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位鬼才導演的奇幻電影美學

數年前,華納公司不斷被DC和查克史奈德(Zack Snyder)的粉絲要求推出《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導演剪輯版,除了是2017年的版本在劇情上的慘不忍睹外,另一原因也脫離不了粉絲對於查克史奈德導演美學風格的喜愛。
由此可見,如今觀眾對於商業電影的追求也不止於爆破或特技上。隨著文明的進步,觀眾對於美學的追求越漸提高,而視覺美學可說是最容易辨別導演個人風格的形式之一,不管是英雄或者商業大片裡,視覺美感的重視程度相對的提高。以下介紹5位把美學融入於各類型電影的導演。
吉勒摩·戴托羅:怪物崇拜者的黑暗美學

《水底情深》Photo Credit: 二十世紀影業
墨西哥電影導演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曾說:「我從來沒有做過一部正常的電影」,因為他是名副其實的怪物崇拜者,甚至擁有自己的怪物博物館(Bleak House)作為其靈感構思的來源。他的電影瀰漫游離於童話的奇幻與現實的黑暗,隱約流露著一種神秘、殘酷、純真與憂傷。這種融合了黑暗的幻想與陰鬱的現實,人們稱之為「黑暗美學」。
他熱愛怪物,猶如凡人熱愛上帝。他的電影裡不乏奇異詭譎的精靈與怪物,其設計精巧令人印象深刻。例如,2006年《羊男的迷宮》(Pan’s Labyrinth)以西班牙內戰作為歷史背景,11歲的小女孩奧菲利亞避不開現實的迫害,便在腦海中建構了一個童話世界。導演創造了羊角牧神潘恩(Pan),以及皮膚鬆弛的蒼白瞳魔(pale man)等。
吉勒摩·戴托羅在另一部經典之作《水底情深》(Shape of Water)亦創造了身披藍色閃亮鱗片,人形兩栖類的魚人,譜寫了一段啞女和魚人的神秘戀曲。導演經常會在現世的悲觀絕望中摻雜著一絲希望,流露出溫柔關懷的一面。
觀看預告:《羊男的迷宮》
魏斯·安德森:近乎偏執的對稱構圖與色彩美學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Photo Credit: 二十世紀影業
說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是個追求完美構圖和色彩偏執狂一點也不為過。他的電影每一幀每一格都猶如一幅精緻的畫報,畫面的色彩飽和度非常高。像是在2014年的《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裡,粉色是其主色調之一,讓這部電影蒙上了一層夢幻復古的氣質;而在《月昇冒險王國》(Moonrise Kingdom)中則運用了明黃色、土黃色、綠色等顏色相互搭配,營造了一種小孩的童真在大地上自由奔放的氛圍,令人感覺無邪和清新。

《月昇冒險王國》Photo Credit: 環球影業
透過這種色彩的設計,觀眾可以感知這些故事很大可能融入了幻想的成分。除了色彩美學,魏斯·安德森也喜歡快速搖攝轉換場景,俯拾皆是的Futura字體,以及強調完美對稱的構圖與室內設計。這種對稱的構圖不但結構規矩,且佈局平衡,呈現一種圖案的美感。
札維耶·多藍:極富精神符號的視覺美學
札維耶·多藍(Xavier Dolan)的處女作《聽媽媽的話》(I Killed My Mother)是部帶有強烈半自傳色彩的電影,影片裡的視覺美學帶著一股不羈和青少年的叛逆,不時跳出與劇情不相符的藝術圖照,雕像、繪畫、攝影等拼貼式的視覺美感,違和卻也如同他在劇情裡對於無拘無束的自由嚮往。
此風格延續在他的第二部電影《幻想戀愛》(Heartbeats),配合對於戀愛美好幻想的主題,視覺上更為大膽,大量的慢鏡頭、人體線條的局部捕捉、強烈的單色調畫面或對比色,再搭配上古典樂,以及依然違和的剪接位,卻也更吻合了電影的主題意境,那是對於仰慕者的美麗幻想視角,亦是對於如夢似幻的愛情的憧憬。身為坎城影展寵兒的他卻也受到不少影評人的批評,說他的美學造作、模仿以及如同MV式的畫面。大量的批評聲浪並沒有打擊到他的美學創作,反而是越漸成熟,在第五部電影《親愛媽咪》(Mommy)把女性於男權社會裡被壓迫的精神困境、開始的服從到之後無畏的對抗都體現在服裝上,並不只依賴於彩色的衝擊。
佩卓·阿莫多瓦:色彩瑰麗大膽的後現代審美眼光

《玩美女人》Photo Credit: Sony Pictures Classics
西班牙電影大師佩卓·阿莫多瓦(Pedro Almodóvar)喜愛透過性、暴力、慾望等人天生的獸性以及西班牙代表的熱情奔放,與瑰麗大膽的色彩來裝點這乏味的世界,展示出一種後現代的審美眼光。
電影裡不乏對權威的蔑視,對社會與政治的觀察與批判。他偏好色彩鮮豔的印花、各種飽和的顏色、大膽的服裝呈現,及中世紀現代主義設計風格。例如在《玩美女人》(Volver)裡圍繞在祖母、母親和女兒三代女性的生活經歷,一場意外和一個鬼魂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電影裡總是能看見繽紛的色彩和印花,在角色身上的印花緊身裙、花紋上衣、格紋羊毛衫、金色髪箍、鑲有耶穌受難的小吊墜等。
尚-皮耶·居內:充滿法式浪漫的鏡頭美學
法國導演尚-皮耶·居內(Jean-Pierre Jeunet)的電影通常是幻想和現實交錯,充滿著濃厚的法式浪漫色彩。《艾蜜莉的異想世界》(Amélie)裡的人物形象鮮明、情緒飄忽、色彩夢幻,把女孩殘酷命運的成長史透過強烈暖黃色調的濾鏡打造如同奇幻世界的時空轉移,讓畫面時而充滿詩意、時而凝重、時而饒富趣味。電影充滿了色彩豔麗的鏡頭,集合了現實與童話、殘酷與溫柔及詼諧與浪漫為一體。
觀看片段:《艾蜜莉的異想世界》
Cover Credit:《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 二十世紀影業
喜歡美學電影?立即點擊 ☛ 來一趟《銀翼殺手2049》的科幻美學之旅
文 / 茉莉影話
電影愛好者,留下文字與電影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