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奪金曲後的田馥甄,下一次出輯會有什麼驚喜?

回顧 . 下一站
自女子天團 S.H.E 單飛不解散以來,過去11年間,藉由個人魅力與音樂品味,田馥甄俘虜了整個華語地區,成為當今中文流行樂壇極具代表性的天后之一。2021年,她憑著《無人知曉》專輯榮獲【第32屆金曲獎】最佳華語女歌手獎,對歌迷而言,這座歌后獎項是苦等多年、業界遲來的肯定,亦是一次完美的逆襲。邁入2022年,不確定第六張專輯是否能趕在今年內發行,跟著《SOL聲活圈》一起回顧金曲歌后歷年音樂路,並且期待她精彩的音樂下一站。
單飛顯魅力 . 天后
S.H.E 團體時期的酷酷Hebe,儘管唱功備受讚好,其個人魅力遠遠不及搞怪的Ella和甜美的Selina兩位搭檔,然而當這位天生愛唱歌的女孩,在2010年以獨立姿態登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To Hebe》,人氣直線飆升。一切歸功於華研的企劃定位,造型上由酷轉柔,突顯女性魅力,選曲亦跟團體有區別,專輯標榜為自己而唱,在王治平打造下,既唱主流情歌,也嘗試些許商業曲風,從形象到歌路樹立起田馥甄的個人特質,配上清亮穿透的嗓音,達到人歌合一。
換作現在,主流界限早已模糊,歌曲只以好或不好來概括,但就當時樂壇而言,田馥甄可謂不走尋常路。〈寂寞寂寞就好〉、〈我想我不會愛你〉、〈你太猖狂〉等流行旋律傳唱度高,〈Love!〉、〈To Hebe〉、〈超級瑪麗〉、〈我對不起我〉也同樣收穫好評。專輯叫好叫座,入圍【第22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等4個獎項,最終贏得最佳音樂錄影帶(〈寂寞寂寞就好〉)和單曲製作人獎(王治平)。
《To Hebe》大成功後,二專《My Love》進一步被包裝成文青女神,當時能夠同時獲得主流和獨立兩邊粉絲的鍾愛,除了陳綺貞,就是田馥甄。保留了陳珊妮、黃淑惠、陳小霞等班底,再邀獨立界新生代獻出創作,陳綺貞〈影子的影子〉、吳青峰〈你〉、焦安溥〈請你給我好一點的情敵〉都引起矚目,延續先獨立(〈My Love〉)後流行(〈還是要幸福〉)打歌手法,用歌聲詮釋愛的各種樣貌,透過音樂傳達態度。專輯奠定其天后位置,獲得《第23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等7項提名,包括首度角逐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惟大熱倒灶,全數槓龜。
歌藝精進期 . 蛻變
走過前兩輯的摸索期,第三張專輯《渺小》是一次精彩的蛻變,不論是造型、曲風或演繹拿捏,都越來越得心應手,更加游刃有餘。專輯以她冷靜和熱情矛盾並存的個性做基調,再從她個人音樂喜好擷取元素,打造貼近內心狀態的專輯。
主打〈渺小〉展現天后架勢,電氣民謠曲風跳脫情愛範疇,談宇宙、環境和眾生,輕電子搖滾『不醉不會』用醉眼看世界,酷帥風格挺契合形象,意外地深獲喜愛。而歌迷鍾情的田式倔情歌,〈你就不要想起我〉一聽即愛,一連三輯都延續著率性灑脫又逞強的歌詞走向,成了新生代失戀陪伴曲。另,有少見不悲傷但有些不確定的曖昧情歌〈愛著愛著就永遠〉、符合年紀概嘆的〈無常〉等。
前三輯洗禮後,音樂風格持續純熟多元,話語權也相對提高,第四張專輯《日常》明顯變化極大,主打〈餘波蕩漾〉之外,就沒有商業情歌接力,比起流行度,契合度才是選曲首要考量,結果成了主流歌迷口中「不夠流行」的任性專輯。
