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大騙局:除了《Tinder大騙徒》、《創造安娜》,還有哪些真實事件改編的影劇?(下篇)

當一件事情和本身的期許出現差異,就存在了欺詐成分,而牽涉到金錢游戲和現實落差,就可能構成了犯罪這回事。全球正夯的喪尸題材,似乎還看不見盡頭,但由真實事件改編的欺詐題材電影也開始湧現。
《TINDER大騙徒》:等愛的人,眼裡都是鑽石
《Tinder大騙徒》(The Tinder Swindler)是網路約會紀錄片的一頭大白鯊,騙子如鯊魚在海底早已張開血盆大口,隨時能將一個女人的儲蓄給吞噬。來自以色列的西蒙.列弗利維夫(Simon Leviev)假冒鑽石大亨列弗利維夫的兒子,使用交友軟體Tinder勾搭女性並誘騙她們借錢給他,卻從未還錢,再用以前從其他女人身上騙來的錢花費在下一個“受騙”的女性身上。能讓女人沉醉在他的「求愛」攻勢,多半因提供了對方奢華禮物、高級飯店、購置屋子計劃人生的舉動,並有專屬直升機為私人交通能隨時出現在身邊,這童話般的白馬王子,就算再機警的女人也會為愛而被衝昏頭了吧!

Photo Credit: Netflix
西蒙謊稱自己因鑽石王子身份而遭到同行「敵人」追殺,而頻頻向受害者要求提供經濟幫助,錢到手後被受害者追討還錢,則以諸多理由推搪,受害者既懷疑和害怕卻又願意繼續上當,認為在愛情中總有相互幫忙的時候,如今的付出,日後將得到十倍的回報,不付出的才是傻白甜。這麽一來,讓西蒙抓住了所有人的心理弱點,成功讓受害者成爲了他的提款機。
這場龐氏騙局並沒有讓他真正受到法律制裁,不論是僞造的銀行轉帳記錄,還是受害者的高額銀行信用卡貸款,西蒙都沒有實質的犯罪成分,乃受害者心甘情願的「付出」。2019年,西蒙因僞造假護照一罪,只待了短短五個月的牢獄,出獄後還是繼續他的行騙大計。
《金爆内幕》:黃金也有真僞
逐夢者和逐夢失敗者,在追夢道路上並沒有差異,背後的殘酷和血淋淋的肉搏,每一場都是道德考驗。《金爆内幕》(Gold)的加拿大投資客大衛.瓦修(David Walsh),因自己的公司Bre-X礦業經營不善,瀕臨破產,孤注一擲下遠赴印尼,夥同兩位地質學家約翰.費德霍夫(John Felderhof)和麥可.德.古兹曼(Michael de Guzman)用最後資金進行挖掘金礦。

Photo Credit: 甲上娛樂
怎料在當地負責探勘的經理告知找到豐贍的金脈礦藏的捷報後,令本來一文不值的Bre-X公司水漲船高,印尼政府在内的大小投資者都欲分一杯羹,紛紛入股想成爲股東。然而,當探勘經理自直升機墜落自殺後,大衛和約翰才被揭發所發現的金礦地脈為假冒,一夕之間崩塌的黃金夢,也讓無數投資者無辜被坑殺。
電影對這起發生在1990年的詐騙案件的梗概大體保留,也對諸多未解的謎團,透過架空情節給了許多解釋和反思空間,但與其它電影被人恨之入骨的騙子角度不同的是,它既不是一段勵志路程,也沒有美輪美奐的童話結局,反而將它敘説成一個努力追夢,不為現實低頭,並竭力掩護黃金夢的泡泡故事,象徵理想的黃金和代表數字的金錢,雖然和生活重叠且銅臭,但卻是閃爍著對未來的真誠。
《億萬男孩俱樂部》:自我造神的金融天才
1983年,一位金融神童喬.杭特(Joe Hunt)和人脈超廣的迪恩,在美國南加州成立的金融投資公司「億萬男孩俱樂部」(BBC),專門招攬毫無經商經驗的上流社會年輕高富帥做為成員,以「金字塔騙局」為投資推銷,讓少數的投資者能獲利,卻讓後來的投資者連資金也榨取。

Photo Credit: 甲上娛樂
《億萬男孩俱樂部》(Billionaire Boys Club)中的喬由於全無投資經驗,僅靠話術和揮霍無度讓他急需資金「注血」。他在周轉資金時遭到另一名金融騙子騙取了俱樂部的所剩資金和貸款四百萬美金,被錢逼瘋的他聘請了保全勒索對方卻把對方殺害。當資金缺口無法填補後,他將目標轉投到一名投資者父親身上的三千五百萬資產,以綁架方式迫使將資產轉移到該投資者名下,結果其父親在綁架過程中離世。
最後,俱樂部的事跡被揭露,迪恩轉爲污點證人,獲得起訴豁免權。由於當中牽涉到謀殺罪,喬原被判死刑,但他能言善道,成功為自己辯護而最終只判無期徒刑。這麼多年來,仍然有人相信喬是清白無罪,甚至有者願意出資十萬美金懸賞能證明他清白的關鍵證據,以聯署請願終止他的刑期。還在牢獄中的他,依然有一群人爲了他的自由而繼續奮鬥,貪欲何時成爲了一個人的魅力?
《詐欺女王》:監護老人糖衣下的犯罪致富
《詐欺女王》(I Care a Lot)並非由真實個案改編,但卻是以是美國社會上層出不窮的「照護詐騙事件」為原型創作。在美國,許多罹患疾病的長輩在未經本人和家屬同意下,若遭到法定和醫生診斷為喪失行爲能力,將被指派一位法定照護人並送到看護機構居住,甚至家屬也難以探視,直至受害者死亡,監護權才將終止。
影片女主角瑪拉表面是個善人,但骨子裡卻是個只想得到錢的惡女人。瑪拉是一位專門鎖定特定長輩族群為目標的騙子,以照護的名義安排他們入住看護機構,她的實際目的為對這些長輩行動加以管制並阻隔他們對外求援的機會。在走法律漏洞,知法玩法的瑪拉,聯通醫院的醫生再經由法院認證,取得這些長輩的直屬監護權,成爲法定照護人,繼而計謀騙取這些長輩名下的老本財產。食髓知味的她每每在躲過法律的保護後,繼續獵物以覓得更肥美的羊。

Photo Credit: Netflix
在美國,有高達150萬名年長者受到「特別監護」,等同這些「照護人」擁有高達2700億美金的資產代爲保管,以支付看護院、醫院、養老院等相關機構的費用,變相可以自由使用年長者的財產,包括支付自己的薪水。而這樣的強拗欺詐,拿著年長者的不便來致富,竟然是完全合法!
電影雖然將瑪拉塑造成强勢型的欺詐女王,但她堂而皇之批評這些受害者的子女沒有盡到照顧父母的職責,也無能力照顧年邁的家屬,也並非一面倒受到質疑,若換成是由子女照護父母的晚年,也許未必比在看護機構與養老院中使用自己的老本安度晚年,來得更安全。因此監護制度也有它的存在必要,只是須在法律漏洞上,先填補缺陷和設下更嚴密的安全規範。
Cover Credit: I Care A Lot / Netflix
文 / 振宇
視電影為第二生命,看戲無下限的電影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