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張國榮的另一種方式:聽聽〈風繼續吹〉、〈拒絕再玩〉、〈Monica〉的日文原曲

永遠的明星張國榮(暱稱哥哥)於香港粵語流行樂壇和影壇最巔峰的80至90年代寫下無數傳奇,不僅在影視歌三棲領域成為先驅,同時也是華人世界流行文化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無論音樂形式或視覺效果,乃至個人形象皆走在時代尖端,引領風潮。
在這個思念的季節,除了可以透過電影重溫哥哥的風采,也能欣賞哥哥改編作品的原曲,再聽一聽張國榮重新演繹的版本,以另一種思念的方式回顧他璀璨的演藝一生。
〈風繼續吹〉
哥哥於1977年從歌唱節目出道,但演藝之路並不順遂,直到1982年隨著恩師黎小田轉投無線電視 (經紀合約) 及其旗下的華星唱片 (唱片合約),隔年在作詞人鄭國江義氣相挺,精心打造下的〈風繼續吹〉,便成為家喻戶曉的經典歌曲。
源自山口百惠的〈さよならの向う側 (再見的另一方)〉,由阿木燿子作詞、宇崎竜童作曲、萩田光雄編曲,收錄於1980年發行的《不死鳥伝説 (不死鳥的傳說)》專輯中。歌曲描摹離別的憂愁,一種沒有約定和承諾的別離,便成為是山口百惠於1980年10月5日,在日本武道館舉行告別演唱會的壓軸曲目,為自己的舞台演出畫下完美休止符。這首佳作也獲得多位日本歌手的重新演譯,當中包括宇崎龍童、中西圭三、淳君、鈴木雅之。
原唱中的兩句歌詞「Last song for you,last song for you」經過作詞人鄭國江的巧手改造之下變成了「風繼續吹、不忍遠離」,淡淡且坦然的道出別離的愁緒與捨不得。哥哥在1989年的告別演唱會上演唱這首歌時,更是不由潸然淚下、一度泣不成聲,全場觀眾無不動容。
點擊聆聽:山口百惠〈さよならの向う側〉
〈Monica〉
哥哥第五張錄音室專輯《Leslie》中的〈Monica〉在推出時不但掀起了香港勁歌熱舞的熱潮,同時也讓哥哥的歌唱事業登峰造極,躍上巨星的行列。這首歌曲打破了香港樂壇一貫的抒情風格,以充滿青春激情的演唱方式為香港樂壇注入一股新活力,成爲香港流行音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之一,亦是粵語勁歌的鼻祖作品。
恩師黎小田找了作詞人黎彼得為哥哥填詞,但當時正值失戀期的他並沒有心機和心情創作,直到被催促交稿時才急中生智,既然一般悲歌都屬於慢歌,不如破格,將悲歌套進快節奏,因此將自身經歷真實呈現在歌詞上。〈Monica〉寫下了黎彼得與前女友的愛情故事總結,同時也為哥哥的演藝事業撰寫嶄新的一頁。
歌曲改編自吉川晃司1984年的同名出道單曲〈モニカ (Monica)〉,充滿生機的強烈節奏和重複性高的副歌唱段使在日本與華人區皆迅速走紅,不僅改變了過往的歌謠演唱方式,也讓吉川晃司脫離了偶像歌手的軌跡,轉為自編樂曲的搖滾歌手。這首動感與搖滾兼具的歌曲邀來著名作詞人三浦德子和曾經擔當製作著名電影《里見八犬傳》配樂的音樂家 NOBODY連袂創作,使甫出道的吉川晃司即成為日本搖滾先驅。
〈拒絕再玩〉
1987年,哥哥從華星唱片轉投新藝城旗下的新藝寶唱片公司並推出粵語專輯《Summer Romance '87》 成為香港該年銷量最高的唱片,而主打歌曲〈拒絕再玩〉被翻唱成華語版本,並作為1988年發行的華語專輯名稱。這首內容講述叛逆的都市少年記取教訓,拒絕重蹈覆轍、再犯同樣錯誤的歌曲,源自於安全地帶的〈じれったい (焦躁)〉,由主唱玉置浩二作曲,而粵語及華語的歌詞分別由林振強和娃娃填寫。相較於原唱的欲拒還迎、欲迎還拒的焦躁情緒,哥哥的粵、華語版本則口吻堅定地將規則束縛拒絕徹底。
