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我想創造出人類無法理解的事物。”

“我想創造出人們無法理解的事物。”在一次接受訪問時,日本恐怖漫畫大師,伊藤潤二(Junji Ito)一邊作畫,一邊這樣說。
當時伊藤潤二正在畫的是他2002年的作品《阿彌殼斷層之怪》(Enigma of Amigara Fault)。故事講述地震後某個山壁上出現許多人形洞穴。第一次出現在山頭上的主角們,在成千上萬的人形中,發現了和自己體型一模一樣的人形洞穴。為了解開謎團,他們被洞穴吸引,情不自禁地走了進去……
《阿彌殼斷層之怪》是伊藤潤二最喜歡的作品之一,集齊恐怖與怪誕為一體。神秘的斷層將詭譎的氣息發揮得淋漓盡致,故事走向更是幽閉恐懼症者的噩夢。但對於人形洞穴是如何形成的,目的又是什麼……在伊藤潤二短小而精緻的故事中,讀者也許不會找到答案。因為這可能不是故事想說的,也大概不會是讀者所關心的。
因為讀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讀者想要的也許只是沉浸在伊藤潤二打造的不可思議體驗中。
Photo Credit: Imaginechina Limited / Alamy Stock Photo
尋常的恐怖漫畫家
作為日本90年代最重要的恐怖大師之一,伊藤潤二自小就熱衷於閱讀楳圖一雄(Kazuo Umezu)與古賀新一(Shinichi Koga)等等資深前輩的恐怖漫畫。年紀小小的他便開始模仿書中的漫畫,開始作畫。
他曾以「像投入雙親懷抱那樣親切」來形容自己閱讀恐怖漫畫的感受,這應該不是大多數人在閱讀恐怖漫畫時會有的體驗。但這位恐怖大師,並沒有想像中性格陰暗、孤僻,反而謙遜、溫潤,並且還是一個十足的貓奴。
雖然自幼開始畫漫畫,但伊藤潤二並非一開始就畫恐怖漫畫。大學畢業之後,他成為了一名假牙技師。是在工作後的第三年,他才開始一邊工作一邊畫漫畫。但是長久下來,兩邊繁忙的工作讓他的身體吃不消。所以在接近四年兼顧假牙技師和漫畫家的工作後,他決定在這僅此一次的人生中,選擇做自己最喜歡的職業,成為了全職漫畫家。
但在醫院工作的這段時間,曾為他帶來許多創作靈感。他透露他經常畫出腦洞大開的劇情,不少是啟發自醫院廣播中聽來的故事。無論是各種各樣的意外、疾病,還是在日常聽見不可思議的事情,他都會仔細地記下來,發展成以後那些叫人難以想像,超現實的恐怖故事。
《富江》、《蛞蝓少女》、《人頭氣球》、《長夢》、《漩渦》……正正是因為伊藤潤二取材自日常,他能透過生活的細節來發揮恐懼,在他建構的超現實宇宙中,輕易地將恐怖植入人們的生活中。
伊藤潤二恐怖漫畫的成功,一切可能都要從他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富江》(Tomie)開始說起。
成就伊藤潤二的富江
富江是伊藤潤二筆下的一個美艷少女,長相嫵媚、身材窈窕的她無論出現在哪裡都能吸引到男人的愛慕。這些男性不只是會快速地迷戀她,更會因為想要佔有她而喪失理智,不顧一切代價,甚至還包括殺死富江。
但富江卻擁有不死與再生的能力,被肢解後的身軀會不斷長出新的身體,成為一個又一個,無數的、新的富江……
富江是伊藤潤二的成名作,外貌的靈感源自於雜誌上漂亮的女模特兒們。 Photo Credit: Imaginechina Limited / Alamy Stock Photo
《富江》是伊藤潤二的成名作,1986年他將《富江》投稿到《朝日新聞》,獲得了當年由日本恐怖漫畫家楳圖一雄、稻川淳二(Junji Inagawa)與菊地秀行(Hideyuki Kikuchi)擔任評審的第一屆楳圖賞(Umezu Prize)佳作獎。自此,《富江》系列的作品也從1987年開始,在日本恐怖漫畫月刊《萬聖節》(Halloween)連載。
即便是多年以後的今天,富江這位邪氣十足的美少女在讀者心中仍然熱度不減。她被無數次翻拍成電影、劇集,甚至今年走紅的Netflix原創泰劇《轉學來的女生》(Girl From Nowhere)漂亮又神秘的娜諾,也被網友形容為泰版富江。
這個成功流連在全世界讀者心中的恐怖美少女,實際上創作靈感源自於伊藤潤二年輕時的「女性恐懼症」。
為克服恐懼而創作的恐怖大師
他在2017年到中國上海藝倉美術館展開了《伊藤潤二經典美學AR展》,受訪時他提到:“人活著偶爾會遇到這種女人,她們說謊,讓別人順從自己。男人有時會被她們傷害,在心中留下陰影,所以我覺得如果能創造出一個恐怖的惡女形象,我就能夠克服這樣的恐懼了。”
但他也認為,雖然這樣的角色給人帶來麻煩或恐懼,可是往往這樣的角色更有吸引力。“我覺得有時候男人反而會被這種人迷住。”這感覺就像是越膽小的人,反而越愛看恐怖片,當我們談論恐懼的時候,有時候正是因為我們被它所吸引,伊藤潤二本人就是如此。
