbey Road》The Beatles
披頭四的粉絲對於這張發行於1969年的《Abbey Road》肯定記憶猶新。為何專輯封面會選擇在一條斑馬線上呢?
原先他們計畫到富士山腳下拍攝音樂生涯的最後一張封面,但是團員保羅·麥克尼(Paul McCartney)突然提出了一個想法:這7年裡,12張正式專輯有百分之九十是在艾比路(Abbey Road)錄製完成的,建議不如直接在附近取景拍攝,既能作為留念,亦為披頭四的音樂路畫上美麗的休止符,其他團員一致通過,於是,立馬聯絡攝影師朋友伊恩·麥克米倫(Iain Macmillan)。
拍攝當天,伊恩·麥克米倫僅用了10分鐘就完成了,共拍了6張攝影作品。專輯推出後,他們並沒想到,這張突發奇想的建議成為了披頭四的經典封面,並多次被模仿、討論、闡釋。2012年,這張專輯也被選為滾石雜誌「史上最偉大500張專輯」的第14名。
43. 《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Space》Spiritualized
淨化樂隊 (Spiritualized)的靈魂人物傑森·皮爾斯(Jason Pierce)是早前迷幻搖滾樂隊(Spacemen 3)的團員之一,事後離開了該團,組了這支全新樂隊,並在1997那年推出了他們音樂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張專輯《Ladies and Gentlemen We Are Floating in Space》,專輯裝幀找了御用設計師馬克·法羅(Mark Farrow)操刀設計。
Spiritualized在英文詞語是精神化,為了回應團名,設計師為專輯精心打造了藥盒的裝幀設計,非常前衛大膽。專輯裝幀在一家藥廠中封裝,裡頭有錫箔裝藥錠、用藥指示說明書等。弔詭的設計概念,讓樂迷紛紛猜測傑森·皮爾斯這些年發生了什麼事?這張專輯在該年更榮獲了新音樂快遞音樂獎(NME Awards)。過後,又推出了全黑限定版本,並延續了藥盒封面主題,有別於之前的是,每張光碟以被壓制且分裝成藥片薄膜的包裝方式來呈現。
44. 《Demon Days》Gorillaz
在2017年,虛擬搖滾樂隊街頭霸王(Gorillaz)宣布重製12年前的第二張專輯《Demon Days》,並會以黑膠版本限量發行,這專輯是他們音樂生涯中最為經典、最具獨特風格的一張。
重製版本的《Demon Days》也換了全新封面,裡頭收藏了兩張半透明紅色特別版LP黑膠唱片,而封面找來了美國科幻動作喜劇片《無敵娘子軍》(Tank Girl)的漫畫家吉米·何力特(Jamie Hewlett)操刀繪製,把團員們的樣子繪製成漫畫角色。另外,還收藏了樂團特別版貼紙集和藝術家艾莉兒·羅馬尼(Ariel Roman)12x12格的藝術作品。
45. 《換句話說》HUSH
2018年,HUSH推出第二張專輯《換句話說》,找來了方序中和吳建龍聯手設計。這張專輯設計概念來自於專輯中收錄的最後一首歌《夢遊》。兩位設計師採用了RGB色光油墨印製法,讓在燈光下看似全潔白乾淨的專輯,在熄燈後,以附贈的紫光手電筒照射專輯,會創造出「影像式」的夜光隱形效果。
專輯裡也隱藏了許多驚奇的部分,例如隱形的油墨印刷圖案,同樣的,只要用紫光手電筒照射,就能夠看到全然不同的景象,這也是設計師第一次將音樂轉化為空間展覽的新穎裝幀模式。另外,還加入了多元的視覺彩色,試圖透過這樣的設計方式展現出此張專輯的創作概念,也隱喻著凡事皆如夢似幻,肉眼看到的事物未必就是真實的,偶爾還是得換個觀看角度、方式才能看清一切。
*想了解更多HUSH的創作故事,立即點擊這裡。
46. 《Currents》Tame Impala
澳洲迷幻搖滾樂團溫馴高角羚(Tame Impala)第三張專輯《Currents》,封面設計出自於羅伯特·比提(Robert Beatty)之手。封面可見一粒鋼珠打亂了原本順暢平靜的線條,這也是團員主唱兼吉他手(Kevin Parker)提出的概念發想,而設計師採用玩弄視覺幻象的奧普藝術手法(Optical art)展現出「渦旋脫落」的封面意象,並認為這種復古的視覺美學很切合這張專輯,也和溫馴高角羚的音樂風格相稱。
