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張讓人過目難忘的唱片包裝——EP4

不得不讚歎設計師的創意,讓樂迷可以在聽音樂之際,也能感受到唱片包裝的賞心悅目。「100 張讓人過目難忘的唱片包裝」系列4,看看有哪些是你錯過的創意設計。
61. 《Sticky Fingers》The Rolling Stones
滾石樂隊(The Rolling Stones)於1971年發行的一張專輯《Sticky Fingers》,封面構想出自於美國普普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並以拍立得拍下這張專輯封面,再交由克雷格·博朗(Craig Braun)操刀設計。
緊身牛仔褲的特寫封面加上包裝設計的真實金屬拉鍊,巧妙地呼應了專輯名稱,拉下拉鍊後會露出白色棉質內褲畫面,內褲中有安迪·沃荷的紅色簽名,最為有趣的是,拉鍊頭停留在性感位置,不禁讓人有無盡的遐想空間,這也是為了降低黑膠唱盤的損害,從而演變成「半開拉鍊」的形式。而唱片封底則是牛仔褲的臀部照,看似簡單的設計卻成為了滾石樂隊所有唱片中,最為經典的專輯封面代表作。
*想了解更多安迪·沃荷的創意設計,點擊這裡閱讀。
62. 《Please Please Me》& 《Get Back》The Beatles
《Please Please Me》是披頭四(The Beatles)的首張專輯,發行於1963年,專輯封面由超現實主義攝影師安格斯·麥可貝恩(Angus McBean)操刀拍攝,而拍攝地點正是位於曼徹斯特廣場(Manchester Square)的百代唱片(EMI)倫敦總部大樓的某個樓梯間,畫面可見四位往樓下露齒而笑,青澀靦腆。
只是沒想到6年後,風靡樂壇的他們宣告解散,在解散前夕,相約回到這棟大樓,重現了當時的拍攝情景,而重新拍攝的這張照片,成了他們最後一張專輯《Let It Be》的唱片封面。必須一提的是,《Let It Be》曾以《Get Back》為名少量發表過一次,只有那麼一部分幸運的歌迷購買到這張最原始的版本。
63. 《Physical Graffiti》Led Zeppelin
英國搖滾樂團齊柏林飛船(Led Zeppelin)在1975年發行的第六張專輯《Physical Graffiti》,封面由多位攝影師以及設計師共同完成,最主要的核心設計師分別來自倫敦的邁克·道格(Mike Doud)以及紐約的彼特·科里斯頓(Peter Corriston),攝影群則有艾略特·厄威特(Elliott Erwitt)、BP Fallon、羅伊·哈珀(Roy Harper),而莫里斯·泰特(Maurice Tate)透過後製的濾鏡效果淡化該圖層次,窗戶繪圖則由戴夫·赫夫南(Dave Heffernan)操刀。
封面的建築物來自紐約東村的一棟平民廉價公寓,為何會選擇廉價公寓作為專輯封面呢?主要原因是傳遞住戶進出的生活感。為了符合專輯裝幀規格,原始的照片進行了無數次的修改,例如,把原有的5層樓改為4層、割捨掉部分的陽台欄杆等等。
最為有趣的部分是,外包裝的窗戶設計備有切膜挖孔,樂迷可以隨意抽換不同的照片疊合出心意的封面效果,而這些畫面分別有當代的各類名人、知名角色等等,就好像這些名人角色居住在同一棟公寓裡,特別玩味有趣。此外,這張專輯也入圍了隔年葛萊美獎的最佳專輯封面。
64. 《寶島賣藥秀》泥灘地浪人
泥灘地浪人的團員來自美國與英國,卻因熱愛這座寶島而選擇定居於此,並組成了這支獨立樂團。之前和大家推薦過了他們的《擒虎記》,這次介紹他們在2013年推出的第二張專輯《寶島賣藥秀》。這張專輯也入圍了葛萊美以及金曲獎的唱片裝幀設計,專輯由洋蔥設計(Onion Design)負責。
