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串流音樂會被音樂NFT取代嗎?

「在未來的十年內,70%的專輯將以NFT形式發行」 — Caleb Followill, Kings of Leon
以上是成軍近20年的里昂王族(Kings of Leon)樂團,對未來唱片業做的預測。“如今任何人都能用電腦軟體做一張專輯,然後放上TikTok或NFT。”鼓手Nathan Followill這麼說。他們發現音樂人越來越不依賴唱片公司,做音樂也變得容易,並傾向於獨立發行,這造就了唱片公司逐漸式微。
於是里昂王族於去年3月5日發行了全球首張NFT專輯《When You See Yourself》,裡頭有三類NFT,包括特別專輯組合(限量黑膠唱片、MP3格式專輯和移動封面)、6個獨特NFT代幣,以及終身VIP待遇的「金票」。
音樂NFT的爆發
里昂王族的此舉,提醒了大家原來NFT可為音樂提供另一個管道,不只應用於藝術品與畫作而已。許多著名音樂人於是開始涉入NFT領域。譬如音樂精靈Grimes去年二月便推出十件電子音樂藝術品,在短短20分鐘內以600萬美元成交。然後是傳奇歌后Whitney Houston在17歲錄製的未發表單曲,以NFT形式進行拍賣,最終以100萬美元成交。直至最近,連著名Coachella音樂節也在今年2月宣布推出NFT配套,以數位代幣的形式出售音樂節終身通行證,以及NFT收藏品。

音樂NFT是什麼?
這股音樂NFT熱潮,肯定還會席捲其它所有的品牌與組織,但我們還是得搞清楚音樂NFT是什麼。NFT,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為非同質化代幣,屬於數位加密貨幣的一種。簡單來說,每個代幣可代表一個獨特的數位資料,像是圖片、音檔、影片、遊戲專案、甚至是一則社群貼文。所以,任何數位形式的創作作品,包括音樂都可利用NFT玩出新花樣,如原聲專輯、演唱會門票,到限量版體驗。
NFT是一場騙局?
當然,大批網友不看好NFT,認為NFT的態勢仍未明朗,而且也未成熟。這導致網路流傳了好些戲謔說法,調侃NFT不過是「傳炸彈的遊戲」或「賣得掉的叫NFT,賣不到的叫JPG」之類的俏皮話。
話雖如此,NFT為音樂行業注入了強大活力已是不爭的事實。相比之下,有一群音樂人聲稱被音樂串流平台剝削,過低的音樂版權率,是他們焦慮的原因,而音樂NFT的出現無疑是音樂人的另一出路。
以下介紹4位投身於音樂NFT的亞洲藝人:
陳奐仁
居住在香港的新加坡創作歌手陳奐仁,去年三月推出了首個NFT單曲〈Nobody Gets Me〉,無預料之下以7個以太幣被秒殺,成了史上首個推出音樂NFT的華人歌手。
嚐到甜頭後,陳奐仁再接再厲推出第二個NFT作品,一首名為〈The xxx is an NFT〉的歌曲,只有27秒的MP4格式,並且被製成77件,以每件7個幣安幣出售,這讓陳奐仁再賺取了539個幣安幣。
連續兩次的成功後,陳奐仁再推出第三個NFT項目,這次是特別為粉絲而設的系列,第一階段為48件倉鼠吉祥物,每件1個以太幣。陳奐仁對NFT越來越得心應手,並計劃推出一個面向音樂的創科平台供應鏈,來協助一些在NFT創作的藝術家與音樂人。
“我相信區塊鏈不會滅亡,它會發展成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陳奐仁如此確定的說。他認為NFT可以改變世界,一旦嘗試過使用NFT,你就知道這並非難如登天的事,你或許只是純粹對這些東西不熟悉而已,因為這是一個全然新穎的生態。
點擊觀看:陳奐仁首個NFT單曲〈Nobody Gets Me〉
黃明志
鬼才黃明志一向貼近時事趨勢,當然不會錯過NFT這個炙手可熱的課題。他與陳芳語合唱的話題之作〈玻璃心〉,在YouTube衝破2000萬的點擊率,成為高度討論的焦點之後,便宣布將歌曲製成NFT,並配合他的「用NFT對抗全世界」主題,將音樂NFT作品上架。
黃明志認為NFT與創作者之間有絕對的自由度,任何一方都無法審查或管控NFT作品的內容,這是NFT的絕大優勢,也是自由創作的一個要素。為此,黃明志創作了一首名為《GO NFT》的單曲,並拍下20張銀行機構的照片,製成NFT作品並上傳到NFT平台售賣。
“一覺醒來我變成了大富翁……”黃明志在他面書貼文留言,他沒料到NFT的效應如此強大。《GO NFT》在短短三小時內售完,總收益突破了90萬美元。雖然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利,黃明志聲稱他並不會將這筆錢轉換成現金,虛擬貨幣會永遠在虛擬世界裡流通,以對抗世界銀行。
坂本龍一
日本最具影響力的音樂教父坂本龍一,最早的電影配樂作品為1983年的《俘虜》(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電影由名導大島渚(Nagisa Ōshima)執導,其中的焦點包括David Bowie與坂本龍一的合演,以及那幕經典的「禁忌之吻」。當然,影片中的動人旋律〈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成為了坂本龍一的代表作之一,也讓他獲得英國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配樂的榮銜。
坂本龍一在去年12月,將他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音樂挑出了595個音符,以音符所在位置的樂譜圖片,及一個音符10,000日元的固定價格,透過NFT的形式販售。為什麼是595個音符?
這其實是提取樂曲中的96個小節,並逐一地進行數位分割的結果。而且這些音符是源自於坂本龍一在2021年7月30日於東京舉辦的《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2021》的演奏錄音,那是他在2021年患病後的唯一一場現場演奏。
周興哲
情歌小王子周興哲在5月13日推出了最新作品《14天》,這是他在疫情期間,因隔離地太苦悶而創作出來的作品。然而周興哲在去年4月,其實都一直忙著他的NFT作品。他與香港著名攝影師夏永康(Wing Shya)一起合作加密音樂影像系列《CHAOS+》,而首個作品《+E1》便在NFT平台「OpenSea」販售,以13.32以太幣或2萬8000美元成交。
這個計劃其實源自於夏永康與日本平面設計師Tsuguya Inoue合作的攝影集《CHAOS》,一本縱橫了夏永康攝影的作品,當中收入多張珍貴如張國榮、張曼玉等人的側拍照。
NFT作品《CHAOS+》也是沿著攝影集的方向,再跟其它藝術元素如音樂結合,嘗試探索出全新的NFT作品模式。周興哲與夏永康從攝影集裡挑出最有感覺的五張照片(吳彥祖、周迅等等),再由周興哲填上旋律,並製作成一分鐘的動態圖片,形成一個豐富多元的NFT作品。
在后疫情時代下,NFT的出現為音樂行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可能性,從版權、收藏到投資,甚至牽涉到金融的領域,都是一個充滿鮮活力量的商業實驗,讓音樂行業出現了一種全新的組合方式。至於音樂NFT的成敗與否,依然取決於音樂的質量本身,過於泛濫的NFT交易,最終只會造成一場無可避免的音樂經濟泡沫。
Cover Credit:JenC Loo
對NFT感興趣?立即點擊 ☛ 看更多時尚元宇宙
文 / Can Can
鍾情沃荷的金寶湯罐頭,又熱愛音樂的罐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