事後,他們陸續發行的單曲封面也使用了相同的設計風格,如《Eventually》、《Cause I’m a Man》和《Disciples》。值得一提的是,設計師羅伯特·比提也是一名音樂人,無論他設計的圖像藝術或創作出的音樂都抱著一種精神、理念:即興發揮和實驗性。
47. 《The Division Bell》Pink Floyd
英國搖滾樂隊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1994年發行的第14張專輯《The Division Bell》,由史朵多格森(Storm Thorgerson)操刀設計,封面可見兩張看似在對話的人臉雕像,這座人臉雕像位於劍橋市附近的一片曠野,有趣的是兩張臉合起來後又會組成另一張臉,而雕像正中央的建築物則是伊萊大教堂。
很多人會好奇,這人臉雕像背後的意思是什麼?其實,是設計師為了呼應專輯主題,專程找了雕刻家製作了這兩座看似有點弔詭暗黑的半人臉雕像,作品試圖探索人類永恆的一道議題:溝通,而專輯名稱的「Division」即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之意,而雕像中的教堂寓意著「敲響隔閡」的警鐘,鼓舞人們多多交流溝通。此專輯也榮獲了第37屆葛萊美「最佳搖滾器樂演出」獎項。
48.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Bob Dylan
美國搖滾民謠詩人鮑伯·迪倫(Bob Dylan),1963年推出的第二張專輯《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封面讓許多樂迷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時還青澀的他(20歲)走在紐約市格林尼治村(Greenwich Village)的街頭,旁邊一位貌美如花的女生摟著他的手,兩人相偎一起的幸福畫面,讓許多樂迷都心碎一地,因為那位女生正是他當時的女朋友羅西·羅托洛(Suze Rotolo),她也是鮑伯·迪倫的紅粉知己。
那年,鮑伯·迪倫剛從義大利回到紐約,當時的他們已經交往2年多了,而紐約算是鮑伯·迪倫夢想萌芽的地方,那裡有他們倆的許多美好回憶。促成這張專輯封面是在一個寒冬時期,一切的發生是如此自然、無刻意安排,羅西曾在某次訪問回憶道,當時並沒意識到有人在她們面前按下快門,甚至她也沒想到,這張照片會成為《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的封面。
49. 《Homogenic》Björk
聊到專輯設計肯定少不了樂壇奇葩碧玉(Björk)的《Homogenic》,這是一張與已故時尚鬼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合作的經典專輯。這是她於 1997 年發行的第四張專輯,還首次嘗試電子樂。
碧玉和亞歷山大說,她想透過《Homogenic》專輯傳達一些訊息,因此必須成為一名戰士,一名用愛而戰而非武器的戰士,並希望把專輯中的所有情緒注入到影像裡。你會不會以為封面是電腦繪圖的效果呢?其實,這是攝影師 Nick Knight的傑作。
整個服裝與妝容一看就知道是日本藝妓,而髮型就像是星際大戰的莉亞公主,加上緬甸卡央族女性的頸環、慈禧太后的長指甲等,撞擊感十足的搭配也象徵著這張專輯中多樂器、多曲風的嘗試。
50. 《42》吳柏蒼
去年迎來 42 歲的台灣音樂人吳柏蒼發行了個人專輯《42》。他是回聲樂團主唱兼吉他手,曾是街聲 StreetVoice 的執行長,現在是 KKBOX 集團投資公司 theFARM 和 OurSong 共同創辦人,也是感情豐沛的理工宅搖滾樂手。
首張個人專輯封面正是由他親手操刀。在求學時期,他對視覺設計感興趣,自學專研,並喜愛以拼貼美學呈現自己的設計風格。《42》封面設計概念洋溢著濃濃的偶像崇拜和宗教狂熱,而那顆引發迷網和幻滅的火種正寓意著「科技」。
他試圖透過音樂、設計探討現代科技中的政治性和宗教性,在封面設計上參照了蘇維埃的共產主義政治宣傳海報,圖像中的天使雕像是傳說中耶穌十二門徒之一,逗趣的放了一顆被咬一口的蘋果在天使凝視的位置,後面舉著的紅書則象徵眾人高舉奉行的列寧主義,而列寧的臉像卻換了電腦之父——艾倫·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藉此隱喻偶像崇拜等涵義。