這張專輯的設計概念源自於美國20世紀一種融合演出與賣藥的娛樂秀,也呼應了專輯名稱。整張專輯以橘色作為主色調,封面設計靈感來自於包裝復古的「正露丸」,再搭配濃濃時代感的字體和插圖,表現出當時特效藥的裝幀設計。另外,有趣的部分是內裝中英文歌詞,仿照了早期報紙的排版方式,在紙張觸感上也盡可能呈現當時的感覺,試圖讓樂迷回到過往的那個賣藥年代。
圖源:洋蔥設計
65. 《KPP MV01》卡莉怪妞

從模特兒出道再轉職為歌手的卡莉怪妞(Kyary Pamyu Pamyu),是位以搞怪、可愛造型走紅的人氣流行日本女歌手,她也被譽為「日本女神卡卡」。
2015 年,推出了出道以來首張 MV 作品全集《KPP MV01》,封面設計讓人感到驚嘆不已,頂著一頭鮮豔的藍髮,頭部被剖成兩半,剖面則出現了電視上會出現的測試色(Color Bar),完全顛覆當時偶像女歌手非得完美可愛示人的形象。
專輯封面設計也是由御用創意監督 Steve Nakamura 一手包辦,包括主題曲〈卡莉 - ANAN〉的MV 拍攝,精緻勾勒出卡莉出道 4 年後從少女成長為大人的成熟感和轉變,並保留了她調皮古怪的路線。
Steve Nakamura 曾說過:“卡莉喜歡有點噁心、駭人的視覺效果,她的獨特魅力藏在真實與虛假的曖昧縫隙間,也因為這些特殊之處,讓她成為少數以日文演唱獲得國際性知名度的日本歌手。”
66. 《White Night》짙은(Zitten)
짙은(Zitten)是一支韓國知名的獨立樂團,主唱兼吉他手Seong Yong Uk,嗓音宛如春陽般溫暖,卻略帶著一絲絲的惆悵。於2008年推出的迷你專輯《White Night》,中文譯為「白夜」,非常有意境,如同這張封面設計般充滿詩意。
專輯封面可見世界都被白皚皚的白雪所覆蓋,空中飄浮著一顆巨大的水球,水球裡漂游著幾頭鯨魚,沒有團名、沒有專輯名稱;封底和封面是相連的唯美雪景,內裝延續了同樣的設計風格,整張專輯設計概念來自於專輯歌曲的重要因素:三月、白夜、月光、鯨魚,精心地把不同元素的題材串連成一副詩情畫意的絕美景色。
67. 《溫一壺青春下酒》流氓阿德
入圍2019年金曲獎最佳專輯裝幀設計的《溫一壺青春下酒》,是一張述說流氓阿德上半場人生故事的音樂作品。專輯封面出自於藝術家洪乙丹的畫作,而設計由蔡書瑀操刀。此外,他也負責繪製了歌詞本裡的插圖,歌詞本的視覺部分出自於攝影師蔡詩凡之作,再轉化成插圖。
這張專輯的裝幀非常有趣,以掛曆的呈現方式作為核心靈感,透過月曆表達時間、青春的流逝,也賦予唱片有了裝飾欣賞的價值,而CD的圓標圖案取自於歌手故鄉老房子的磁磚花紋,再用現代電腦向量繪圖的設計方式加工處理,從而達到一種與過去對話的意境,也呼應此專輯的概念:逝去的青春。
68. 《我們以後要結婚》茄子蛋
台灣獨立樂團茄子蛋的第二張專輯《我們以後要結婚》,入圍了第31屆金曲獎多個獎項,其一就包括最佳裝幀設計獎,此專輯的設計師是吳建龍。整張專輯以喜慶的紅色作為主色調,概念則是結合了喜帖和護照的元素,而封面選用了「新娘花」蔦蘿,其花語是「愛與自由」。
可見封面的新娘花處於含苞待放的型態,但翻開歌本後,則呈現出美豔盛開的型態,也寓意著愛情迎來花開。另外,在專輯中可找到許多與愛有關的「符號」,例如燙金的龍鳳圖案、愛心眼的小鳥、宛如結婚證書裝幀的歌本,打開歌本後,樂迷會聞到一股非常熟悉的味道,有點像紅包香或是喜帖的味道,因為歌本採用了香水紙製作,完全呼應了專輯名稱提及的結婚概念。
69. 《害喜喜》害喜喜樂團
不按牌理出牌的害喜喜樂團,曲風另類,是罕見的國台客語三聲道樂團,一開始以民謠作為出發的二人組,加入了新團員後形成了編制樂團。於2018年,推出的同名專輯《害喜喜》,由彭慧然操刀設計,裝幀以水果盒的瓦愣紙板形式作為概念發想,封面的水果寶寶、彩色與文字、排版的搭配,呈現出強烈復古且帶有童趣味的設計感。
