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特技每年升級,日本特攝電影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特攝片」指的是日本50-60年代某些以怪奇和科幻元素為題材的電影,當時科技又尚未成熟,於是借鑑了美國的特技技術,以人類穿著皮套服,搭配上手工製造的微縮模型和特殊效果來製造出破壞的浩大場面。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代表便是《超人力霸王》、《假面騎士》、《超級戰隊》和《哥吉拉》。
特攝片早已成了日本流行重要文化的象徵之一,日本第一部特攝怪獸片是1954年的《哥吉拉》電影,為當時的電影掀起了一股視覺新體驗,不只是帶動了電影新里程碑,其中又蘊含了反戰的核心思想,是一部影響深遠意義的存在,甚至到了如今,特攝片在日本依舊是擁有巨大的經濟效應。
除了皮套設計之外,配樂和音效亦是特攝的精髓和象徵。比如元祖《哥吉拉》裡,伊福部昭的配樂把哥吉拉塑造得更充滿未知、詭譎和恐懼的神秘色彩,不僅如此,他甚至也一同創造哥吉拉經典的咆哮聲,用了塗滿松焦油的皮手套與低音大提琴的琴弦摩擦,再請音效師把聲音錄下並逆向播放,繼而產生了一種難與言喻的怪異,猶如來自地獄的悲鳴聲,隱喻了當年核彈試炸而引發的核輻射災害事件的亡靈控訴聲。此後,這咆哮聲就專屬於哥吉拉,是警惕著人們別再重覆慘痛歷史的警示聲。
與我們一起挖掘特攝片的魅力之處,一窺為何步入了半世紀依舊有不少觀眾對特攝片深深著迷:
1)正宗哥吉拉(Shin Godzilla)
庵野秀明版的《正宗哥吉拉》把核心回歸到了對社會的批判,電影標語「現實對虛構」意指這雖是一部虛構的電影,但裡頭的影射事件和批判核心卻是真實的,對應的就是日本311福島核災事故。
電影裡的僵化官僚體制,是對日本政府處理失當的一次次嘲諷,全片瀰漫著濃烈對日本的怨氣。不同於伊福部昭的不安氛圍音樂,曾為《新世紀福音戰士》配樂的鷺巢詩郎則是更側重在危機的緊迫感,以此突顯日本政府部門面臨災害時的無能。其中〈Who Will Know〉一曲以高亢空靈的女聲融入交響樂的方式,突顯人類的渺小和壓迫感,更是把危機感提升至末日感,彷彿是神明對萬惡的人類進行最終的審判日,甚至還讓哥吉拉在電影裡利用了激光把總理射爆以達到宣洩日本人對政府的怒氣。
有興趣觀看《正宗哥吉拉》嗎?立即訂閱Apple TV+即可觀看。
2)新·超人力霸王 (Shin Ultraman)
Photo Credit: GSC Movies
這是庵野秀明再度參與編寫與製作的Shin系列真人特攝片。即便沒有看過任何一部《超人力霸王》,但也肯定聽過或知道超人力霸王最顯明的特質,那便是胸口有粒能量燈,當體能消耗的差不多時,便會開始閃爍且發出「啲嘟啲嘟」的提示聲。
而會有此設計是因為當年拍攝資金不足,為了減少皮套的損壞,於是設計了能量燈,並且把超人力霸王設定只可以在地球活動三分鐘以示合理化。庵野秀明版本裡最大看點,便是將超人力霸王的造型回歸到初代設計師成田亨最初的概念,把最具標誌性的胸口燈除去,且為了讓他顯得更像是外星人的觀感,也把其身材比例修飾得更為瘦長,回到最初帶有怪奇神秘色彩的原點。
《超人力霸王》當年帶有童謠曲風的主題曲是由一班小孩演唱,歌詞裡都是闡述著超人力霸王的特徵,充分表現出小孩們對超人力霸王的憧憬和想像。《新·超人力霸王》則找來了日本人氣歌手米津玄師擔任創作與演唱電影主題曲〈M八七〉。
歌曲的視角也跟著當年的小孩一同成長,轉變為成年人的視角。歌詞內沒有提到一句超人力霸王的特徵,而是把他幻化為長空中的那些繁星的光,一直都伴著我們,只要我們需要勇氣之時,那便抬頭仰望星空。完全把電影主題「空想、浪漫以及友情」詮釋到位,既熱血也感動。
3)新·假面騎士(Shin Kamen Rider)
Photo Credit: GSC Movies
庵野秀明可謂是製作了特攝三巨頭真人電影的日本第一人,這也是鷺巢詩郎唯一一部沒有參與「新·日本英雄宇宙」*配樂的電影,而是找來了曾為《噬魂者》、《黑執事》、《文豪野犬》等動畫配樂的岩崎琢負責。
除了找來了實力派演員池松壯亮和柄本佑、人氣少女演員濱邊美波及西野七瀨之外,官方也已正式公佈隱藏大咖演員如長澤雅美、齋藤工、竹野內豐等人參與演出。而這興奮的不只是卡司陣容,更多是因為這些大咖演員都參與了庵野秀明三大特攝真人電影的演出。電影也將於2023年6月2日在台灣上映。
*新·日本英雄宇宙指的是:《正宗哥吉拉》、《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終》、《新·超人力霸王》和《新·假面騎士》。
4)假面騎士BLACK SUN(Kamen Rider Black Sun)
Photo Credit: Apple TV+
為了紀念《假面騎士系列》50週年,東映公司找來了曾執導過《孤狼之血》和《兇惡》等著名日本電影的導演白石和彌,為最高人氣的《假面騎士BLACK》重新製作。白石和彌的風格向來暴力黑暗,這份個人風格亦延續到《假面騎士BLACK SUN》裡,擺脫了面向兒童為主的類型,回歸到原著石森章太郎老師對於改造人哀歌的闡述。
導演不想表達單純的善惡對立,而是把視野放得更大,講述一群不甘被人類欺壓和剝削的怪人,為求得到平等與尊重而走上街頭抗議。然而事過境遷,這團社運份子也因內部矛盾最終無疾而終,有人歸順政府,有人隱居,而有的繼續被人類欺壓,落得四分五裂的下場。說是特攝片,但其實是披著特攝外衣的政治劇,怪人的誕生更是大膽的影射了731部隊。儘管成品的口碑兩極化,但白石和彌無疑是為特攝片注入了新血。
有興趣觀看《假面騎士BLACK SUN》嗎?立即訂閱Apple TV+即可觀看。
不管是哥吉拉的咆哮聲、超人力霸王的警示聲還是假面騎士變身時腰帶發出屬於自己能力的音效聲,這些音效聲早已深深烙印在觀眾的腦海之中,特攝音效文化亦從昭和年代流傳至如今的令和時代。
香港製作:守武者—夢翔
日本特攝片的影響不僅於日本,這份製作精神甚至延伸影響至其他國家,像是韓國、泰國、印尼、中國或香港都有屬於自己的特攝劇,如《守武者—夢翔》正是出自於香港製造的特攝網劇,在Youtube便可以收看。
由於是低成本製作,所以在造型的質感雖談不上精良,但在拍攝或者武打場面是絲毫不馬虎,其中的皮套演員更是專程赴日本學習特攝片的武打方式。每集的時長介於15分鐘,具有動作場面,亦帶有兒童向的教育意義外,片末也會介紹香港的文化特色,其熱忱與精神實在讓人敬佩。
Cover Credit:Shin Godzilla / GSC Movies
立即點擊 ☛ 看更多反映日本現況的電影
文 / 茉莉影話
電影愛好者,留下文字與電影對話
$$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