51. 《張三李四》張三李四
獨立樂團張三李四成立於2010年,首張同名創作專輯《張三李四》,找來了吳建龍操刀設計,以刀膜製作手法把專輯實體化作為一道斑駁陸離卻貼滿傳單、小廣告貼紙的牆,也呼應了樂團的音樂精神:盛載著每個小人物的各種心聲。
專輯裝幀選用了厚紙板加工處理製作成專輯外套,再用橡皮筋綑綁,封面可見雜亂的貼紙訊息,企圖透過這樣的設計更貼近真實生活的模樣。設計師笑說,這看似沒設計感的設計,卻承載著台灣人的共同語言,是張暗藏苦心以及破格的設計。此專輯也入圍了第27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獎。
52. 《希遊記》孫盛希
2019年,《希遊記》入圍金曲獎多個獎項並榮獲第30屆金曲最佳國語專輯,除了曲風實驗大膽,專輯還融入了視覺元素的設計理念,並邀請了台灣圖文插畫師Debby Woo為每一首歌配上「稀有植物」的插畫,體現了專輯其一的概念:在玩樂下進行創作,並誠邀各界音樂人、藝術家一同合作。
雖然此專輯沒入圍裝幀獎項目,但這裡必須一提,《希遊記》的專輯裝幀設計師顏伯駿打破平面裝幀的舊觀念,以實驗精神來打造此專輯,讓專輯變得立體。整張專輯最為巧思獨具的莫過於,拋掉歌詞本的呈現方式,採用實體設計將歌詞藏在一支支繽紛的試管裡,如同開箱的小驚喜,等待樂迷自行發掘。
53. 《Square One》BLACKPINK
2016年,韓國當紅女團BLACKPINK發行的首張單曲專輯《Square One》,並沒有賣弄她們的姿色或是性感,而是選擇了走文藝且帶點神秘的風格。封面由黑色與粉紅色兩種顏色構成,很明顯是為了呼應團體名稱。
設計簡潔的封面中央可見一角被揭開,甜美的粉紅色內藏代表「神秘、與眾不同」的黑色,寓意著「不要只看漂亮的部分」或是「看到的並不是全部」之意,試圖告訴大家BLACKPINK會是有別於其他韓國女團的團體,而揭開的部分另有含義,它代表著這個新女子組合的神秘面紗即將被揭開,請大家拭目以待!
54. 《This Is Acting》Sia
希雅(Sia)第 7 張專輯《This Is Acting》裡收錄的歌曲大部分都是之前被別人「退件」的作品,她覺得這些寶貝創作都很棒,為什麼別人不要呢?於是她乾脆自己拿來唱。
2016 年,專輯裡的一曲〈Cheap Thrills〉連霸 Billboard 四週的第一名寶座,裡頭被退件的歌曲被她本人唱紅了,可是詭異專輯封面卻被大眾議論,甚至被 Billboard 列為當年其中一個最醜專輯封面設計,更表示讓人忍不住想把它推遠一點。
《This Is Acting》專輯封面延續了希雅造型,只不過這次露了臉,而頭髮顏色變成了半金半黑,讓人覺得「恐怖」的在於貼著膠布、形狀扭曲的鼻子,扮鬼臉的表情有點調皮反諷,彷彿在嘲諷著那些曾退她寶貝作品的歌手們。
55. 《To Pimp a Butterfly》Kendrick Lamar
美國饒舌歌手肯德里克·拉馬爾(Kendrick Lamar)於2015年發行第三張專輯《To Pimp a Butterly》,封面出自於法國著名攝影師丹尼斯·魯弗爾(Denis Rouvre)之作,是一張帶有濃濃種族議題的攝影作品,可見畫面背後是美國白宮,一大群光著身子的非裔男子聚集在前,歌手位於正中央,手抱嬰孩,其他人手拿美金、酒瓶,氣氛洋溢著強烈的歡樂感。
值得一提的是,美金在嘻哈文化中象徵著成功。如果再仔細一看,會發現有個男孩舉起的雙手被打上了馬賽克,還有左側角有一個被打倒在地的法官,這位雙眼被打上叉叉的法官疑似約翰·泰勒(John Taylor)白人法官,他曾努力拯救被誣陷強暴白人婦女的非裔男子案件,可最後徒勞無功,拯救失敗,攝影師藉此嘲諷正義不敵膚色歧視。
另外,背景的白宮實際上也象徵著壓迫黑人的標誌,而歡慶的畫面恰恰成了一種強烈的諷刺。肯德里克·拉馬爾希望通過這張專輯的音樂創作和封面設計傳遞一則訊息:各族應該和諧生活,不該有膚色歧視之分。
56. 《東南美 Vu Vu Reggae》Matzka