最為有趣的是內部裝幀,打開後能夠看到被蜂巢紙包著的CD,有點像是害喜會吃的酸梅,再來就是一張張折疊式的歌詞和專輯介紹資料,每一張都配搭著不同的水果圖像,彷彿藏著不同口味的水果,總有一種口味適合你。
70. 《CHAT-SHIRE》IU
2015年,IU推出的第四張迷你專輯《CHAT-SHIRE》,專輯封面可見她沉睡著,散落的長髮形成了一個樹冠的形狀,而裡面有許多她天馬行空想像出來的圖案。這張專輯的設計概念源自於英國奇幻文學作品《愛麗絲夢遊仙境》,圖案中可見熟悉的兔子、紅心皇后、紙牌僕人等。
如果看過這部作品的朋友,對於專輯名稱是不是覺得很熟悉呢?沒錯,就是取自於《愛麗絲夢遊仙境》裡擁有特殊能力,身體會突然消失,只留下露牙笑容的柴郡貓(Cheshire Cat),在封面中也能找到它的身影。而專輯的背景色,正是取自於柴郡貓身上條紋的「紫色」,看來她非常喜歡這隻貓。這設計彷彿就像是她夢到自己所創造的「IU夢遊仙境」。必須一提的是,這也是IU的第一張全創作專輯。
71. 《哎呦,不錯哦》(USB版)周杰倫
2014年,周杰倫發行的《哎呦,不錯哦》專輯,分別推出了三種不同款式的專輯裝幀:平裝、精裝以及USB公仔版。此專輯設計概念源自於「卓別林」,以有趣、好玩作為核心發想,無論是文字、拍攝等,都不斷刷新和翻玩大眾對於傳統專輯裝幀的定義。
這次想和大家介紹的是USB公仔版,專輯裡頭有個音樂產物和極具代表性的主物:Jay 公仔USB。這個粉金色公仔是以最新3D列印技術製作而成,它存放在專輯正中央,成為了專輯封面的主視覺,再採用全黑色立體盒空間結構,以亂序的黑色解碼字母搭配燙金邊框作為襯托,完全顛覆了杰倫之前一貫「攝影式」的專輯封面呈現方式。
圖源:李仲強
有趣的是,這個JAY公仔還能放置在USB圓形琴鍵舞台底座,這個底座嵌入了LED燈泡,使用時會發光,如同舞台視覺效果。
72. 《光子》拾參樂團(The 13 band)
《光子》是拾參樂團(The 13 band)解散再重組之後,所發行的第五張專輯,這張專輯講述困惑科學家已久的課題:光。專輯裝幀由團長徐德寰(小寶)操刀設計,他在大學時期,主修視覺傳達設計,偏愛超現實主義與多媒體應用。
專輯以帶點灰色的白色作為基調色,中央最為明顯的標誌,看似一艘宇宙船,其實原型是源自於希臘文「Λ」,其意思是宇宙常數符號。小寶從而延伸設計,注入原型的等腰三角形更多的未來感、銳利感和科幻精神。
整體設計呼應了團員對於光的詮釋,他們認為每個人都是光粒子組成的,雖然不會發光,但可以反射光,所以在專輯封面加入了許多反光物件,如鐵板、錫箔紙等元素。另外, 封底也延續了光粒子概念,加入了三原色原理的處理方式,讓整張專輯充滿了科幻感。
73. 《芬芳的山谷》胡德夫

台灣音樂家胡德夫於2014年推出的第三張專輯《芬芳的山谷》,專輯設計找來了徐昌國操刀,為了呼應胡老師One Take錄製的「質樸」主題,在設計上刻意降低了奢華絢麗的設計感,反而選擇比較樸素簡約的設計風格。在裝幀材料上,設計師採用了較少加工的物料,以及非平滑且質感粗糙的材料,如E浪瓦楞紙、硬灰卡紙板、高厚環保紙等。
專輯主題圍繞於「回憶與質樸」,於是設計師在專輯盒裡存放了一些和回顧主題相關的物件,如手工蓋印的票根、童年時期的報紙、家鄉紀念物、泛黃的家族照片等等。必須一提的是,只有限定版專輯才有家族照片,而這張照片是以真實相機沖洗方法來呈現,而非量產的印刷法。此外,專輯裡的照片色調、文字紀錄,以及附送的那些舊物件,不但直接傳達了胡老師的音樂本質,還勾勒起那時代的鄉愁回憶。
74. 《張三李四第二張同名專輯》張三李四
2017年,張三李四推出《張三李四第二張同名專輯》,專輯設計依然找來了吳建龍操刀,張三李四的首張專輯設計也出自於他手,而這次他大量回收了工廠丟棄的廢紙盒,再拿去加工處理,把紙盒上大小不一的廣告圖文湊合成一塊,並保留了堆疊出的雜亂視覺效果。事後,在加工處理過的廢紙上,進行下一步的設計美化。