這位可以被稱為世界殿堂級的恐怖大師不止一次向外界坦誠自己相當膽小,小時候上廁所需要家人陪同,在被記者問到如果見到鬼的時候會有什麼反應,他二話不說地笑著表示,自己肯定會害怕到尖叫。
也許正是因為這一份膽小,對恐懼的格外在意,反而成就了他在漫畫中細節的營造。不管是老舊木屋柱子上的木紋、廢棄的舊隧道,又或者是深海的魚類,伊藤潤二總是能在尋常日子中找到最細思極恐的氛圍。
電視動畫配樂
富江的成功帶動了伊藤潤二的漫畫生涯,之後他陸續創作出雙一、淵、黑衣美少年等等經典恐怖人物。配合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陰森的日式恐怖讓伊藤潤二的讀者遍布世界各地。
2018年,由日本STUDIO DEEN製作,將伊藤潤二的恐怖漫畫改編成電視動畫。全長12集的《伊藤潤二驚選集》,讓他的經典篇章不再只是漫畫,更是有配音、配樂的動畫作品。
電視動畫的配樂是由林友樹(Yuki Hayashi)製作,為每一集的故事配上不同的陰森音樂,符合不同故事,不同的經典恐怖人物的氛圍。
立即點擊聆聽:《伊藤潤二驚選集:富江》配樂
給富江設計的這首配樂由低沉緩慢的節奏開始,像是神秘的富江初降臨,音樂中段無預警地進入強快的節奏,搭配女人陰柔的笑聲,相當符合富江出場後,紊亂的人間。
立即點擊聆聽:《伊藤潤二驚選集:雙一恣意的詛咒》配樂
這一首帶點俏皮、卡通式幽默般詭譎的配樂,是為了雙一而設的。雙一是伊藤潤二漫畫中一個性格陰暗且頑皮的小孩。他總是喜歡惡作劇身邊的人,卻往往自食其果。
伊藤潤二曾經透露,長相陰森,嘴裡常常咬著鐵釘的雙一,其實某部分是自己既孤獨又調皮愛玩的童年投射。他設想中的雙一應該跟自己一樣有點氣血不暢,因貧血所以需要補充鐵質,所以才會讓他咬著鐵釘。
咬著鐵釘的雙一。 圖片來源:《伊藤潤二驚選集》官網
立即點擊聆聽:《伊藤潤二驚選集:時裝模特兒》配樂
配合以上這段配樂的人物,是伊藤潤二本人也最懼怕,《時裝模特兒》(Fashion Model)中的淵。她是一眾伊藤潤二筆下數一數二,剛出場就能給讀者帶來強烈視覺衝擊的人物之一。
瘦骨嶙峋的長臉配合銳利的牙齒,以及超乎常人的巨大身軀,種種不協調感帶來的不安,讓看過淵的讀者都過目難忘。伊藤潤二表示,淵的創作靈感源自於鯊魚的形象。
“人的內心才是最恐怖的”
熟讀伊藤潤二漫畫的讀者,對於故事情節中的肉體恐懼(Body Horror)不會陌生。無論是疾病,還是腐爛、衰敗、破碎或突變的身軀,像是《蛞蝓少女》、《長夢》、《漩渦》,或是他2017年的新作《重疊》,都離不開因周遭離奇事件而導致的身體變形。
但是對於伊藤潤二來說,肉體恐懼所展示的恐怖,遠遠比不上人內心所能營造的。“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作品都是在強調肉體的恐懼,可是我相信人心才是一個人最恐怖的部分。當身體捕抓了這一份恐懼,恐怖才會慢慢體現在身體上。所以我繪畫了各種身體變化的過程。”
換言之,伊藤潤二作品中的身體是人心恐懼的載體。身體一點一點的變化,是在一步一步地呈現人內心遞進的恐懼。
伊藤潤二1997年的《長夢》講述的是一個每晚都做著無盡長夢的病患,隨著怪病惡化而作著時長十幾年,更甚是上百年的夢。夢中他也許是需要準備考試長達九年的時間,也或者是被困在雨林中十年之久……置身在無窮無盡時長的噩夢當中,讓他十分煎熬。
這些心理壓力與恐懼慢慢呈現在病人的身體上,他逐漸變得不似人形,隨著夢越來越長,他彷彿也在進化中。
故事的最後醫生仍未找出長夢的原因,病患的夢境似乎進入到了永恆的空間,徒留下的身軀也被晨早的風,一吹而散……
“比起恐懼,讓讀者感受到不可思議是更難做到的。”無論是《長夢》或是《阿彌殼斷層之怪》,伊藤潤二在恐怖漫畫中不著重追溯前因,也不談論後果。在他短小篇幅的恐怖故事中,他希望除了營造恐怖,還能在讀者心中留下難以理解的,不可思議的感受。
這些不可思議的部分也許會彌留在讀者心間,偶然想起這些無解的部分,都會一再提醒我們,世界也許不只是表面看的那麼簡單。世界的背面還有許多運作,也許比我們想像中的更複雜,更富有想像。
Cover Image: Imaginechina Limited / Alamy Stock Photo
延伸閱讀:
- 抗「嚇」力大測試:盤點10大恐怖影視配樂
- 全球7大恐懼密室,少了音效就不嚇人了!
- 膽小者慎入!史上10大恐怖廣告……看到最後竟哭了?
- 專訪 | 《紅衣小女孩》系列音效工作者兼MUSDM創辦人李銘杰——用觀眾「聽不見」的聲音去嚇人
文 / 彭美君
寫字的人,採訪的人,聽故事的人,也是講故事的人。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