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HUSH:我們都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

2017年,HUSH演完人力飛行劇團的《地下鐵》,在慶功宴時,收到一位朋友逝世的驚嘆消息,一廂歡聚,一廂離別,頓時五味雜陳。他把這段記憶刻寫在《娛樂自己》書內的其一篇章,並把感受譜寫成《練習說再見》這一首歌。
「生命只是個月台,你來的目的就是離開」
“音樂劇裡的世界觀無縫銜接了現實生活,只是那位朋友的生命,隨著戲劇一同落幕了。在配唱的當下,我把錄音室的燈光全部關掉,只剩譜架上的一盞小燈,想像自己置身在黑暗中,旁邊一幅幅流逝著的過去畫面,又好像被釘在船上,周邊只有海洋與天空,它們不斷在移動,自己卻動彈不得,留在原地,無力抓住周遭流逝的一切。”
在中文詞的語境中,「再見」發展出的意思有好幾種,可以是「bye bye」或是「see you soon」,也比如練習再見到某個人或練習和某個人再也不見。HUSH用這樣的樹狀圖去展開,並認為不管是什麼樣的再見形式,我們都必須練習,如歌詞裡寫的:我想我應該練習說再見,一如生存所需的熟練。
《練習說再見》無論在編曲或是唱法都有別於HUSH昔日的風格,尤其是副歌一層又一層往上推的譜曲方式,張力非常強烈,而在詮釋的部分,他拋開許多技術上的唱法,選擇以直白、收斂的方式,聽完之後有種看似平靜、面無表情地接受告別,澎拜洶湧的浪花卻不斷敲打著內心的岩岸。
“在錄音過程中,和瑪莎斟酌許久,討論這首歌可以有哪些樣子。結果錄了好幾個不同情緒的版本,有獨自哀傷、放膽難過、不太在意的……嘗試各種面貌後,回過頭思考創作這首歌時的情緒本質是什麼,例如從歌詞的角度剖析,它其實更貼近『獨自留在原地輻射擴散』,而不是『我走過來了,我安慰你,你也會變好的』。歌曲推出後,許多朋友笑說,《練習說再見》的旋律大概是我相對朗朗上口的創作。”
如果稍微仔細聆聽這首歌的樂迷,會發現兩次的副歌當中,HUSH埋藏了兩個非常「隱晦且重要」的詞,即「無我」和「忘我」,他解讀為是一種密碼或密語:化為烏有卻又萬物不滅,他覺得這是很浪漫的一種想像。
「那一趟的日本之旅,完整了我的孤獨,它即是一趟修行,亦是孤獨探索。」
2020年末,他不但推出了新單曲,還推出了明信片攝影書《親愛的_ _》和一本散文書籍《娛樂自己》。《親愛的_ _》裡的每幅照片都由他親自掌鏡。第32張照片以《孤獨的》為題,對他來說,是張感悟最深的攝影作品。
2018年,他給了自己兩週的時間,飛往日本,進行了一趟尋找孤獨的旅程。他說,日本對許多旅人來說是座非常孤獨、自我匱乏的島嶼,也因為如此,少了許多牽掛,人也變得輕盈、安心、自在許多。
“記得有次,乘搭了一趟前往滋賀縣看湖上鳥居的電車,可是錯搭一班車,只好在中途下車。等待下一趟電車的十幾分鐘,我知道我找到了完整的孤獨。整座車站只有我一個人,沒有城市那種車水馬龍的嘈雜,只有遠方山頭靜靜的白雪,氣溫接近零度的聲音。在意識到自己達到旅行的目的地後,心裡很踏實,好像完成了一趟孤獨修行,修成正果。”
每場最美的邂逅都是在不經意之下發生的,對於創作者來說,它就像是終其一生的戰役,如同HUSH說的,每個人都是被孤獨養大的小孩。反省、思考、會心一笑的每個時刻,都是發自內心深處,但在那之前,每個源頭都勢必先自己品嚐、體會和走過。
「獨處是一種能力,那麼娛樂自己也是」
《娛樂自己》新書未面市前,HUSH曾在某次的訪問說,這會是一本記錄這10年與過去或現在的自己進行了一次又一次對話的書籍,裡面有散文、短詩、有他的心情故事。他坦承自己是一個喜歡獨處和懂得如何與孤獨相處的人,往往很多時候都是沒選擇餘地。
“人們往往把「交際」看作是生活不可缺乏的能力,而遺忘和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不擅於交際固然是一種遺憾,不耐孤獨也未嘗不是嚴重的缺陷。” 相對的,在生活中不懂得「娛樂自己」,何嘗不是嚴重的缺陷和遺憾呢?
《娛樂自己》書中一個篇幅不長的章節:《時間的尺》,對他頗有意義,也是他近年常會沉思的一件事:年紀越來越大,歲數越有長度以不同的方式截斷分配,如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好像透過這樣的歸類,人類才能更有效率地整理記憶。
“這很有趣,或許它來自於我的某個宇宙哲學,即我想像自己如果是某顆圍繞恆星的星體,轉上一圈,我的時間是六年。每個六年我都和這個宇宙有些交換,一些重大的開始與結束,都發生在我「六」的倍數, 不過也可能是因為我的數學很爛而產生某種對數字的代償迷思。”
問及他,娛樂自己是不是種不可欠缺的生活能力? 他認為,必須的,即便做著自己不擅長的事。娛樂自己並不一定要是那些很強烈的影音聲光刺激,而是心情保持平靜之上的行為,發自內心、不外顯的,甚至旁人無從察覺的一種情緒。有段時間,他愛上縫紉,在過程中得到很大的娛樂,專注在車針與縫線上,讓他找到平靜,那些時刻好像外界的紛擾與他無關。
訪問後記: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發生類似的事,跟一些相處得愉悅的人事物,時間卻是短暫的。再見,對我而言,它不僅僅限制於發生在生命體,可以是與自己曾喜歡的興趣說再見,那也是一種再見,而創作者非常懂得藉由不同媒介整合這份訊息並輸出傳遞,從而達到與接受者之間的某種共鳴,這樣一來,心才能空出更多的空間裝下其他東西。”
這段訪問,我很喜歡他說的這段話。
“總有那麼一瞬間、一些無足輕重的消失,讓我們扣下情緒的扳機。槍聲以後就宣判了情緒的賽跑開始,於是我們必須一直跑一直跑,經過的所有場景似乎都暫時與我們無關,一直到終點。例如,寂寞時,我通常會做一些讓自己更寂寞的事情,我認為這樣有助於加速通過那個賽道,寂寞、難過、追求平靜的時候亦是如此。”
因此,《親愛的_ _》,我們的每一天都在《練習說再見》,哪怕過程中多麼悲裂不捨,都別忘了學習在生活中《娛樂自己》,好嗎?
想知道更多關於HUSH創作背後的故事,立即點擊 ☛ HUSH專欄:『寫詞腦神經』
Cover Image:相信音樂
文 / Vie Siong
音樂如同空氣,是延續生命的必需品,無法想像世界沒了音樂會長成什麼樣子。借一首歌的時間,就能一起沉浸在只有音樂的世界裡。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