Matzka樂團約滿後,團員於2015年各自發展,而主唱以Matzka身份繼續在樂壇闖蕩,並在該年發行了首張個人創作專輯《東南美 Vu Vu Reggae》。專輯設計找來了方序中操刀,文字由吳建龍負責,以及專輯裡的繪圖邀請了插畫師陳青琳繪製。
專輯封面和內裝採用了刀膜製作手法,刀膜出Matzka的輪廓,以及在打開專輯時,能夠看到台東的地圖。另外,插畫師為專輯繪製了三幅台東風景油畫,這些風景都是Matzka心中的畫面,有夕陽海邊、台東山林以及都市屋頂,樂迷可以選擇不同的油畫,並隨心切換封面的視覺樣貌。專輯內裝則以黑黃兩色作為主色調,歌詞本裡的照片拍攝出自於Matzka以及他家人之作,透過這張專輯能夠看見小地方的美,甚至這個地方帶給人們的溫暖能量。
57. 《一切不滅定律》昏鴉樂團
昏鴉成立於2010年,是支6人編制的獨立樂團。2015年,他們推出了第二張專輯《一切不滅定律》。專輯封面的人像畫作出自於樂團主唱李中立之手,他也為專輯裡的10首歌,精心繪製了專屬的肖像畫,這些帶著不同故事的角色畫作都有著一個鮮明的共同點,那就是「粉紅鼻」。
為了呈現出黑暗成人繪本的專屬設計概念,設計師林緯銘選用了粗躁的虹暘行荷蘭布作為專輯盒裝幀,再把畫作變成單色網印在麻布上,之後再簍空畫作的「粉紅鼻」,這樣的作法完全破壞了原畫作的質感,卻營造了濃郁的黑暗風格。此外,內頁歌詞都有各自象徵性的符號代表,例如專輯一曲《夜間飛行》的符號是:飛行的昏鴉,都是特別有巧思的設計處理。
58. 《天黑請閉眼》原聲帶
《天黑請閉眼》是張電視劇原聲帶,專輯設計交由盧翊軒操刀,靈感源自於一款遊戲:狼人殺,以遊戲中的「閉眼」做為概念發想。專輯的外套採用了黑卡裱荷蘭布取代傳統式的塑膠殼,再融合了雙色燙印法,讓視覺效果更豐富,更有層次,而內頁則以最簡單的摺紙方式來呈現出立體書的效果。
最為有趣的是,專輯是以三塊亮面黑色壓克力板標貼支撐起重量,而內頁紙張折出的立體效果,彷彿就像是一對眼睛,能夠睜開與關閉。設計師盧翊軒說:“不僅僅是單純的閉眼,而是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讓觀看專輯的動作變成天黑的過程,在兩個相反的動作之間帶出微妙的視覺體驗。”
59. 《邱月雲小姐收》蘆葦
蘆葦的音樂專輯設計總是那麼詩意。《邱月雲小姐收》是他與母親製作人鐘慧君老師共同獻給外公外婆的青春獻禮。此專輯設計找來了聶永真操刀,他採用裱絨布貼成了精裝的專輯舊盒,再用三片深淺污漬面積不同的版式依序疊印,呈現出褪色、懷舊質感的視覺效果。
橘紅色的專輯封面可見「文鳥與信件」的圖像,這也象徵著那年代的人們只能透過書信傳遞紙短情長的「相思」符號,而專輯名稱取自於外公寫給外婆原稿信件上的署名刻章。整張專輯裡,最有標誌性和意義的就是,盒內那枚小文鳥造型的蝕刻徽章,它除了用於固定歌詞本之外,也作為此專輯的周邊產物。另外,專輯中還附贈了一個泛黃舊式的信件和照片,就像是翻閱了當年外公和外婆的愛情故事,回到了他們少年時的戀愛時光。
60. 《圍庄》生祥樂隊
生祥樂隊的《圍庄》專輯關注的是環境議題:石化工業對人們的生活影響。當設計師羅文岑接到此案子時,專程拜訪了多個地方,如高雄駁二的《堅持-後勁反五輕運動25週年影像展》、許震唐在彰化的《返鄉攝影展》、差事劇團的《女媧變身》,一直到雲林麥寮,文岑沿著龐大的廠區走著,一眼望去三百多根的煙囪,於是有了這張專輯的封面發想。
之後,文岑聯繫了多個攝影家,向他們傳達了專輯封面的設計想法,並從眾多的照片中篩選至14張,最終以吳政璋的六輕廠區煙囪照為封面定案,而專輯名稱、曲目標題則邀請了李根政以書寫的方式,作為文字設計。
《圍庄》專輯裡收藏了兩張CD,是繼生祥樂團《我庄》的第二部曲,而《動身》則是第三部曲。封面與內頁採用了兩幅「眼蟲計畫」的油畫作品,由呂沐芢與焦聖偉共同創作。既然是一張呼籲大家關注工業污染議題的專輯,設計師選用了大量的紙盒與紙盤作為專輯包裝,盡可能減少使用塑料、收縮膜的材料,並希望大家在生活中能「減塑,盡量無塑」!
立即點擊,看更多唱片包裝:
Cover Credit: A Paper Creative
文 / Vie Siong
音樂如同空氣,是延續生命的必需品,無法想像世界沒了音樂會長成什麼樣子。借一首歌的時間,就能一起沉浸在只有音樂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