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屆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從入圍作品多元性看真實世界

著眼於金馬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獎項會不難發現,近年的入圍作品各具特色;有頗具台灣風情、深具人文精神的作品,亦有流行性高、偏向主流範疇的作品。然而,在兼顧音樂本質、藝術涵養、時代意義等原則下,這些作品各自發揮創意與優勢,同時也不忘取悅觀眾的感官世界。第59屆金馬獎4首風格與特質迥異的入圍作品,再次印證金馬獎對音樂和藝術的包容性與多元性。
〈永遠的所在〉電影:《流麻溝十五號》
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改編自曹欽榮的《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一書,內容講述1950年代女性政治受難者,到綠島集中營,進行「思想再教育」的真實血淚故事。影片以三位不同年齡與身份的女性,包括女學生、才華洋溢的舞者與年輕母親為主軸,因為讀了幾本書、唱了幾首歌,或只是追求正義的情懷,就一同「被消失」、帶至火燒島服刑,不但被抹去名字、還改以編號代稱,就連戶籍謄本上也沒有相關資料,僅以「流麻溝十五號」為代替。
電影主題曲〈永遠的所在〉以舉重若輕的詞藻,涓涓細流的曲式,簡約優美的編曲和淡然素雅的演譯,共譜歷史洪流裡的時代輓歌。這首由金曲台語歌后曹雅雯首次受邀為電影創作及演唱的作品,在影片尾聲恣意吟唱出悲情時代與多苦靈魂的嗚咽滄桑,並依附著劇情和畫面,成功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威力。歌曲由電影配樂師盧律銘負責製作,並收錄於他為電影主理音樂的第九號作品《流麻溝十五號》電影原聲帶。
〈想知道你在想什麼〉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電影《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源於社群網站的一則同名文章,內容講述一段聚焦在「早餐奇緣」的青澀初戀,從戀愛一路走入婚姻, 由「早餐情侶」躍升成「早餐夫妻」,絕妙詮釋制服到禮服的真實故事。電影由周興哲和李沐領銜主演,同時還匯集了婁峻碩、宋柏緯、林鶴軒、何思靜等新生代演員,連袂重現校園時期的單純、青澀與美好。
為符合劇情需要,周興哲於也嘗試舒適區外的創作途徑、首次以吉他完成電影主題曲〈想知道你在想什麼〉,而入世且不過於煽情的旋律更是絕妙展現片中青春歲月的深邃與甜蜜,使影像和音樂做了極好的結合。電影中暖男學長的角色設定,不僅讓他成為影歌雙棲的「國民學長」,同時也讓這種校園送早餐的純愛文化搬上大螢幕,便輕易引發觀眾共鳴之處。
〈烤火的房〉電影:《哈勇家》
Photo Credit:華映娛樂
導演陳潔瑤執導的《哈勇家》描述泰雅族部落裡三代同堂家族親情與愛情的故事。影片以真實的生活記錄手法,自然呈現這個家所發生的爭執、喜怒哀樂、家人間不同思考與想法的碰撞,更因為一場選舉而使得這個家分裂進而凝聚。
台灣女子偶像團體「AKB Team TP」成員林亭莉除了在片中飾演未婚懷孕的少女,同時也擔任電影歌曲〈烤火的房〉的演唱人。這首歌曲延用了導演陳潔瑤上一部長片《只要我長大》的音樂班底,由排灣族音樂家保卜・巴督路負責詞曲創作,而她也親自參與寫詞的工作。
〈為了妳〉電影:《九槍》
紀錄片《九槍》講述越南籍勞工阮國非,遭員警開九槍射擊而亡的真實社會案件。他背負貸款到台灣從事工廠工作,而淪為「逃跑移工」,因此努力工作期待衣錦還鄉。然而,2017年的某日,他於偏僻河邊被舉報意圖竊車,與警察發生衝突、並遭警方連開九槍,在送醫後失血過多而身亡。這部由蔡崇隆導演執導的影片結合了阮國非事件原始錄像與移工勞動現場考察,讓觀眾能透過「阮國非事件」,銜以更宏觀的視野來思考在台移工的處境。
然而,比較令人好奇的是,電影歌曲〈為了妳〉的作詞人正是已故的阮國非本人。據作曲人史旻玠透露,阮國非生前曾透過臉書紀錄他在台灣的生活和心情點滴,因而歌詞節錄了阮國非的臉書貼文,將其文字以「葛利果聖歌」的曲式呈現,並找來素人賴學靜演唱。擅於文字創作、聲音設計、影像配樂的史旻玠曾以《吉林的月光》獲2012年「第47屆電視金鐘獎」的「最佳配樂音效獎」。
想重溫歷屆金馬獎得獎歌曲嗎?立即點擊收藏以下歌單:
All Images:我吃了那男孩一整年的早餐 / Disney+
喜歡電影歌曲?立即點擊 ☛ 聽聽值得回味的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文 / 劉貴雄
音樂與文創產業工作者,曾在索尼音樂、KKBOX 擔任要職。視音樂為生活的重心,生命的養分。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