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sic X Design:他們到底是設計師、插畫家還是歌手?

這些年輕、狂熱而生產力極強的人物,無法僅利用一種通道形式輸出想法與能量。邊唱歌邊畫圖,才是這些人的正確打開方式。他們到底是設計師、插畫家還是歌手?Well, why not both?
粉紫幽靈 TEFLON SEGA
韓國最大娛樂公司SM Entertainment新推出的四人女子團體Aespa除了有真人形象外,團員還帶著各自的虛擬化身一同亮相,也是K-pop界首個夾帶著“虛擬偶像”名號示人的組合;人工智慧、虛擬角色崛起,成了備受關注的新勢力,這究竟會是稍縱即逝的流行現象或逐漸成熟的嶄新體系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數位與現實之間的界線已經不再鮮明。
Teflon Sega正是站在兩者交界點上的幽靈。這位歌手從未以真面目示人,他的形象就是親自製作的插圖人像:粉紫色的短髮男孩,總是綁著頭巾、身穿連帽衛衣,僅此。他在2016年開始發表歌曲,同時會在自己的Instagram同步上傳搭配新曲的數位畫作,在Youtube上的MV也是重複動作的粉紫色2D動畫,充滿未來感的影視形象,與他的歌曲風格同樣立體。另外,他也推出親手設計的口罩、衛衣、限量版球鞋等周邊商品。
要以一句話形容這位歌手的話,大概就是“幽靈版的The Weeknd”。柔和細膩的聲線搭配飄渺的電音混音效果以及R&B節奏,他的歌曲彷彿具備能將人瞬間抽離現實,帶到無邊宇宙漂浮的魔力。其中〈NEON〉、〈Press Play and Escape〉、〈Demons On The Side of My Bed〉等的編曲除了洗腦,亦充滿他最具代表性的chill high式氛圍,值得一聽。
玩色頑童 TYLER, THE CREATOR
作為出道逾10年的歌手、街頭服飾品牌Golf Gang的主理人,Tyler, The Creator的音樂與創作之路可說是有聲有色,一步一腳印走出了屬於他的精彩成長史。
本名Tyler Gregory Okonma,出生於美國加州的他從7歲起就開始自學饒舌,少年時期自學伴奏、表演、鋼琴。髒亂兇惡的街區裡這位踩著滑板的少年,同時也是才華橫溢的天才型創作者,周圍的動盪、嘈雜和紛擾,反而成為了這座小火山的內涵與壓力,爆發出了充滿精彩元素的音樂作品。
在16歲就加入了Odd Future,與成員一起推出的另類嘻哈曲風夾帶著這群少年迫不及待想要宣洩的火力。除了說唱歌手們熱衷的暴力、性愛、毒品主題外,也剝除了華麗包裝下的少年憂愁。〈Bastards〉帶著羞愧、憤怒、無力感的自述式歌詞,低沉而壓抑;〈NY〉表達出成名後所感受到的嫉妒和急著想要證明自己,在名聲、誘惑的混沌中更努力往上爬的彷徨,沒有華麗的編曲,卻成功把聆聽者的焦點轉移到歌手焦躁的情感之上。
當時Tyler, The Creator除了是組合內的一員,也同時包辦了專輯封面設計。他在2011年發布的個人單曲〈Yonkers〉就開始顯露想要不顧一切做自己的決心,歌詞內盡是不著邊際的自我吹捧和環繞著他的困擾,一邊臭屁一邊自我打壓,滿滿的矛盾和神經質,就連在MV中的表現一樣驚世駭人,穿著Supreme的嘻哈歌手吞下蟑螂,開始嘔吐、脫衣到最後上吊,一鏡到底的黑白畫面卻張力十足。
雖然他在音樂中所表達的多為陰暗、低沉的氛圍,但他所設計的作品卻格外繽紛。從17歲開始,他踩的滑板已是滿滿的彩色塗鴉;2011年與Odd Future一同打造的服飾品牌Golf Gang則是帶有濃郁的美式復古格調,與Vans滑板鞋推出的聯名系列也是罕見的棒棒糖色系,與Converse連續多個系列的聯名設計還佈滿粉色小花,少女心十足。
