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
呈現同時具備獨特與嶄新概念的傑作,以及那些重新定義未來可能性的創意發明。
實在太逼真了!街頭3D裸視藝術跳出螢幕
Autostereoscopy又稱3D裸視技術(Naked-eye 3D),顧名思義就是觀眾無須佩戴任何3D輔助工具,藉由肉眼便能欣賞到猶如身歷其境的3D裸視影像。點擊看看其中6個必看的街頭3D裸視藝術。
未來十年,串流音樂會被音樂NFT取代嗎?
音樂NFT是什麼?你買了黃明志、坂本龍一或周興哲的音樂NFT嗎?里昂王族(Kings of Leon)樂團就預言:在未來的十年內,70%的專輯將以NFT形式發行。但也有大批網友不看好NFT,戲謔「賣得掉的叫NFT,賣不到的叫JPG」之類的俏皮話。有一群音樂人聲稱被音樂串流平台剝削,過低的音樂版權率,是他們焦慮的原因,而音樂NFT的出現無疑是音樂人的另一出路。
一件『不存在』的新衣:時尚界是如何打開元宇宙的?
花大錢買了的衣服,竟然還不能穿在自己身上?很多時候,時尚人士穿的不止是一件衣服,更是一種態度。這雖然聽起來很玄,但時尚品牌輪番發佈NFT、爭相在元宇宙擴展勢力是有理由的。一起來瞧瞧時尚界是如何打開元宇宙的。
改變音樂的7項科技,第4項金曲歌王蛋堡也用過!
音樂,隨著科技的演進,在不同個年代產生了新的玩法。把聲音錄下這件事,就得追溯到愛迪生在1877年發明的第一台留聲機。隨後,電吉他、多軌錄音、失真效果器等等,讓音樂的面貌顯得更豐富。
我們能控制建築物的聲音嗎?
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住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區,自交通工具面世以來,城市地區基本上就「睡」在噪音裡。日趨嚴重的噪音污染是看不見的健康殺手,讓人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中,增加了高血壓和罹患心臟病的風險。不過,消除噪音污染源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只能透過隔音、吸音等聲學方案控制和減少噪音危害。
疫情時代如何影響未來建築?建構一座自給自足的垂直城市
後疫情時代,垂直城市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生活基本需求,還減少流動及加強防疫措施。馬來西亞O2設計工作室發想的The Post-Pandemic City of Tomorrow及紐約Skylines概念性大樓都是因應疫情而生的建築概念,成都、新加坡、澳洲也已經打造綠色高公寓,向上發展的建築將能減少土地開發所帶給大自然的傷害。
與大自然「共生未來」:2035 年,聽懂樹木的語言
一年一度的荷蘭設計週,透過為未來設計的新裝置,幫助地球延續生機。荷蘭跨界設計師 Romy Snijders 利用真菌的菌絲體收集樹木之間的交流訊息,以這些訊息作為生物指標,從而找到延續大自然命脈的方法,創造物種之間的「共生未來」。
特效強攻電視箱,2021年最值得期待的漫威和星戰作品有哪些?
多部電影在2020年被延期,最終只能流放到串流平台播放。串流平台成為另一個電影公司和觀眾接軌的橋梁。綜合電影和影劇的故事題材,科幻和特效類別還是占了大比數,也較能取得可觀的收視和熱議度。2021年最值得期待的就是Disney+一系列漫威和星戰影集。
特效還可以多創新?盤點2021年特效電影
打從魔幻神作《魔戒三部曲》(The Lord Of The Rings Trilogy)開始,特效電影深深讓觀眾著魔。但電腦特效看多了,會不會產生審美疲勞?那麼,結局讓你決定,又是怎樣的一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