由於張三李四的第一和第二張專輯都是同名專輯,設計師刻意保留了上一張的相同呈現手法:拼貼、刀膜、橡皮筋等,並把上一張的專輯刀膜結構順時鐘轉動了90度,寓意著:換個角度說故事。而專輯外觀效果則採用了水果包裝手法,也讓專輯外層有了防撞保護。另外,裝幀內頁的海報,可說內有乾坤,故意隱藏了許多小細節的圖案處理,例如文字構成的台灣島、印壞的商標、台灣水果、瀕臨絕種的台灣黑熊等等。
75. 《Give `Em Enough Rope》The Clash
《Give `Em Enough Rope》是衝擊合唱團(The Clash)的第二張大碟,發行於1978年,專輯封面用色非常鮮豔突出,採用了對比色黃、紅、藍作為場景分割和視覺主色調,充分地體現出強烈的視覺效果,畫面有點玩味兒,地上躺著一位死去的牛仔男,禿鷹在啃食他的屍體,而另一個牛仔男目睹了這一切血肉模糊的殘酷畫面,卻無動於衷。
這封面設計來自於美國藝術家吉恩·格里夫(Gene Greif),封面的色塊處理手法以及圖像反映了當時流行的龐克拼貼設計風潮,也試著透過設計傳遞當時龐克面對社會的一種現狀。此外,這封面設計概念參照了1953年,藝術家休·布朗(Hugh Brown)的明信片畫作《End of the Trail》。
76. 《Dangerous》Michael Jackson
永遠的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於 1991 年發行的《Dangerous》專輯,封面由藝術家馬克·瑞登(Mark Ryden)設計,是一座貫穿許多細節的希臘聖殿,仔細一看會發現設計師精心鋪排了二元對比概念,如善惡、喜悲等,瑰麗奇異的動物神像極了古埃及壁畫中或印度神廟的神獸形象,面具下的那扇門有種奇幻世界入口的感覺,彷如參與他的「危險之旅」。
馬克是位古靈精怪、暗黑幽默、流行超現實主義(Pop Surrealism)的藝術家,只要能令他引發神秘聯想的物件都會成為他的創作元素,如古色的舊玩具、宗教意象的動物、解剖模型生肉塊等等,在作品裡頭會隱藏許多的「符號」,不僅是華麗而已。
封面中間是戴著皇冠的麥可,皇冠裡有孔雀、犀牛、猴、蜂等的圖案。此外,另一看點是在圖像裡還能看到穿戴著拿破崙皇冠長袍的狗王、綠帽小丑的笑臉、哭臉、鳥王披著紫色長袍、黑白皮膚各半的小孩頭像以及懸掛「光明會:金字塔和全視之眼」象徵的符號。右下角的人物,是 19 世紀著名的怪奇馬戲團經理人兼演出者 P. T. Barnum,很明顯是向他致敬。
77. 《Captain Fantastic and the Brown Dirt Cowboy》Elton John
發行於 1975 年的《Captain Fantastic and the Brown Dirt Cowboy》,雖然只有一首單曲〈Someone Saved My Life Tonight〉,卻讓艾爾頓·強(Elton John)在第一週即登上 Billboard 冠軍。
這張專輯的封面設計和歌曲意涵都充滿著嘲諷與不羈,有人表示這張專輯封面在暗示著艾爾頓·強的親身經歷。
雖然擠入 Billboard 冠軍和獲得當年最佳專輯銷售,專輯名稱卻被許多樂評人列為最差專輯名之一。而專輯設計則是出自 Alan Aldridge 之手,他的風格深受 15 世紀荷蘭畫家耶羅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的影響,擅長刻畫怪誕奇特的夢境,超現實主義、色彩豔麗的繪畫風格,以數量龐雜的動物和歌手組成飽滿的畫面,暗藏眾多細節描繪和耐人尋味的隱喻。
*事後有人拿麥可·傑克森的《Dangerous》與這張專輯做比對,說是受到「Captain Fantastic」的封面啟發。