另外,無論是在專輯封面(2015年的〈Cherry Bomb〉、2017年〈Flower Boy〉等)或服裝上都可見他對超現實人形的喜愛,只能說Tyler無論透過音樂或設計,都輸出了他驚人才華的無限可能性。
一個人的世界 米津玄師
只要稍有留意日本樂壇的話,應該都聽過米津玄師這個名字。在2018年夾帶著憑〈Lemon〉稱霸Billboard Japan、Oricon、iTunes等日本音樂榜單、橫掃各種獎項、站上紅白歌會表演,可說是當年最為耀眼的新生代歌手之一,但他的崛起絕非偶然。
米津玄師早在2009年就以“ハチ(Hachi,日語意為數字“8”)”之名,透過電子歌聲合成軟體Vocaloid在網路上投稿創作歌曲,在2012年以本名發行首張個人專輯《Diorama》就一手包辦了所有歌曲的詞曲創作、編曲混音,還有宣傳動畫和專輯封面設計。
在那之後,他也持續為自己的專輯設計封面,密密麻麻的扭曲線條勾勒出鯨魚和它背著的高樓大廈、身上開出花的紅鶴插畫,都帶出了超現實的夢幻美學。而他之所以會承包美術設計的部分,除了是因為他受母親影響,本身從小就喜歡畫畫外,另一個理由竟是“不善與別人合作交流,所以就自己完成了”,果然壓力造就能力啊!
雖然從小就與父親關係疏離,也不太懂得和朋友相處,一直帶有自卑感的他,甚至在20歲時被診斷為高機能自閉症患者,但八爺(米津玄師暱稱)的音樂作品,卻多是以帶有正面鼓舞的訊息出發。回到讓他被世界聽見的〈Lemon〉一曲,其實也是日劇《非自然死亡》的主題曲,更是他紀念爺爺去世的療傷歌曲,歌詞中提及的是親人離世的苦痛並嘗試接受的心情,搭配他溫暖的聲線,帶來了療愈人心的魅力。
而八爺之所以能被日本以外的聽眾接受的原因,很大可能在於他的歌聲有別於一般J-pop男歌手的扁平聲線、以及大量的鼻音和喉式發聲唱腔,再加上經多元化編曲的抒情J-Rock曲風,讓他更顯別具一格。
古典蘿莉塔 分島花音
哥德搖滾(Gothic Rock)一直是非主流音樂派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華麗浮誇的演出服和標誌性的強烈樂器演奏,特別是在1990至2000年間格外受歡迎,來自日本的分島花音除了受到歐洲哥德搖滾的薰陶外,也融入了對可愛蘿莉塔風的偏執,形成了她獨特的Gothic-lolita風格。而這位二次元文化愛好者的獨特之處在於她同時也是一位插畫家,所畫的作品是充滿暗黑色彩的浪漫漫畫,繁雜的線條和細節盡情妝點出巴洛克主義的極繁樣貌。
作為日本首位以歌手及大提琴家雙重身份出道的花音,在首次亮相的單曲〈Still Doll〉中就穿插了她親自演奏的大提琴旋律,搭配華爾滋舞曲,在MV中穿著華麗厚重的蘿莉塔服,完美詮釋平成年代極度追捧的視覺系偶像身份。之後的〈Foul Play ni Kurari〉、〈Sakurameikyu〉等則開創了滂湃的快節奏曲風。
休息4年後,在2018年重新出發的單曲〈One Last Time〉和〈Roses〉則可明顯看見她的轉變,除了唱腔變得更為沉穩放鬆外,曲風上的蛻變更是顯而易見,抹去濃妝後的花音仍舊唱著搖滾樂,但卻是節奏明顯放慢的抒情搖滾,〈Odd Sting & Intrigue〉中帶有迷幻色彩,主打〈Next〉依舊穿插了弦樂編曲,慵懶的和音讓歌曲更有層次;另一首〈Reverse〉同樣帶有弦樂亮點,並加入了爵士編曲,展現了她勇於嘗試的新路數。
Cover Image:米津玄師《Stray Sheep》 / Wikipedia
延伸閱讀:
文 / Rachael
各種三分鐘熱度的躍躍欲試,過濾出對文字的由始至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