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漸流行的音樂類型From-another-room,你聽過了嗎?

在Discord通訊軟體上,其中一個讓許多人熱烈討論的話題,就是創造一個播放清單,將自己喜愛的歌曲與新常態的環境聲音融爲一體。
當中,有人希望能夠將歌曲〈99 Red Balloon〉編輯成彷彿在「爆發核戰時,被軍人掩護」的情景版本。另外,也有人建議將歌曲〈Midnight, The Stars And You〉營造成電影《鬼店》(The Shining)的氛圍,彷如置身Overlook飯店大廳的版本。
一位來自哥倫比亞波哥大(Bogota),名叫Luisa D’Antonio Diez的年輕女子,即興挑了幾首最受歡迎的歌曲,編製成另一個版本,並開啓取名爲l0user的YouTube頻道,將作品發表在此。至今,Luisa 吸引了超過63萬人訂閱她的YouTube頻道。
絕大多數的現代流行歌曲都是在錄音室錄製而成,最終發行的版本,所有的背景聲全被後製修飾過,其實若能保留環境中的聲音,聽起來或許別有一番滋味。音樂網站Pitchfork的音樂人Mike Powell曾如此形容山羊樂團(The Mountain Goats)專輯中歌曲的齒輪背景聲:“猶如海邊小鎮那樣令人心情舒暢。” 海灘男孩(The Beach Boys)的專輯《Pet Sounds》也因保留背景聲而聞名。
Mike Wheeler、Scott Rhoades和Terry Whitt整理了兩個擁有數百種背景聲的清單,從雜亂無章的紙張聲音到錄音過程互相對罵的人聲:“保持冷靜,保持冷靜”,都能在《Pet Sounds》專輯中聽到。這些背景聲並非刻意安排,而是自然產生的聲音,主要是希望能提醒樂迷,音樂並不一定要在完全沒有雜音的空間錄製,在錄音過程中若有呼吸聲,是很正常的現象。
在居家辦公期間,你有沒有聽見隔壁家傳來翻找紙張的聲音?又或者是透過牆壁聽見隔壁傳來的說話聲音?相信你有過下榻旅館的經驗,可曾在旅館的房間中聽見像流沙般不斷迴盪的聲響呢?即便你想用音響播放音樂或用耳機聆聽音樂嘗試隔絕雜音,你還是可以依稀聽到這些「背景雜音」。
From-another-room,是一種新型的音樂類型,在某一個情境播放音樂,錄製後再進行混音,從而降低音檔品質,突顯低音部分,讓聲音聽起來好像是在另一間房間的喇叭上播放。這類型的音樂屬於一種環境背景音樂的流派,比起意外收音的背景聲更專業,可說是將背景聲推向另一境界,就好比模擬在海邊聽見海浪聲,或是模擬教堂裡不斷迴盪的迴響聲。
Cecil Robert:From-another-room音樂的先驅
From-another-room音樂是於2017年夏季時開始受到關注,有兩個作品甚具代表性。其中一個作品是Cecil Robert錄下在空蕩蕩商場播放Toto的歌曲〈Africa〉,製作成mallsoft版本(註1)。另一個作品是改編自Childish Gambino的〈Redbone〉,像是你在浴室裡會聽到的音效。可惜的是,改編後的〈Redbone〉引發版權問題,已從網路上移除,現已無法再聽到。由於大部分的from-another-room音樂創作者都是使用了受版權保護的音樂,因此有時會面臨「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Digital Millennium Copyright Act,DMCA)的制裁,將編製後的作品下架,嚴重的甚至會被永久除名,無法再上傳任何作品。
大多數編輯後的音樂都無法上傳到音樂串流平台Spotify,只能將音樂上傳到社交平台Tumblr或YouTube頻道。使用別人的音樂來進行編輯也意味著無法從中獲利。因為這些因素,加上很少人進行from-another-room音樂編輯創作,因此過去from-another-room音樂在線上並不常見。但自從這類型的音樂在2017年首次發表後,逐漸爲人接受。