78.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The Beatles
如果說披頭四(The Beatles)的《Abbey Road》是時代的藝術指標,那麼他們第八張專輯《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封面就是劃時代的存在,讓設計與時代、心靈有了一個聯結和搭建。
這張專輯封面由普普藝術家彼特·布萊克(Peter Blake)和簡·海沃斯(Jann Haworth)聯手設計,以拼貼手法構成一個偶像名人堂,名人堂名單由團員提出,拍攝當天共有57張影像看板、9尊蠟像,出現在封面的所有面孔都是極具歷史代表性的各界人士,有搖滾民謠詩人鮑伯·迪倫(Bob Dylan)、喜劇演員史丹·勞萊(Stan Laurel)、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拳擊手索尼·利斯頓(Sonny Liston)等等。
此外,這是一張概念立體化的專輯,也是第一張加入拉頁手冊的專輯,可說讓傳統唱片工業迎來了革新「實體專輯設計」的劇變。此專輯設計也榮獲了1967年葛萊美獎最佳專輯封面圖像設計獎。事後,有些專輯也效仿《Sgt.》的封面手法,例如《The Yellow Album》以及《The KAWS Album》。
79. 《News of the World》Queen
《News of the World》是英國搖滾樂團皇后(Queen)最暢銷的專輯,發行於1977年,封面概念發想來自於美國奇幻插畫家法克蘭·凱利·弗里亞斯(Frank Kelly Freas)在1953年為科幻雜誌《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繪製的封面,畫面中的巨大機器人手捧著幾具屍體,流露出悲傷的眼神,彷彿在發出求救信號。
專輯封面找來原作參考繪製,並稍微做了一些調整,把皇后合唱團的成員繪入畫中。此外,法克蘭還繪製了另一張全新的內頁展開圖,這兩張繪圖的機器人神情完全相反,可是有著視覺接續的故事連結,封面的機器人表現出惻隱之心,而內頁展開圖則呈現出無情殘暴,企圖伸手攫取驚恐失措的人群,非常玩味。
80. 《The New Abnormal》The Strokes
12年前,美國搖滾鼓擊樂團(The Strokes)發行了第6張專輯《The New Abnormal》,封面選用了美國當代藝術家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畫作《Bird on Money》,抽取局部當成專輯封面。尚-米榭·巴斯奇亞以塗鴉藝術備受世人矚目,爾後成為了著名的表現主義藝術家。
這幅畫作是他向40-50年代具有重大影響力的爵士樂手兼作曲家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致敬所繪製的。查理·帕克有個綽號叫「Yardbird」,因此從畫作中我們可見最為顯眼的黑色鳥頭。另外,那些隨性的波浪、文字、箭號、線條、色塊等都是尚-米榭·巴斯奇亞純粹依靠個人意識亂流而創作的裝飾符號,並無其他意思。為何會選用這幅畫作呢?鼓擊樂團表示,企圖透過這幅畫作帶出一種時代感與音樂脈絡,僅此而已。
立即點擊,看更多唱片包裝:
Cover Credit: A Paper Creative
文 / Vie Siong
音樂如同空氣,是延續生命的必需品,無法想像世界沒了音樂會長成什麼樣子。借一首歌的時間,就能一起沉浸在只有音樂的世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