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物細無聲」——李子柒是如何把生活譜成一首首田園牧歌?

杜甫一首〈春夜喜雨〉,把悄然降臨的春雨描寫得細微無聲,卻又滋潤著萬物。詩中的郊野小路、空中雲朵、江上明亮的漁火,以及天明時經細雨滋潤的紅花開遍的錦官城,都像極了李子柒影片裡的田園風光。
起步:生存、生活,再到生產
本名李佳佳,四川綿陽人,2016年因古法風格的美食影片而廣為人知的李子柒,被譽為「美食網紅第一人」。她是中國大陸美食影片創作者,也是成都非物質文化遺產推廣大使、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推廣大使和中古農民豐收節推廣大使。
「春播夏長,秋收冬藏,天下萬事都有其規律」,是她的生活哲學。
李子柒自己也說過,大家眼中的生活技能,其實只是她的求生本能。以前是為了生存,現在則是為了生活。
李子柒雙親早逝,自小跟奶奶相依為命。2015年,她開始自拍自導自剪輯古風美食短片,雖創意十足,但欠缺技術,所以作品粗糙。2016年,她的一部短影音《桃花酒》被某短影音平台相中,推播至首頁熱門,她自此受到更多關注。
2017年,她製作有關蘭州牛肉麵短影音,一上傳至YouTube即迅速竄紅,單片播放點擊量平均維持500萬次以上。
2021年2月2日,李子柒以1410萬的訂閱數量(目前已突破1500萬),創下YouTube中文頻道最高記錄,獲得金氏世界紀錄獎。同時,新浪微博也認證李子柒為「2020十大影響力美食大V」和「2020年度微博百大影片號」。
內核:天然的淳樸與匠心
李子柒的影片主要分成「古香古食」和「古香古色」兩部分。「古香古食」聚焦用傳統方法製作美食的過程,而「古香古色」則讓觀眾一窺她用傳統手法製作胭脂、染衣、文房四寶等等的過程。影片中的她總是身著漢服,安靜且專注地在田野或農屋裡勞作,背景恆常是一大片鄉村自然風光。
她在2017年發佈的第一支影片,是用葡萄皮給自己做衣裳。影片中,她先用葡萄皮將衣服浸染一小時,再在水里加鹽泡半小時,完成固色。這支影片透露了一個訊息——原來生活可以如此天然、簡單,且純粹。這也就是李子柒影片之所以打動人心之處。尤其身處物慾橫流的社會,她的樸素一再提醒了我們,生活的美好,從來就不需要繁複的加工。
在李子柒的世界裡,所有東西都是自給自足。
她用雙手製衣服和鞋子、口紅和胭脂。她認真對待每一頓飯。每次做完一道美食,就會喚奶奶一聲“吃飯囉!”,接著,她和奶奶一起用餐。一屋二人三餐四季,質樸生活中,她們用愛調味,再透過鏡頭傳達給世界。
李子柒花好幾個月的時間向手藝人學習活字印刷術,也認真學習蜀繡,養蠶取絲給奶奶製作被褥,納千層底給奶奶做鞋子,她也花大把時間釀造醬油。她無不認真製作具中國傳統特色的美食,如秋梨膏、紅糖、阿膠糕、重陽糕和巧酥等,而且食物都順應時令和節氣,日曆上的傳統氣節,都變成了桌上一道道美味佳餚。
她敬畏器物與文化習俗,嚴謹以待,腳踏實地完成每一份勞作。對這個浮躁時代急於求成的人而言,李子柒的匠人精神使她慢慢打磨出自己獨特的定位。
技術:聲色還原田野牧歌
除了富足的精神面,李子柒的影片也充分還原了田園生活的實況。她善用鏡頭語言與聲音設計,讓觀者彷彿身臨其境,為之深深著迷。
李子柒後期的影片開始採用多角度拍攝,技術上比從前更勝一籌。不只長鏡頭下的世外桃源盡收眼底,有的影片也採用偏冷色調以凸顯淡雅飄逸的意境。李子柒安靜的神情,偶爾與奶奶的互動,配上家鄉綿陽的山明水秀,交織出愜意的田園生活。
她也善用自然原聲,以ASMR的形式讓它們成為影片的主旋律。這些聲音更添真實情感,讓人得以傾聽大自然原有的聲音,例如飛禽走獸的叫聲、流水聲、採摘聲、火燒木柴的聲音。這些不經修飾的原聲,配上以洞簫、琵琶等中國傳統樂器奏出的背景音樂,使作品的呈現更澄澈立體。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畝缺失的田園
每個人心裡都有一畝不被世俗沾染的田園,卻因為現代生活而錯失了。
李子柒用她幽靜恬淡的田園生活滿足了每個人的心理需求。在紛雜的生活中,藉由這些影片,引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共鳴。
於是,那些被生活磨損的心,都在李子柒的影片中,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療癒。
立即點擊 ☛ 發掘更多人物故事
Cover Image:Wikimedia Commons
文 / 黃紙羊
以文字工匠為一生志業的人,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