不夠流行,並不意味音樂素質下降,反而在專輯中聽到田馥甄更多的音樂態度與想法,同名主打〈日常〉、〈靈魂伴侶〉、〈人間煙火〉、〈身體都知道〉,演繹著不同日常人生,傳達好好享受及面對看似平常,但也許是無常的每個日常。這樣明亮帶點實驗性的田馥甄,迷人之餘,也感受到她在歌中的一份怡然自得。
成熟迎豐收 . 歌后
2018年結束了跟華研長達17年的經紀合約後,田馥甄先是成立工作室樂來樂好,緊接在2019年加盟何樂音樂。翌年,第五張專輯《無人知曉》發行,告別了前四輯製作人王治平,改由新東家音樂總監兼金曲歌后製造機陳建騏擔任,葛大為負責歌詞統籌。
新班底並未抹去多年秉持的音樂風格,延續商業與音樂性作品的結合,除了透過選曲及歌詞內容,強化都會女性面貌,也突顯駕馭能力,〈無人知曉〉、〈懸日〉、〈皆可〉、〈諷刺的情書〉等抒情曲,時而虐心激昂、時而舉重若輕,走心觸動;撇開商業情歌,暗黑電子〈田〉、復古迷幻〈先知〉、浪漫慵懶〈或是一首歌〉、餘韻無窮〈一一〉、瘋魔著迷〈底里歇斯〉等曲風,饒富聲音魅力。
欣喜的是,每張專輯都能感受到田馥甄的蛻變與精進,今日的她,不會有作品予人「衣不襯身」之感,每個階段唱著符合年紀的題材,把每首歌都唱成田式風格,拿捏得宜,並讓跟隨她一路成長的歌迷聽得舒心滿意。
《無人知曉》標誌著田馥甄歌唱生涯的新開始,新團隊填補了《日常》選曲在主流市場不夠流行的失衡,再度與前三輯的平衡接軌,獲得【第32屆金曲獎】年度專輯、最佳華語專輯獎等7項獎項,並摘下最佳華語女歌手、專輯製作人(陳建騏)和最佳作詞人獎(葛大為)。
六專的期待 . 猜測
登上金曲歌后寶座後,外界都在期待田馥甄下一輯,透過媒體報導,第六張專輯處於收歌階段,根據其過往慢工出細活的慣例,2022年能否發片,是個未知數。《無人知曉》讓田馥甄在音樂上有更成熟細膩多變的展現,預計第六張專輯會交由兩位得獎夥伴繼續操刀。
值得好奇的是,下一張專輯的敘事定位,過去每張專輯皆以歌者自身為出發點,上輯帶領了歌迷走進她無人知曉的境地,傾聽田馥甄更多的可能性。倘若延續上輯的成熟玩味,這次有可能是關於即將邁入不惑之年的處境心態,把她近年熱愛的爬山和烘焙融入題材,抑或是摒棄情愛不談,細訴〈人什麼的最麻煩了〉的進退兩難?甚至是挑戰全輯快節奏旋律(如各式搖滾),相信陳建騏底下的編曲高手們,會有許多好玩新點子!偶爾交出創作的她,會像魏如萱那樣,在製作人鼓勵下,交出詞曲作品嗎?之前選唱了Deca Joins、知更、秦旭章、林家謙等新生代音樂人創作,用她自身影響力,讓這些名字更快被主流歌迷記住,這次又會向哪些心儀音樂人邀歌?
回頭看陳建騏在2021年為兩位資深女歌手製作的佳作,金曲歌后彭佳慧《太難唱了》探索新意唱出「鮮味」、奶茶劉若英《各自安好》用歷練唱人生共鳴,換作是田馥甄,似乎也都勝任有餘,新專輯會玩出什麼花樣,愈發教人期待!
另外,翻查田馥甄歷年發片日期(參考自維基百科),二專《My Love》(2011年9月2日)與一專《To Hebe》(2010年9月3日)發行時隔近1年,三專《渺小》(2013年11月29日)和二專為2年,四專《日常》(2016年7月3日)及三專是將近3年,五專《無人知曉》(2020年9月25日)跟四專則是4年,照此推算,六專恐怕要耗時快5年,即2025年才面市。
倘若田馥甄從形象到歌路都打掉重來,嘗試大家意想不到的另一面,你又能夠接受嗎?
Cover Credit:何樂音樂
立即點擊 ☛ 發掘更多田馥甄
文 / 費比安
我手寫我心,傾聽最動心。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