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手繪《媽的多重宇宙》海報的插畫家簡明(James Jean)被譽為村上隆接班人?

剛過去的「第9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電影《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大獲全勝,勇奪最佳影片等7項大獎,楊紫瓊更憑片封后,成為史上首位獲獎的華/亞裔,話題持續燃燒。
而你是否發現到,本片充滿細節的海報,其實也是出自華裔之手?他的名字叫簡明(James Jean)。而另兩部同樣在奧斯卡有所斬獲的《我的鯨魚老爸》(The Whale)和《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Guillermo del Toro’s Pinocchio)電影海報,亦是他的作品!
在2021年及2022年藝術家影響力排行榜中,簡明連續2年都名列全球第11位,目前IG粉絲追踪人數將近120萬。對他好奇嗎?一起來認識這位台灣出生,美國成名,在業界早就被封神的跨界藝術家。
簡明參與Jonathan Levine Projects的作品。Photo Credit: j-No / flickr
八奪艾森納獎 | 三度摘哈維獎
現居洛杉磯的簡明,1979年出生於台灣,因父親工作緣故,三歲就隨家人移民美國,在新澤西州長大。13歲那年,他被漫畫書的幻想情節及畫面給吸引,從此對繪畫產生興趣,繼而入讀紐約視覺藝術學院(The School of Visual Arts)。2001年畢業後,他從事職業插畫家長達7年,曾同時為DC和漫威繪製多本漫畫書封面。
2004年至2009年間,以《寓言故事》(Fables)、《蝙蝠女》(Batgirl)、《雨傘學院》(The Umbrella Academy)等作品,連續6年獲得艾森納獎(Eisner Award/漫畫界奧斯卡)「最佳封面畫家獎」,並奪得「最佳短篇故事」和「最佳刊物設計」,是史上獲獎最多者;2005年至2007年,連續3年摘下哈維獎(Harvey Award)「最佳封面畫家獎」;2007年,分別贏得紐約與洛杉磯插畫家協會(Society of Illustrators)各別頒予金獎嘉許。
《蝙蝠女》(Batgirl)漫畫封面。Photo Credit: DC Comics
憑著出色作品,簡明漸漸在商業市場大放異彩,他曾二度與奢侈品牌Prada合作,除了為秀場設計牆紙,聯名推出的精靈包(Fairy Bag),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2021年,山本耀司秋冬系列限定款式更欽點合作,將其畫作融入。
即使在全球知名度大漲,簡明還是不斷自我探索,2008年起,他就慢慢從商業插畫退下,把重心轉向個人創作,卻阻擋不了超高人氣,許多國際知名機構品牌如《Time》、《New York Times》、《Rolling Stone》、ESPN、Apple、PLAYBOY、OPPO等紛紛找上門,他也樂於嘗試更多跨界的可能性。
《Parallel Lives》展覽的作品。Photo Credit: kotog / flickr
細看簡明的作品,風格鮮明,其出生背景和成長環境,造就了畫作的東西方美學共融,創作涉獵廣泛多元,色彩鮮艷,集詭異、奇幻、浪漫、華麗,筆下人物帶點純真,大多離不開花朵、鳥、女性、孩童、神話等元素,像是暗黑寓言或童話夢境,細節繁雜又豐富,筆觸細膩、線條精煉,充滿故事性。
他曾說過:「當看到一些東西過於美好,我就覺得它很無趣。就像是吃太多蛋糕了,我們得平衡各種味道,喜歡甜,也能欣賞苦。」如此一來,就不難解釋為何其作品有著強烈的衝突性和衝擊力。值得一提,即使在電腦繪圖早已成為主流的當下世代,仍然堅持用筆草稿、顏料上色,完成一幅幅獨一無二的藝術品。
難有身份認同 | 自認是局外人
