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片單:值得重看的8部Netflix動畫片

Netflix每年都會推出不少獨家上線的動畫片,當中更有不少是跳脫於大家對迪士尼和皮克斯動畫才有的做工精細印象,譬如風格獨特的定格動畫、畫風簡約的二維動畫,或者是類漫畫風的繪本動畫,寬敞的創作空間和多樣化的故事題材,讓觀眾有更寬裕的觀看選擇。
來看看Netflix有哪些獨家線上動畫,不妨在休假的時候重溫一次吧!
《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
一個富二代因日子過得太悠忽頹廢而被父親送到偏遠的史倫斯郵局,完成派送郵件的任務就能回家繼承父業。他先是隱藏自己的身份,認識了玩具製造家克勞斯和從老師改行賣魚的艾娃。每個人物都各有秘密,身為富二代的賈斯伯原以為人生再也找不到方向,但和克勞斯與艾娃相處後,也使他漸漸地感悟到為一件事而達標的成就感,讓自己在荒謬的史倫斯中找到了歸屬感。《克勞斯:聖誕節的秘密》(Klaus)不僅適合在聖誕節觀賞,故事傳遞出「被愛包裹的人都能找到靈魂的歸屬」,也是值得大家思考的一道課題。
《海獸獵人》
《海獸獵人》(The Sea Beast)描述海獸和人類世世代代廝殺為敵,海獸獵人也被視作是保衛島國的大英雄,直到一名孤兒的出現打破了這種體系,也讓人類和海獸重新建立了信念。將大自然的力量化身為海獸,作為威脅人類的恐怖原始力量,人類的人定勝天勇氣,也與大自然搏命一鬥。「英雄除怪」的神話背後,是個為了鞏固政權才編造的政治陰謀,它顛覆了人類與大自然的敵對關係。電影以祖孫三代角色,代表人類與自然生態的演進史,從敵對、敬畏到互惠關係,再從中調整和重塑一切不適用的理念。
《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
《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Guillermo Del Toro's Pinocchio)作為奧斯卡金像大導吉勒摩·戴托羅(Guillermo Del Toro)的首部定格動畫,他重新改編這部源自卡洛.科洛迪(Carlo Collodi)的經典故事《木偶奇遇記》,皮諾丘因悔恨而生,被視為異類而遭到冷眼旁觀,被最親近的人要求成為那個人,而在充滿謊言和誘惑的世界中,這些都是可以擺渡的東西。電影重新披上了更豐富的主題,以嶄新的切入角度和對皮诺丘得永生而最終無法成為人的意味,也饒富想象空間。另外,導演擅長的角色怪誕造型和詭異氛圍仍在線上。
立即點擊 ☛ 看更多《吉勒摩·戴托羅之皮諾丘》的配樂
《惡魔兄弟》
凱特在一場事故中失去了雙親,她在破碎的環境中成長,13嵗時被送到宗教女校就讀,並和兩個惡魔做了一場交易,進行危險的探索只為找回失去的幸福。《惡魔兄弟》(Wendell & Wild)對探討「相信自己」的議題還要更為深入,凱特的角色人設粗暴但悲傷,為了守護自己的私念而變得自信,卻也同時失去自我意識。電影在眾多元素中顯得喧鬧雜亂,但最終會因凱特的成長轉變而獲得情感共鳴,仿如哭泣的配樂烘托了角色的焦慮和孤獨,以定格動畫製作也更符合故事的古怪創意。
《艾摩與小飛龍的奇遇記》
繪本動畫《艾摩與小飛龍的奇遇記》(My Father’s Dragon)講述的少年孤獨、成長過程和面對恐懼,是導演諾拉.托梅(Nora Twomey)較為輕鬆的一部作品。電影的首尾是現實的部分,而中間部分小男孩在小島上拯救小飛龍的冒險經歷,期望帶著懦弱害怕的小飛龍協助自己和母親重開商店,這奇幻的過程則是小男孩的心聲折射。縱使苦難重重,每個人對解答困難的方式都不一樣,但如同小男孩那背包,看似無用的小物,卻成功解救了小飛龍與島嶼,當回到現實生活時,只要嘗試使用不同的方式解決問題,也會有絕處逢生的一天。
《飛奔去月球》
以西方人的角度講述耳熟能詳的東方神話《飛奔去月球》(Over The Moon),藉由嫦娥和後羿的愛情故事再作延伸成因喪親之痛,讓人更堅信愛情堅貞不移的存在。菲菲因自小常聽父母說的嫦娥與後羿的故事,讓她相信嫦娥是永恆的愛化身,在母親離世後,父親的再婚讓她備受打擊,為了捍衛家庭而決定製造一架能飛向月球的火箭,證明嫦娥還在等待後羿的出現,代表真愛永恆地存在。故事歷經的冒險、成長、勇氣,和一般動畫片一致,但以西方人視角重新詮釋東方人的文化則毫不違和,它鼓勵人走出哀傷,勇敢迎向未來,是電影關鍵的核心點。
《威樂比這一家》
《威樂比這一家》(The Willoughbys)改編自兩次獲得紐伯瑞兒童文學獎的人氣作家露薏絲·勞瑞(Lois Lowry)的同名故事書,講述四個小孩被自私的雙親抛棄後,為了適應現代社會而必須調整自己老套的價值觀,並重新適應當代世界。四個小鬼頭因為覺得自己的父母爛透了而展開一場冒險,以創建一個能獲得滿足的家庭,但最後所領會到的「家庭」卻不如想像得美好。糖果色的畫面和低幼感的内容,正是反映了人類心中渴望的「完美」畫面,和現實層面還是存有反差,不如先從根本去理解問題,父母的不稱職,或許是因為他們也曾是受害者。
《阿波羅10號半:我要上太空》
愛情經典《愛在》三部曲(Before Trilogy)的導演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的動畫片《阿波羅10號半:我要上太空》(Apollo 10½:A Space Age Childhood)是其童年想像的太空夢,透過「看圖說故事」的旁白,帶著觀眾遊歷了一次自己的童年。故事背景圍繞在60年代美國境況,除了美國與蘇聯的太空競賽,也能從城市發展和百姓生活上,多少反映出自己父母的童年。史丹的太空任務沒有留下任何記錄,沒有電視直播、沒有總統的祝賀,但手握的石塊、留下的腳印以及平靜的呼吸聲,都代表曾登上過月球,因為每個人在朝氣蓬勃的大時代中,都參與過「相信未來,天真夢幻」的每一樁大事件。
Cover Credit:Netflix
延伸閱讀更多動畫作品 ☛
文/振宇
視電影為第二生命,看戲無下限的電影精。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