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遜的變色龍——役所廣司

第一次聽到役所廣司是在念高中的時候。
當時哈日風潮正興,日本明星的各種長相與打扮引領著亞洲風潮。受到身邊朋友感染,我也追了好幾部日劇,從《長假》、《戀愛世紀》、《沙灘男孩》到《大和拜金女》等,每部幾乎都是由長髮的高帥男星主演。
這是我對當時日本男性的刻板印象。會演戲的偶像,純情中不失性感。直到役所廣司的出現。
1997年,《失樂園》平地一聲雷,成了各大媒體的熱門話題。或許是世紀末暗黑情緒籠罩,裏頭描繪的已婚男女出軌的事,仿佛成了整個社會壓抑情緒的出口,讓人人都熱切爭辯這個題材。
自然地,身為男主角的役所廣司與黑木瞳不能幸免,成了每張嘴上津津樂道的話題——他們是否真的假戲真做?戲拍完後藕斷絲連?他們是否也會步上電影主角的後塵?
太多八卦圍繞,話題模糊了電影的本質。後來再看到他,已是好萊塢片子。當時的他出演了《藝伎回憶錄》,這是多少亞洲演員夢寐以求的機會。可惜的是,西方人拍東方題材始終有段距離,加上片子主打章子怡、鞏俐與楊紫瓊,男星方面也由渡邊謙掛帥。役所廣司就算有幸參演,戲份也只是蜻蜓點水,無法發揮他真正的隱藏實力。
就算是之後再度參演另一部好萊塢大片《巴別塔》,角色設定非常搶眼,但無奈飾演他女兒的菊地凜子表現更出彩,甚至還入圍奧斯卡最佳女配角。註定地,役所廣司在好萊塢的世界只能擱淺。
真正見識到他的魅力,來自《我的母親手記》。這是日本導演最擅長處理的親情題材,講述一個從小被母親拋棄的兒子,在母親患上老人癡呆症的晚年,雙方逐漸解開心結的故事。
役所廣司飾演的兒子演得細膩。他從不諒解到知道真相後的釋懷,那種微妙情緒的轉折,拿捏精準動人。尤其與近期剛過世的樹木希林對戲時,兩人的情感內斂,但能量充沛。
那時,我才真正了解役所廣司。看清楚他的臉,也見證了他演戲時融入在角色的魅力。
之後,我翻回了他之前主演的作品,除了一些大河劇外,還包括曾被美國買下版權翻拍的《談談情、跳跳舞》、讓他獲得數個男主角獎項的《鰻魚》、輕松喜劇《赤橋下的暖流》等,開始看到他另一種較輕松又幽默的表演方式。
雖然他已過了耳順之年,但作品量一直未減,近年的《日本最長的一天》與《第三次殺人》都還是維持高度的演戲質量。他或許不是日本知名度最高且最有人氣的男明星,但能在不同電影中展現各種風貌,並有機會參與日本以外的作品,這種長期能維持演戲質感的“變色龍演技”,實在令人欽佩。
今年東京電影節為役所廣司設立了特別專題,凸顯了他超然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他雖然在日本享有崇高地位,但態度一直很謙遜,甚少負面新聞,合作的人都盛贊他的高EQ。或許,比起熒幕上的形象,私底下的役所廣司才是撐起了“演員”這個職稱的真正內涵。
Cover Image: Dick Thomas Johnson
文 / 郭朝河
天性浪漫,篤信人類圖。寫遍時事、電影、音樂及兩性專欄。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