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聚焦於個別領域開疆闢土的思維先鋒,以及某些探索稀異美好的奇人軼事。
跳脫唱片公司框架的Hojean:從洗衣店走上臥室歌手之路
Hojean的音樂風格無疑是R&B,唱腔當代且意外的帶有一種90年代的編曲風格,這樣的碰撞形成巧妙的聆聽體驗。點擊看米鹿為何形容他可愛。
從極簡到生命無常:坂本龍一如何用聲音創造藝術
日本音樂大師坂本龍一生前最讓人驚嘆的,莫過於在電影配樂上的成就。他也喜歡將不同的音樂風格進行融合,例如古典、電子、爵士、搖滾等。此外,他也對聲音的實驗非常熱衷,常將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聲音進行錄製、加工,甚至是音頻的即興創作,並將這些聲音材料運用在自己的作品中。點擊了解他對聲音的狂熱。
專訪 | 蘇珮卿:「2020年,我生了一場病。這張專輯有點像是生命的紀錄。」
過去幾年,音樂人蘇珮卿(Paige Su)經歷了人生重大轉折,生了場大病,自乳癌中重生,新專輯《You’ll Live Forever in My Songs》像是她這幾年間的生命日記,使她體認到日常生命的美好。她在專輯中扛起了絕大部分的製作物:從演奏、編曲、演唱、製作、到專輯的封面與標準字,點擊了解她豐沛的創作力。
一窺英國Indie歌手Matt Maltese作品中的浪漫與憂愁
敏銳的洞察力,對一位創作者而言絕對是加分。英國創作歌手Matt Maltese對周遭環境及人事物的觀察都極為纖細,因此他的創作總是藏匿著令人反思的英式幽默以及幾分苦澀,而音樂風格上則融合了獨立、另類、抒情、福音、室內流行(Chamber Pop)等多樣元素。點擊看看他的作品是否也能打動你。
聲音藝術 | 專訪 | 聲音藝術家鈴木英倫子:光影與聲音的即興演出
NIGHT TAPE午夜歌單:5位必聽馬來西亞獨立音樂人
NIGHT TAPE是馬來西亞mü-nest音樂廠牌不定期推出的現場音樂策劃,樂迷總能從中發掘優秀的音樂人。點擊看看這次推薦了哪幾位馬來西亞音樂人。
專訪|漂流出口:把現場演出當作二度創作
現場演出和專輯作品可以有多不一樣?「有時候林肯嗨起來打了一段新的鼓」;「我們會因為觀眾給我們的感覺或氣氛,即興改編我們的歌曲」,漂流出口的現場演出很接近爵士樂的概念——所有曲目只是框架,但每次的演出即興都不一樣。點擊看看漂流出口如何把現場演出當作二度創作。
HER STORY | 專訪 | 文創市集推手鄭詩美:再累也要強迫自己進步
平民市集是馬來西亞近期內最具討論度的文創市集。2022年底,他們更是配合「誠品生活吉隆坡店」開幕前舉辦了一場造勢市集,引起城中熱話。點擊看看聯合創辦人鄭詩美(Estica Teh)如何走出不一樣的文創路。
專訪 | Soft Soft Pillow:一個不想被Dream Pop限制曲風的樂團
馬來西亞獨立樂團Soft Soft Pillow以Dream Pop曲風定位,但並不想設下太固定的方向。比起明確的分類,他們更想透過音樂去表現一種氛圍感。為何說他們是由「發呆」、「軟」、和「夢」組成?點擊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