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射箭點火炬、英女王跳傘、豆豆先生奪金牌?盤點奧運史上最難忘的十個瞬間

一波三折的2020東京奧運終於在今年如期舉行。在比賽如火如荼進行的當兒,我們可以一起來回顧,這項源於古希臘時代的競技項目,究竟在當代留下了哪一些經典的畫面?
奧運官方評選:十大最佳歌舞表演
奧運官方列舉史上最精彩的十場舞台歌舞演出,包括挪威DJ凱戈(Kygo)與茱莉亞·麥可斯(Julia Michaels)在雨中演唱的〈Carry Me〉、凱蒂蓮(K.D. Lang)動情演繹柯恩(Leonard Norman Cohen)的〈Hallelujah〉、韓國饒舌歌手CL和韓團EXO的載歌載舞、90年代流行文化指標辣妹合唱團(Spice Girls)的再度合體、皇后樂團(Queen)和Jessie J演繹世界名曲〈We Will Rock You〉等等。
最讓人感動的聖火點燃者:顫抖的拳王阿里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的開幕儀式上,世界拳王默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Haj)用顫抖的手接過火炬,點燃最後一棒聖火,全場頓時一片肅穆,為之動容。
1960年羅馬奧運,阿里獲得輕重量級拳擊賽金牌,1981年參加完人生最後一場拳擊比賽後宣告退役。三年後,他罹患帕金森氏症,昔日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雙拳即便不停抖動,仍堅持完成當天的儀式。在與病魔搏鬥32年後,阿里在2016年奧運年與世界告別。
點擊觀看:拳王阿里點燃聖火
最讓人震撼的聖火點燃:雷沃里奧遠程射「火」箭
1992年巴塞隆那奧運會,一名神射手舉手拉弓,將「火」箭射向70公尺遠的主火炬上,火炬瞬間點燃,全場一片歡騰。這是奧運史上首次遠距離無接觸式點火,而這一幕,更成了奧運典禮上難以超越的經典。
發動「火」箭的神射手安東尼奧·雷沃里奧(Antonio Rebollo),是兩屆殘奧會得主。雷沃里奧八歲大時患有小兒麻痺症,嚴重影響雙腿。他曾代表西班牙參加1984年、1988年和1992年的夏季殘奧會,並分別贏得銀牌、銅牌及銀牌。
最多棲的聖火傳遞:雪梨奧運水陸空傳聖火
2000年雪梨奧運適逢千禧年,寫下奧運推動綠色環保的新頁,一併擬定了「奧運環保準則」,成為往後奧運規定的典範。本屆奧運聖火傳遞充分運用水陸空運輸方式,運動員弗里曼(Cathy Freeman)更在水中點燃奧運火炬。當年還是小女孩的澳洲歌手妮基(Nikki Webster)演繹的一場《深海之夢》(Under the Southern Skies),向全世界揭開雪梨海洋都市的面貌,讓彼時擔任奧運會主席的薩馬蘭奇(Joan Antoni Samaranch i Torelló)盛讚「這是他看過最美的開幕」。
點擊觀看:雪梨奧運水中點燃火炬
最搞笑的開幕表演嘉賓:豆豆先生
2012年倫敦奧運開幕式上,飾演豆豆先生一角而紅遍全球的英國演員羅溫艾金森(Rowan Atkinson),與倫敦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榮獲1981年奧斯卡最佳電影的英國電影《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由真實奧運選手故事改編的電影)配樂,一邊彈琴一邊耍寶,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他因「盡忠職守」而不小心睡著,夢境中模擬了《火戰車》主角在英格蘭聖安德魯斯海灘奔跑的畫面,最後豆豆先生耍手段讓自己衝線衛冕冠軍,引起全場捧腹大笑。
最磅礴的開幕表演:漆黑中的2008人擊缶
2008年北京奧運會在俗稱「鳥巢」的北京國家體育場舉行,張藝謀為當屆開幕與閉幕導演。開幕倒數計時,鳥巢上方投射古代計時工具日晷的圖象,以煙火效果點亮2008個缶(古代樂器)組成的巨型缶陣。2008名擊缶手分成兩個矩陣,各自操縱手上會發光的缶,隨後全場陷入一片漆黑,只有擊缶手手上的缶槌揮舞著紅光,缶之擊嚮氣勢磅礴,響徹雲霄,引來群眾熱烈鼓掌。
最大牌的開幕嘉賓:英女王與007
2012年倫敦奧運開幕式初始,只見飾演007詹姆士龐德(James Bond)的丹尼爾·克雷格(Daniel Craig)穿著那件標誌性的禮服走進白金漢宮,會晤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他們雙雙坐上直升機,飛越英國各大地標,最後停在奧林匹克主體育場上空。此時,英女王和龐德從直升機跳下,穿著降落傘來到這座曾經是倫敦東區被廢棄的地方。一群小學生唱著英國國歌,英國國旗緩緩升起。
本屆奧運是繼1908年和1948年後,倫敦第三次取得夏季奧運的舉辦權,使倫敦成為至今舉辦奧運次數最多的城市。
最完美的滿分選手:史上第一位體操滿分選手柯曼妮奇
1976年蒙特婁夏季奧運會,來自羅馬尼亞年僅14歲的納迪婭·柯曼妮奇(Nadia Comăneci)零失誤的體操表現,讓她成為史上第一位獲得滿分十分的體操選手。在同屆比賽中,她一舉奪下3面金牌(個人全能、平衡木和高低槓)、1面銀牌(團體全能)和1面銅牌(自由體操)。國際媒體紛紛評選她為20世紀最偉大的運動員之一,以及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體操員之一,她更有「體操皇后」的美譽。
柯曼妮奇6歲被發掘,開始一週5天的訓練,每天長達6小時。1984年,她宣佈退役,國際奧委會授予她理事會最高榮譽「奧林匹克銀質勛章」,她也是這個榮譽最年輕的得獎人。
最讓人尊敬的最後一名:坦桑尼亞長跑選手阿赫瓦里
堅毅不屈才是運動員的精神。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上,當馬拉松賽事的頒獎典禮結束,天色已經全黑時,一名來自坦桑尼亞的馬拉松選手阿赫瓦里(John Stephen Akhwari)緩緩跑進賽場,大會即刻宣佈「還有一名選手還在跑!」觀眾急急重返現場,以如雷掌聲迎接這位最堅持的選手。
1968年的奧運會首次在拉丁美洲舉行,選址為墨西哥的墨西哥城,位處海拔逾2,300米地區,空氣稀薄,嚴重影響運動員。這場馬拉松賽長達42.195公里,阿赫瓦里跑至一半時與其他選手發生碰撞,因而受重傷,但他仍忍痛完成賽事。75位選手中,他獲得第57名,也就是最後一名,其餘18名選手皆因未能適應而退賽。阿赫瓦里在賽後更留下名言:“我的國家不是送我到五千里外來參加比賽,而是來完成比賽。”
最具改革性的一跳:福斯貝里背躍式跳高
1968年墨西哥城舉辦的奧運會上,迪克·福斯貝里(Dick Fosbury)以一個背躍式跳高奪下金牌,更從此改寫了跳高技術。我們今日所採用的背朝下越過橫桿動作,就是沿用福斯貝里自己所發明的新技術。世界上所有頂尖的跳高運動員幾乎都用過這種「福斯貝里跳」,如今背躍式已經成為最流行的跳高技術。
今年的奧運又會寫下哪一些新歷史篇章?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立即點擊 ☛ 發掘東京奧運重要場所新國立競技場
Cover Credit: Cameron Spencer/Getty Images
文 / 黃紙羊
以文字工匠為一生志業的人,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