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1年8部必看音樂類電影

春寒料峭,還是春暖花開,不論在四季之國,還是四季如夏,生活還是離不開兩回事,即是音樂和電影。電影是綺麗想像的匯集,音樂是有邏輯的聲音,如果將這兩種世上最迷人的藝術揉和在一起,音樂不僅開闊了在影視上一向以人體發聲為展開劇情的方式,更多了演員的歌唱畫面,也令故事人物内心和情節遞進顯得更直觀立體,是件妙不可言、賞心悅目的事情。
2021年,誰都沒有過得比較好,但在困難重重的一年裡,還是有不少以音樂和歌舞貫串劇情的電影,在艱辛時刻送上一曲一畫,敘說著另一片綺麗世界的樂事。
《紐約高地》(In the Heights):懷夢最美
創作者對移民者和少數族群的困境想像力用歌舞賦予了一場夢想爆發的畫面。有的拿著合法身份在紐約居住,也有無產階級和低工資者在社區努力活著,有人在外地受到歧視而被迫回來高地,也有人因自認懷才不遇想到外圍闖蕩,想要跳脫舒適圈,還是安穩待著,那種人與人之間的韌性就這樣相互拉扯著。歌舞的熱鬧和華麗,拉丁裔的熱情跟奔放,都在那寬街的狹窄感中唱出了對外圍世界的期盼。小確幸的是,縱使只是一場社區停電、一場談談彼此的遠見理想,壓力也能消磨些許。那是有夢者,才有的人生態度吧。
《靈魂心聲》(Respect):有故事的靈性嗓子
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貴爲美國靈魂樂女歌手,卻過著崎嶇的一生,其童年因父母離異而被父親打點了自己的人生,成年後推出的四張翻唱大碟銷量欠佳,被第一任丈夫虐打和控制,後期酗酒成性讓她差點毀掉了歌唱事業。最後一曲〈Amazing Grace〉的能量龐大,艾瑞莎在娛樂圈大染缸的那段日子,她忘記了唱歌的初衷,爲了名聲而迷失自我,而〈Amazing Grace〉讓她重投上帝的懷抱,錄製福音專輯為樂迷和自己帶來更神聖的音樂。她才頓悟,要尊重上帝帶給自己的天賦,才能真正獲得人生的勝利。
點擊觀看:《靈魂心聲》預告
《哈樂黛的愛與死》(The United States Vs. Billie Holiday):以歌聲申訴不公
爵士歌姬比莉.哈樂黛(Billie Holiday)戲劇化的一生宛如現實版的「悲慘世界」,四任丈夫讓她活得痛不欲生,晚年私生活混亂和毒品危害,讓她健康亮起了紅燈。身爲非裔美國(African American)女歌手,她以哀傷和絕望的說唱敘事方式,飽滿的情感演繹為受到打壓致死的同胞們,唱著一首首對世間不公的申訴,縱使她被多次因具有「煽動性和仇恨成分」的歌唱而遭到禁演,卻仍然以醉人的聲音俘虜了大批歌迷並獲得名氣與愛戴。終年44歲的她,賠上了婚姻、健康和事業,卻留下了不向現實低頭的精神,而後代模仿她說唱演唱技巧,也是一種精神傳承。
《星夢戀歌》(Annette):人生是場深淵
導演李歐·卡霍(Leos Carax)不斷打破第四面牆融入獵奇和二次元的元素,將舞台音樂劇的表演形式搬上了大螢幕,男主角亨利就像導演本身對演藝工作的一則告白,透過一部古典歌劇來表達其渴望著舞台,癡戀著女歌伶,嫉妒著他人的愛欲,懷疑著消失的熱忱,他只能逃避曾犯下的過錯,將一切的愧疚附加於身,最終引起了殺戮,落得只在孤獨深淵的牢房度過餘生。本來,在巨大而神聖的歌舞世界上,大家都是天生屬於表演的符號,卻因各種麻木、驚悚、錯位、罪愆的行爲而鑄成了自己的墳墓。
點擊觀看:《星夢戀歌》預告
《灰姑娘》(Cinderella):封建或改革?