隨著紐約公共圖書館於2020年5月發行了一張名為《Missing Sound of New York》的專輯,終於感覺到加入「環境雜音」的音樂逐漸流行了起來。當時約為美國宣布進入居家隔離狀態的兩個月後,該專輯的誕生就是專爲居家隔離的人而製作的。宅在家隔離的人們無法親耳聽見紐約城市人群和城市喧囂的聲音,這張專輯彷彿滿足了某種需求。
專輯中最受歡迎的曲目包括寧靜的圖書館、令人懷念的繁忙地鐵站聲音。據《紐約時報》報導,該專輯發行不到一周,便在Spotify獲得二十萬次的收聽量。該專輯在科技的輔助下,聽覺明顯營造出懷舊的感覺。根據紐約大學一項名為SONYC的調查專案中發現,位於紐約城市的噪音水準有明顯下降的現象,而這種現象不僅僅出現在紐約城市,就連在郊外的農村生活,也變得格外安靜。
Aleksander Cole:作品中加入特殊音效
在墨西哥,另一位from-another-room創作者Aleksander Cole,會在房間邊吃披薩邊後製購物商場的聲音。他想像自己置身在美食廣場,因為恰如其份地氛圍能讓他更有食慾。2018年下半年,Aleksander Cole在YouTube聽到Cecil Robert的mallsoft作品〈Africa〉後受到極大啟發。這是Aleksander Cole首次聽到其他from-another-room創作者的音樂作品。慢慢的,他也開始使用VEGAS Pro編輯軟體編製自己的from-another-room音樂作品。
Aleksander Cole談及他的創作經驗 : “有時我會在我的作品中加入一些特殊的音效,像是空靈的聲音,或使用樂器重新改編歌曲,甚至還會嘗試在左右立體聲道中加入聲音,讓編輯後的音樂作品呈現一種空間感。”在隔離期間,他還嘗試了更多不同類型的編輯。作為一名23歲的大學生,他錯過了各種娛樂、社交活動,只為了投入更多的精神在創作from-another-room音樂作品上。
即使只是短暫聆聽幾分鐘,from-another-room作品也可以讓聽眾置身在創作者想打造的音樂情境中。這些音樂不僅有出色的編輯技巧,且還融入歌曲主題、社會議題等。就像聆聽經過編製的〈Lazy Eye〉,逼真的環境雜音非常吸引人,讓人深深沉醉其中。
Image Credit: Milivoj Kuhar / Unsplash
而另一首在YouTube發布的編製作品〈NFWMB〉,是一首關於人們對冒險生活的渴望,燃燒木材的背景聲音,為整首音樂增添溫暖色彩。
在聆聽這些音樂時,或許會讓人感到愉悅,也可能讓人沮喪、恐懼,但更主要的感受往往是安慰。
Luisa D'Antonio Diez表示:“帶有懷舊色彩的短片最近很受歡迎,我認為這是因為這些短片給人一種舒適感,且對於擁有相同經歷的人而言,更起到了慰藉的作用。” Cecil Roberts補充:“患有精神狀況的人聆聽過這些音樂後,都起了某種治療的效用。”
如果你剛剛才接觸from-another-room作品,Luisa D'Antonio Diez的YouTube頻道l0user與Discord聊天群組都是一個很好的延伸平台。其中有一首作品採用了Radiohead的歌曲〈Exit Music〉,該曲通過病毒式的編製引起人們對於「哥倫比亞男子遭警電槍電擊」事件的關注。
初學者除了可使用VEGAS Pro進行編輯,也能通過FL Studio、Audacity,甚至用兩個音軌來完成自己的音樂作品。在myNoise.net應用程式上,也有數十種環境雜音音效供人使用,比如〈Calm Office〉是自疫情以來該網站最受歡迎的環境雜音之一,加入的背景音樂包括〈Mr. Rhodes〉、〈Mournful Chimes〉等等。
無論你是在辦公室上班、到海灘散步、邀請朋友到家做客,或是結束派對回到家後正要走進浴室,from-another-room作品幾乎都可以隨時隨地陪伴在側。
(註1):mallsoft是電子音樂蒸氣波(Vaporwave)的其中一種子流派和分支。
今年你聽了多少種曲風?立即點擊 ☛ 看數據分析師如何利用科學方式演算你的聆聽記錄
Cover image: Daniel von Appen/ Unsplash
文 / Pearse Anderson(發佈於SOL英文網站)
翻譯 / 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