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力量:台北女孩與憂鬱症的故事

90後台北女孩Alica來自單親家庭,18歲的時候就離開家在外生活打工。幾年後因失戀返家尋求慰藉,卻又剛好遇上了母親情緒不穩定的躁鬱時期。
“她(媽媽)那時候看到我就覺得很煩,所以就把我趕出去了”,她輕輕地笑了笑。因為憂鬱症加劇,Alica無法集中精神學習,最後只好輟學。
“那時狀況非常糟,根本沒辦法睡覺,一天只睡不到4個小時。”她說自己就是藉由每天不停地畫畫和聽音樂,找到了情緒的出口。
“我幾乎無時無刻都在聽音樂。對我來說就好像早上起床要喝水一樣的例行公事。就算走在路上我也要戴耳機聽歌,因為音樂能很快讓我冷靜下來。”
Alica的音樂喜好就像她給人的感官印象,獨特而強烈。她喜歡迷幻搖滾、東南亞Funk及黑金屬,也聽非洲及民俗音樂。最喜歡的臺灣樂團叫漂流出口,她補充:“還有川秋沙,就是Shoegaze(瞪鞋搖滾)、Dream Pop(夢幻流行)類型的音樂。我們店裡(暗角咖啡)有個員工自己有個樂團叫嗎啡因,他們的東西也蠻不錯的。”
爸爸是個逃犯
Alica有雙靈動的大眼睛,她說遺傳自她爸。
“我爸是意大利吉普賽混血,我沒有看過我爸,我只看過他的照片。我媽在我還小的時候有去過日本找他,但是找不到,他故意躲我們。因為我爸在跟我媽在一起之前,把一個日本女人的肚子搞大了。”
她說父母的相遇充滿了戲劇色彩。
“我媽在美國認識了一個意大利人,他自稱是博物館館長。他給了我媽一個日本的地址,說:你之後就來這裡找我。我媽後來回到臺灣,賺了點錢,就尋著他給的地址去找他,結果找不到,但卻遇到了我爸。”
她說父親那時候在日本涉谷的小巷子裡面做影視批發,後來經營不善,欠債洗錢,差點被抓,就帶著她的母親逃到了香港九龍。
“我爸那時壓力大,有暴力傾向,他會揍我媽。差點把我媽打到流產。我媽已經流過一次了,懷我時做了個夢,夢見觀世音對她說:你就生下來吧,你的人生會不一樣。然後我媽就決定把我生下來,拿了護照回到了台灣。”
死亡就會看到光明
和Alica聊天,總有說不完的話題,侃侃而談的熱情往往會讓人忽略了她的抑郁傾向。但人都是一體兩面,就像她手臂上的希伯拉文刺青,字面意思是“死亡就會看到光明”,聽起來陰郁灰暗。但她說其實隱喻重生,而重生在以色列文裡有另一個意思就是光明。
憂鬱症獨孤而黑暗,但我們相信黑暗的盡頭就是光明。希望獨自對抗世界的你,也能和Alica一樣從音樂裡獲得力量。
圖: C.L / SOL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