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慎重感復活,這樣感受『天空』很療癒 - 寫在音樂節之後

對生活無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當五感無法感受身邊細微的感動,對快樂的追求就只剩聲色犬馬般,用極其沒營養的娛樂來掩蓋心中的匱乏感。
不敢說赴一趟天空音樂節之約,能讓我們拋開世俗的束縛,就算有,或許也是短暫的,但足以騰出一些空間,讓自在感可以肆意撒野。腦力和體力雙耗是城市人的普及現況,來聽聽不那麼罐頭式的音樂,逛一逛創意市集,「品味城市生活」,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曲高和寡。
這一場音樂馬拉松不疾不徐的節奏,真的好適合文青,大家可以在表演的場域裡隨心遊牧,卸下平日壓抑的焦躁,把潛藏的熱情迸發出來。
去年的金馬侖,在高海拔的地理位置上,仿佛比較接近天空,但實際上還是很遙遠。對距離的念想,我們有時是高估了自己的判斷力,卻低估了自己的感受力。這次,在吉隆坡的高樓頂端,可以俯瞰浮世的絢麗,也可以仰望璀璨的星空。『天空』更多的是一個思維概念,我們需要的只是打開感官的覺知力。
不同的表演者,承載的是他們所關心的事,以及他們那麼多年來吸取的養分,轉化成獨一無二的音樂底蘊。兩天的音樂節,浸泡在那麼多音樂魂的氛圍裡,最熟悉的抒情歌曲以外,新世紀音樂(New Age)、騷靈(Soul)、後民謠(post-folk)、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新興後搖滾(post-rock)等等,把平時被現實磨礪得所剩無幾的激情,靠著音樂的能量,為精神重新注入一股煥發的電力,以繼續和生活裡的挫敗感抗衡。
用搖滾的姿態,與生活的不愜意抗衡
文青們也許是為了自己所喜歡的歌手前來朝聖,可是往往卻可以在現場意外聽到能唱進你心坎的聲音。同一段旋律,唱出了你我他的故事,仿佛交換著彼此的經驗值,從表演裡得到一些感動。唱到高亢部分,你可以和全場一起大聲唱和,甚至高舉雙手揮動,而搖滾音樂最具感染力,總能輕易炒熱現場氣氛。
我其實對搖滾沒有特別喜愛,甚至偶爾覺得有點刮噪,但新興後搖滾試圖與社會的制度及框架溫柔地抗衡,展現的是另一種姿態,總能挑起文青們內心動盪的情緒。
我偏愛Deca Joins的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很容易就讓我深陷中毒的旋渦。他們的搖滾很溫婉,對世界的無力感,在他們音樂的扶持下,在絕望中擁抱著無盡的慰藉,尤其是他們重複一句句的「一去不回來」,內心的不安和安全感展開了劇烈的拉扯。誰說一定要時時刻刻清醒地面對現實的殘酷?偶爾的厭世和消極,正是沉澱期最該做的事。
靜態或動態,都能燃點心中的火焰
看任何表演,雖然並非奢望,但也期待著某一個感動的片刻,和金曲歌王擦肩而過的謝震廷感動了我。
這幾年的謝震廷真的好勇敢,以憂鬱症患者的過來人身份,創作了貼近自己,也面向社會的兩張專輯。雖然攜同兩位樂手jam歌,舞臺魅力是翻倍的,但還是喜歡聽他安靜地演唱〈餘生〉,當下就得到了某個程度上的療癒,卸下心防,讓音樂拯救困頓的靈魂。
另一個讓我感動的是Wee陳漢偉,很少歌手用虛實交錯的氣音貫穿一首抒情歌,鑄造定格的反思空間,讓你赤裸裸面對自己的執著,聽他唱〈你會不會〉,很輕易地就被觸動,說服了心中的勇敢湧現,擊退逐步佔據的鬱悶。
只要有一兩首歌觸動神經末梢,好像就能讓靈魂安好地繼續往前走。
與音樂無關的事,用美學貫穿
中場有很多小休的時段,可以讓你去做其他與音樂無關的事,但卻是與生活美學有關的事。曾有人以戲謔的口吻嘲諷文創市集,就好像是高端版的夜市。對此,我贊同,也不讚同。
贊同的是,高端的形容,襯托出手作人的用心,從構想的雛形到作品的成形,設計者為手作物注入生活美意和創意。多一點的別出心裁,可以是充滿巧思的包裝紙;可以是和市面上同類型產品的不同之處;可以是手作人親自和你講解作品背後的故事,讓一件本來普通的手作物,有了更深的底蘊。
不讚同的是,以夜市的格局來硬作比較。我愛逛夜市,琳琅滿目的小食和潮流單品,也能讓人心花怒放,那是一種草根的喜悅。文創市集招攬的是對生活特別有想法的一群人,他們都嘗試為產品增添多一點點的價值。就算是美食攤位,也處處充滿驚喜。現叫現煎的餃子,現叫現烘熱的酸麵包,你會發現他們有那一份不向素質妥協的精神。
不一樣的天空距離,第二屆天空音樂節帶來的悸動,會保存到下一屆。耳福音樂兼天空音樂節創辦人李多吉預告,第三屆音樂節或許會遊牧到世界文化遺產的檳城。不由得不佩服這位才子對獨立音樂節的魄力和堅持。從他口中聽過無數次的「慎重感」,而這的確是城市人所缺乏的。我們對待身邊的人事物逐漸變得越來越「隨便」,甚至「草率」,重拾「慎重感」,就是練習對周遭的事情擁有更豐富的感受力。
讓沉睡的覺知力和慎重感復活,也許是天空音樂節帶給文青們最珍貴的體驗。
Images: C.L via SOL
文 / JL
文青氣質未滿,以假文青的姿態行騙文藝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