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耳語聲(ASMR)音樂”那麼火?

有些音樂發燒友覺得,不同的音樂風格需要搭配對應的耳機聽起來才對,音樂的類型也影響著耳機的選擇,那麼,你可知道,耳機的普及或多或少也在改變著流行音樂。近期很火的耳語聲音樂就是科技改變音樂創作方式的範例。
耳語聲音樂要崛起?
早在十年前,擠得上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的都是些大嗓門音樂,Lady Gaga在《Poker Face》中氣場十足,帶來動感而震撼的演唱;碧昂絲(Beyonce)用強勢霸氣的方式演唱《Halo》展現野性而充滿力量的聲音;麥莉(Miley Cyrus)在美國高聲演唱了那首不可磨滅的“yeeaaa-eaaa-eahh”……
如今,相比這些聲嘶力竭的演唱,席琳娜(Selena Gomez)、怪奇比莉(Billie Eilish)等歌手性感的低吟淺唱正在逐漸走紅。
就在剛剛過去的第62屆葛萊美頒獎典禮中,備受矚目的18歲樂壇新秀怪奇比莉橫掃年度最佳專輯、最佳製作、最佳歌曲、最佳新人四大獎和最佳流行專輯,成為了本屆葛萊美獎的最大贏家。
怪奇比莉並不是第一個運用細小、帶著呼吸聲耳語的歌手,但卻可能是第一個不用聲嘶力吼,飆高音而得冠的歌手。
低吟淺唱魅力何在?
“她就好像圍繞在身邊,低聲細語”,當你在聽耳語聲音樂時,可能會有這樣的感受。
事實上,這些歌手正在用ASMR來改變流行音樂。我們常說音樂好聽到讓耳朵懷孕,好聽到讓人起雞皮疙瘩,有可能就是ASMR在作祟。
ASMR是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的縮寫,中文翻譯為大腦高潮,還有顱內高潮,其正式學名為“自發性知覺高潮反應”。這是人的一種感知現象,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者感知上的刺激讓人產生一種生物電流,而這種電流竄過神經時,可以在顱內、頭皮、背部或身體其他範圍內產生一種獨特的、令人愉悅的刺激感。
ASMR的典型特徵是有一股電流般的酥麻感,從頭皮開始沿著脊椎慢慢向下移動到手臂或腰部等。如果你在剪頭髮、翻雜誌、用舒緩的語氣說話,又或者看別人安靜作畫時有過這樣的體驗?很可能你已經體驗過ASMR了。
值得注意的是,ASMR聽起來很神秘美妙,但因為每個人對ASMR的閾值不同,所以體驗也不一樣,並不是人人都能有這樣的體驗。
點擊:閱讀更多ASMR相關信息
如何把ASMR融入音樂?
人類的聽覺是很奇妙的,往往會對一些聲音產生一種莫名其妙的好感,例如指甲敲打檯面、包裝紙的摩擦、鍵盤的打字聲、溫柔的輕聲細語等等。而透過恰如其分的錄音技術以及耳機,我們在電腦或手機上可以如親耳般聽到這些聲音,效果十分逼真,進而達到 ASMR的境界。
以怪奇比莉的作品為例,或許可以窺見其中的奧秘。怪奇比莉和她親哥哥兼製作人Finneas O'Connell在歌曲中DIY了很多音效。清脆的聲音是怪奇比莉作品的關鍵部分,乾淨的打擊樂和小小的敲擊構成了她的節拍框架。
她懂得如何用ASMR來玩音樂,據說她在看牙醫時,醫生正用電鑽鑽牙齒和洗牙,Billie竟在第一時間打開了她的手機,開始錄音!於是這種聲音基礎上再以尖叫,嘶吼等元素鋪陳,便在她的歌曲《bury a friend》中傳達了一種類似恐嚇的逃避情緒。
怪奇比莉的主打歌曲《Bad Guy》憑藉獨特的“喪萌”風格迅速火遍全球,也正是這首歌曲為她贏下了本屆葛萊美的“最佳歌曲”和“最佳製作”兩項大獎,其官方MV一開始就出現了類似吃麵條的聲音,歌曲最後一段,你會發現她的聲音在你的耳機裡從左邊跳到右邊。這就是ASMR中的立體聲效果,有助於產生沉浸式的感受,讓一切聽起來更親密,就像她就在那裡,對著你的耳朵竊竊私語。當她的聲音被分成兩三個音軌時,聽起來就像是每隻耳朵裡都有一個不同的怪奇比莉。
現在,請戴上你的耳機,一起來感受這一流行音樂的趨勢。
聽! TA在你腦袋中唱歌
怪奇比莉更以怪物的角度創作了《bury a friend》,這首殘酷、工業化氣質十足的歌曲,表達了焦慮可能引發的存在主義恐懼。大家可以聽聽裡面運用了多少種聲音。
席琳娜 在新單曲《Lose You to Love Me》MV中展現出耳語流行的典型氣息和跳動。 MV中她坐在鏡頭前,近距離凝視著觀眾,輕聲訴說著自己和他的那一段愛情。
而同一時間發布的《Look At Her Now》展現了席琳娜告別過去的決心,旋律動聽,有沒有治癒力加乘呢?
Cover Credit: Robby Klein/Contour via Getty Im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