據統計,簡明是繼村上隆後,全球版畫銷量最高的藝術家,還被冠上接班人之名。2016年,其作品三度出現在村上隆策劃的《超扁平》(Superflat)系列群展中。「他是一個可以用視覺表達各種思想語言的藝術家,一個注定要在未來占據舞台中心的藝術家。」村上隆如此評價道。
簡明的作品出現在村上隆策劃的《超扁平》(Superflat)系列群展。Photo Credit: lingling / flickr
許多在西方文化環境成長的亞裔,都難以找到身份認同感,簡明也不例外。他一直覺得自己是局外人,雖在美國長大,但從來沒有真正家的感覺,加上不諳中文,回到亞洲,感覺亦然。他曾用「創傷」一詞來形容童年的孤獨時光,學彈鋼琴、吹小號皆非自願,更因些許口吃,致使少年時代缺乏自信,是繪畫拯救了與世隔絕的他,借助畫筆來表達自己。
「我是看美國漫畫、迪士尼動畫片長大的,但隨著時間流逝,大概是某種遺傳性基因記憶,自然而然就傾向亞洲藝術。」他的一切創作內核都是素描畫,將當代題材與中國傳統卷軸畫、木刻版畫、文藝復興時期肖像畫、迷幻藝術等美學相融合,民間傳奇、神話寓言,都是他的靈感來源,從而構造出獨樹一帜的多元宇宙,並在商業和藝術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在不同文化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以表明我們有許多相同的夢想、願望、恐懼和靈感,儘管彼此的生活環境可能大不相同。」
繪製電影海報 | 視覺傳達主題
2017年,他跨界到了電影圈,一年內為3部焦點電影創作海報,包括奧斯卡最佳影片《水底情深》(The Shape of Water)、評價兩極的荒謬驚悚片《母親!》(Mother!)、經典科幻續集《銀翼殺手2049》(Blade Runner 2049),頓時成為影迷焦點,尤其前兩者的手繪質感與視覺表達,至今教人念念不忘!
Photo Credit: Warner Bros. Pictures
Photo Credit: Paramount Pictures / Universal Pictures
Photo Credit: Searchlight Pictures / Walt Disney Studios
簡明表示,他會在讀完劇本、看完試片、甚至與導演反复溝通後,才進行創作和修改,希望精準地用海報說故事,傳達電影主題。顯然地,導演們都相當滿意,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和戴倫·艾洛諾夫斯基(Darren Aronofsky)在2022年又一次同年面市新作,再度找他繪製海報。
Photo Credit: Netflix
《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是有關父親的影片,作為新手父親,簡明自然在情感上與電影產生連接。「我想體現出電影所蘊含的深度情感和愛的付出。」簡明的海報構想是,木匠傑佩托(Gippetto)小心翼翼地扶著皮諾丘,但其實兒子想脫離父親的保護,走進真實世界,但傑佩托卻難以放手。而身後的藍仙女,正張開翅膀保護著他們,背景跟地面都藏著許多視覺線索,讓觀眾有所聯想。
Photo Credit: A24
《我的鯨魚老爸》海報是男主角布蘭登·費雪(Brendan Fraser)扮演的查理肖像,談到創作過程,簡明說:「我想把重點放在肖像上,當時看完電影後,立刻想到了英國畫家Lucian Freud以傳奇藝術家Leigh Bowery為模特的裸體畫,以及旅美德國藝術家Kiki Smith的自畫像《My Blue Lake》。」
簡明想呈現出那種近距離觀看時,讓人感到非常真實的肖像,臉部嵌入紙皺巴巴的微妙紋理,是參考自查理珍視多年的女兒寫的文章。獨特形狀看起來像一幅風景畫,讓這個龐大的臉部表達出不僅僅是查理,而是我們所有人的情感。重點是,看到一絲光芒,去展現愛和包容的希望。
Photo Credit: A24