在披上了重新編制的流行曲後,來敘説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由古巴裔的卡蜜拉(Camila Cabello)飾演女權覺醒的灰姑娘、非裔男同志演員 Billy Porter 出演「神仙教母」、平權議題和籠統的體制等,無一不是在對原版進行了「合時宜」的改編,某些角色的新設定都為封建的原版做了調整。灰姑娘覓得真愛,由麻雀變鳳凰的過程,唱成了一個有事業心的現代女性角色,顛覆傳統之餘,也讓灰姑娘這角色更立體,有著「黑(堅韌)和白(母性)的結合」。修改後的流行曲風讓人有煥然一新的驚喜,熱鬧且華麗的歌舞就像處身在地圖上,一個沒有被標記名字和沒有煩囂的純潔版圖,令人嚮往。
點擊觀看:《灰姑娘》預告
《真情七日》(A Week Away):福音凝聚的力量
上帝用七天創造新天地,和故事中失足青年在參加夏令營七天後如獲新生的主旨一致。滿溢的青春氣息,卻融入了最有力量的福音作爲改邪歸正或直面過去的歌舞導向,許多羞於啓齒的往事都在福音的澎湃歡樂中代替了語音傳遞,而營火晚會中讚美上帝的大合唱亦成爲全片洗滌心靈的聖歌。人生的起伏,就像愛情路上的顛簸荊棘,迷失與茫然過後總會憶起讓自己重獲力量的方向,或許在遙遠之處有雙時時刻刻為大家敞開的雙臂,在失落時得到滿滿的鼓勵能量,推一把繼續向前,才頓悟發現與心最靠近的,是祂。
《親愛的艾文.漢森》(Dear Evan Hansen):真相太殘酷
“當你從樹上摔下來時,沒有人會在那裡,當你揮手,沒人會回禮”,人的一生都是活給自己的,受傷了,自己擺平。可悲的是,我們連死去的人都比不上,活著的人卻沒人記住。心理疾病、社交焦慮以及青少年自殺,背後的真相縱使太殘忍,反而有人選擇相信虛構的謊言來獲得感動以逃避真相。當然,美化實情的目的有千百個,艾文雖然消費了逝者,卻也療癒了自己長久的焦慮,助逝者家屬度過了許多艱辛時刻,虛假的感動未必是定時炸彈,至少「以唱代說」緩緩道來個人心聲,是真摯的。
《蝴蝶少年:傑米》(Everybody's Talking About Jamie):破繭而出,自我蛻變
認識自我,重新蛻變,是多少追夢者的口頭禪,卻又有多少人在謾駡聲中勇敢做自己?活在別人的期待和觀念裡只會逐漸地喪失自我,尊重每個人心中真正的自我,才能將獨特色彩如蝴蝶破繭而出般,靚麗飛翔。喜歡高跟鞋、閃亮長裙,擺首弄姿、高歌耀舞,傑米自小便有個與眾不同的喜好,高中時期想成爲變裝皇后,電影裡頭所傳遞的「性別平等與個性差異」不應被歧視,在當今社會尤其可貴,年輕時有夢想的憧憬和勇氣,才是世上最獨特可愛的。自我,跟愛一個人一樣,都不需要任何理由,兩者都是由心而發。
音樂和歌舞電影,它以歌詞的訊息、音樂的力量和舞蹈的編排來替代口述臺詞,讓劇情循著音符而開展。或許有人不習慣看見角色前一秒說對白,下一秒開口唱歌的突兀狀況,容易令人秒出戲,但在歌舞昇平的助興之下,卻又為電影加分不少,視聽效果滿分,一舉多得呢!
立即點擊 ☛ 看更多2021精彩回顧
Cover Credit: Everybody's Talking About Jamie / 20th Century Fox
文 / 振宇
視電影為第二生命,看戲無下限的電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