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斯・諾曼憑什麼被譽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家?
藝術家布魯斯・諾曼(Bruce Nauman)的風格大致可說兼具觀念與極簡藝術,出身印第安納州的他以各種媒體實驗聞名於世,更被形容為這個世代最具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點擊看看布魯斯的藝術作品為何與眾不同。
呈現同時具備獨特與嶄新概念的傑作,以及那些重新定義未來可能性的創意發明。
March 15 2023
March 15 2023
藝術家布魯斯・諾曼(Bruce Nauman)的風格大致可說兼具觀念與極簡藝術,出身印第安納州的他以各種媒體實驗聞名於世,更被形容為這個世代最具影響力的美國藝術家。點擊看看布魯斯的藝術作品為何與眾不同。
March 13 2023
January 30 2023
January 30 2023
2022金點設計展的主題為「THUMB-STOPPING CREATIVE」,於台北松山文創園區展出至2023年3月26日。點擊看看有哪些與聲音和音樂相關的作品。
January 18 2023
January 17 2023
January 17 2023
太注重包裝似乎有點脫離音樂的本質?與于薇聯手為台灣抱回第一座葛萊美獎(Grammy Awards)的設計師李政瀚指出:「如果實體專輯的設計能讓音樂家得到更多的注意,那就應該盡量去做啊!」點擊看看他分享的設計理念。
December 12 2022
December 12 2022
24歲新銳唱片設計師于薇是台灣首座葛萊美獎得主,與李政瀚共同操刀的《八歌浪Pakelang》拿下了「最佳唱片包裝設計獎」。點擊了解她的音樂專輯設計之路。
November 21 2022
November 21 2022
1960年代開始,一群在英國和美國的藝術家興起反對傳統學院派,並開啟了「普普藝術」(pop art),不少藝術家也因此聲名大噪。除了較常聽到的安迪·沃荷(Andy Warhol)和草間彌生,還有哪些值得認識的普普藝術代表人物呢?
November 15 2022
November 15 2022
Autostereoscopy又稱3D裸視技術(Naked-eye 3D),顧名思義就是觀眾無須佩戴任何3D輔助工具,藉由肉眼便能欣賞到猶如身歷其境的3D裸視影像。點擊看看其中6個必看的街頭3D裸視藝術。
November 09 2022
November 09 2022
60年代的酸性設計(Acid Graphics),似乎和嬉皮、迷幻、反烏托邦、迷幻藝術、銳舞、鐵克諾音樂、浩室音樂等文化脫離不了關係。近幾年,酸性設計持續出現在專輯封面、音樂節宣傳海報上。點擊看看其中幾個讓人眼前一亮的設計。
October 06 2022
October 06 2022
以聲音作為主體的《那些僅剩的遺骸|張碩尹X許德彰計劃》,展場鋪滿頭髮,都是張碩尹與工作室夥伴遊走台北各個髮廊蒐羅三個月的成果。四周置放16顆主動式喇叭,播放著作曲家許德彰的音樂創作。搭配畫廊本身冷氣風管轟轟作響的噪音,也自成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