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X文藝:那些值得一聽的播客節目

網絡上不乏“時尚你懂些什麼”的調侃,而這番註解自然是由不了解設計師背後創作理念的群眾提出的。你當然可以說,“嘿,我就是單純想買個包炫耀”,那當然沒問題;但如果你對創意設計感興趣,是某個時尚品牌的死忠粉,想要以更輕鬆的方式拉近與品牌的距離,或打算趁著閑暇汲取一些藝術或時尚養分的話,以下幾個品牌值得留心“聆聽”。
Gucci 識英雄聽英雄
或許Gucci的獨特審美價值除了架構在帶有舊感的GG金屬扣上以外,更多時候是背後豐富的創作淵源為獨特吸引力;當美感與內涵同時上線,時尚這件事在品牌的國度裡是有深度、分層次的。
自從Alessandro Michele接任品牌創意總監以來,Gucci正朝著視覺以外的區域拓展影響力,像是有坐落於美國比佛利山莊的Gucci Osteria da Massimo Bottura餐廳、義大利佛羅倫薩的Gucci Garden展覽廳等,除了實體建築,透過app、YouTube短片和Spotify等數位管道宣揚軟勢力的做法,則可以接觸層面更廣的粉絲,且不再受到地域限制。
你可以從Gucci Podcast每一集訪談中聽見和品牌合作過的歌手、插畫家、導演、環境保育人士等的深度訪談。嘉賓與主持人的對話並未經過刪減,也沒有刻意營造的爆點或搞笑效果,但傾聽Zumi手袋的繆斯歌手Zumi Rosow的入行經歷、透過Chime For Change廣告合作的同性戀平權運動家Adam Eli對社交媒體的評論、導演Wu Tsang回憶從紐約小巷汲取電影靈感等種種聲音內容,絕對能開拓你對Gucci藝術世界的全新認知。
Coach 有夢最時尚
Coach或許不是最頂端的時尚品牌,但它蘊含的能量是最有活力也是最真實的。經典的美式DNA、敢於表達自我、夢想改變世界的精神,不止展現在品牌歷年來合作的藝術家和代言人身上,就連品牌在2019年推出的首季Spotify Podcast中同樣可以感受到。
名為“Dream It Real”的訪談系列共有7集內容,主要環繞著有夢的年輕一代,談論他們的憧憬和為之付出的努力,其中有像是歌手兼品牌代言人Selena Gomez剖析真實自我、男星Michael B. Jordan克服困難追求圓夢的過程,還有少女作家兼社會運動家Marley Dias想要打造的美好世界等,每一集來賓都能為你帶來滿滿的正能量,同時談話氛圍也較為輕鬆,或許能為枯燥乏力的日常生活點燃一些激情。
Dior 女性視(聽)角
或許就算當前的社會再怎麽進步,男性和女性在職場上的待遇還是有著心照不宣的差距;也正因如此,每個嘗試踏出舊有框架的步伐都是勇敢且美麗的,也更值得我們去了解和鼓舞。
還記得那身寫著“We Are All Feminists”的白T恤搭配薄紗長裙的形象嗎?Maria Grazia Chiuri作為Dior百年以來首位女性創意總監,所帶給時尚圈的影響是具有顛覆性卻又極為柔美的。她大力宣揚女性平權,也不忘在設計中加入如夢似幻的元素。Dior在今年3月份開始的Podcast系列“Dior Talks”環繞著同樣的氛圍展開。
節目的每集嘉賓都是某程度上幫助Maria Grazia塑造品牌觀的角色,讓這位品牌創意總監從藝術、文化和社會的角度汲取創意點子,再以自身的美學功力轉化為值得世人關註的聲音。
Maria Grazia從上位以來就曾與藝術家、表演者、作家展開合作,而該系列訪談則從輕鬆的對話中探索女攝影師Pamela Hanson、女視覺藝術家Marinella Senatore等人的專業知識、工作經歷和與品牌合作的點滴。
Fendi用音樂拉近距離
雖然部分品牌把Spotify平台當作供粉絲直接觀看設計內涵的小窗口,但也有像Fendi般的操作手法,將頻道化作藝術的輸送帶,銜接粉絲與珍貴文化之間的距離,順道宣揚品牌的歷史背景。例如流著義大利血液的Fendi,曾耗費巨資贊助修復羅馬古跡噴泉,且在特萊維許願池架起透明伸展台,為舉行品牌的90周年水上時尚秀等,透過實際行動盡情傾訴對這座城市的愛慕。
Fendi給世人的聽覺地圖同樣在羅馬展開。品牌的Anima Mundi計劃特別為推廣音樂與藝術活動而設,請來的是身穿Fendi 2018年高級訂製服系列的義大利古典小提琴家Anna Tifu,聯合始創於1585年的羅馬聖切契利亞音樂學院的表演者,共同演奏義大利偉大音樂家Antonio Vivaldi最著名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中的《L'Estate(夏)》。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全球都因疫情而受困於家中,但Fendi就透過此計劃將演出場地搬出戶外,來到義大利文化宮,也就是品牌總部Palazzo della Civilta Italiana進行,並透過官方網站、Youtube等頻道播出,同時也穿梭於上海、東京等地點,和不同團隊合作,跨越地域與階級、感官的限制,呈現絕無僅有的珍貴體驗。
Cover Image: cottonbro studio / pexels
文 / Rachael
各種三分鐘熱度的躍躍欲試,過濾出對文字的由始至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