而在《媽的多重宇宙》海報中,他則深刻展現出電影的天馬行空兼瞬息萬變:「這絕對是我見到最瘋狂的電影!」當觀眾看完電影,再回頭看海報,不禁讚歎,許多細節彩蛋都藏在其中。他先看了毛片,再通過數百張幕後照片及道具,才進行創作。「海報構圖參考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天花板壁畫,我們的想法是要創作一個能從各個角度欣賞的圖像,就算顛倒看,也能帶來良好的觀賞體驗,並且圍繞著中心的黑洞(貝果)。」不得不提,海報中有兩個楊紫瓊,一個她正在疑慮探索中,另一個她則處在自如的狀態,充分反映戲裡的不同階段。
新作《西遊ABC》 | 感同身受的痛苦
新科奧斯卡影后楊紫瓊這麼形容簡明的作品:「當你穿梭在他令人屏息的繪畫、巨型雕塑、個人速寫、動畫及版畫中,一旦進入這個漩渦,你便會情不自禁地感受到靈感的縈繞。」
針對外界對他多元發展的議論,簡明認為,他的工作方向並沒有簡單地遵循一個特定的線性路徑。相反,它衍生出的多條路徑就像熱帶氣旋的觸須一樣,向四處蔓延伸展,從世界各地、各個時代中汲取靈感。「掩藏在線條和顏色構圖外衣之下的,正是我力圖通過繪畫與符號,串聯起不同內外影響的願景。」
Photo Credit: Disney+
較早前,改編自《西遊記》、全華裔演員班底的魔幻美劇《西遊ABC》(American Born Chinese)釋出劇照,海報交由簡明創作。「觀劇時,有一種感同身受的痛苦:來到異國他鄉,穿著不合身的衣服,感覺自己是局外人,在聽不懂的語言中,父母的爭吵穿過牆壁。我從未見過自己青春期的經歷,如此生動地展現在屏幕上,這讓我感到不安。」
海報描繪了主角王進正在上學路上,猴王變成了背包,而背包也暗示著文化差異和情感負擔。從中延伸開來的花卉來自意大利傳教士郎世寧的繪畫拼貼,他是清朝的宮廷畫家,將西洋繪畫技法與中國傳統美學相結合,徹底改變了絲綢卷軸繪畫。簡明想通過對郎世寧的引用,來表達東西方跨文化融合,這不僅是該劇的敘述,也是他作品想表達的。
不說不知,劇中扮演孫悟空的吳彥祖,是簡明作品的多年收藏家:「James Jean創造了一個美麗且精雕細琢的世界,有光明有黑暗,既和平又無序。我陶醉於迷失在這些高度精細的超現實世界中,它們觸動了我靈魂最深處的角落,那些看似脆弱的主題,讓我想伸出手去擁抱他們,聆聽他們的故事。每一次對作品的觀看,都會讓我越陷越深,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我對他所創作的一切都感到敬畏,而我也很自豪地稱他為朋友。」
在紐約Jack Tilton畫廊舉辦的《Parallel Lives》展覽。Photo Credit: kotog / flickr
在紐約Jonathan Levine畫廊舉辦的《Kindling》展覽。Photo Credit: kotog / flickr
歷年來,簡明辦過不少個展:
- 《Kindling》(2009年,紐約Jonathan Levine畫廊)
- 《Rebus》(2011年,洛杉磯Martha Otero畫廊)
- 《Parallel Lives》(2013年,紐約Jack Tilton畫廊)
- 《Zugzwang》(2015年,東京Hidari Zingaro畫廊)
- 《Azimuth》(2018年,東京Kaikai Kiki畫廊)
- 《Eternal Journey》(2019年,首爾Lotte Museum of Art)
- 《Seven Phases》(2021年,首爾HYBE Insight Museum,以BTS防彈少年團7位成員為靈感創作)
- 《時刻 Ur Days R Numbered》(2022年,Gallery All上海空間)
- 《無盡之旋 Eternal Spiral》(2022-2023年,上海藝倉美術館,中國首個大型美術館個展)
來臨的4月22日至7月23日,《無盡之旋 II》將移師成都A4美術館,屆時會展出超過200件作品,深度還原20余載的藝術歷程,包括大型繪畫、雕塑、動畫、版畫、手稿、速寫本、電影海報,以及首度公開亮相的2023年全新創作。
簡明個人作品網站:http://www.jamesjean.com
Cover Credit:A24 & Netflix
延伸閱讀:
文 / 費比安
我手寫我心,傾聽最動心。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