安全地帶堪稱80年代日本最具代表性的樂團; 1987年聲勢如日中天的他們在發行單曲〈じれったい(焦躁)〉後各自展開個人活動,而玉置浩二更是遠赴倫敦投入首張個人單曲及專輯《All I Do》的籌備。
〈最愛〉
隨著《Summer Romance》的商業成功及聲勢拔高,事隔半年,哥哥於1988年2月乘勝追擊地推出《Virgin Snow》,專輯內同樣集聚音樂的多元魅力,並就此開啟跟製作人梁榮駿合作的緣分。擺放在專輯最終曲目的〈最愛〉改編自張艾嘉的同名華語歌曲,而後來也被多位歌手翻唱,當中包括齊豫、許景淳、黃韻玲、楊宗緯。
〈最愛〉本質既屬於文藝範疇,歌詞節錄於作家鍾曉陽的一首新詩〈紅顏〉,並找來李宗盛譜曲,作為1986年張艾嘉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最愛》的同名主題曲。電影中出現的版本由張艾嘉演唱,而潘越雲該年發行的《舊愛新歡》專輯中也翻唱了這首歌曲。相較於張艾嘉版本的清淡素雅,潘越雲版本的整體編製卻顯得深邃渾厚,唱腔也較為纏綿悱惻且富含磁性。
由鄭國江填詞、盧東尼編曲的粵語版本雖不及兩位女歌手的版本各擅勝場,但哥哥卻傾注進了溫文柔語的獨特唱法,使歌曲意境更為深邃、餘味更為雋永。除了哥哥,〈最愛〉也被另一位香港歌手何嘉麗改編成〈一生一心〉,並作為1987年發行的專輯名稱和主打作品。
〈暴風一族〉
〈暴風一族〉收錄於1989年發行的《Leslie》(又名: 側面 )專輯中,由林振強作詞、唐奕聰編曲,同時也找來張學友的御用監製歐丁玉擔任「執行製作」一角,亦是兩人唯一的音樂合作。歌曲原自於美國節奏藍調歌手Chuck Jackson在1973年發行《Through All Times》專輯中的〈I Can’t Break Away〉。
然而,樂迷比較熟知的版本則是由澳洲搖滾樂團Big Pig翻唱的版本〈Breakaway〉。這支活躍於1985至1991年的七人樂團,音樂風格結合搖滾、流行、放克等元素,而堪稱代表作的〈Breakaway〉是他們唯一一首打入美國告示牌排行榜的歌曲。有別於原唱的藍調和靈魂樂風,他們為歌曲鑄造了電子與搖滾的實驗氣味,而哥哥的編曲人唐奕聰,亦是太極樂隊的鍵盤手則沿著這個脈絡,並將其凸顯,使作品的氣焰更為熾盛。此外,歌曲也繼〈拒絕再玩〉後,再次絕妙地深化哥哥形象中傾向叛逆且獨立的一面。
〈願你決定〉
在千禧年發行的《大熱》專輯中,哥哥把呂方1995年專輯《爭取時間》中的〈無緣〉改編成〈願你決定〉,而原著和改編歌詞皆出自林振強手筆。與呂方的其他好歌諸如〈老情歌〉、〈彎彎的月亮〉、〈朋友別哭〉相比,〈無緣〉顯得較為小眾、並鮮爲人知,但他悽美的演繹加上林振強純熟的文字功力,讓歌曲顯現出適度的煽情及節制的哀傷。
〈無緣〉略帶一屢沉重與傷感,〈願你決定〉則充滿了暖意,彷彿知己朋友的情之絮語,尤其是歌詞中的「來日悄悄我走了、悄悄得彷似午夜晚風飄、你將感覺到我沒有走遠、仍留在聽這舊調,當你重溫我、在茫然中、思憶裡、所有冷冰冰、暖了」 。
除了以上的改編版本,語言和歌詞上都有不同,而以下這個例子在哥哥的歌唱生涯裡較為特殊。詞曲都一樣,只是歌名不一樣,而且大家以為原唱是葉德嫻,但原來另有其人。
〈明星〉
哥哥曾改編及翻唱過無數好歌,並且在1989年推出翻唱專輯《Salute》向樂壇前輩致敬,收錄其中的〈明星〉則成為他最無可取代的經典之一。
然而,比較鮮為人知的是,歌曲原名〈當你見到天上星星〉是1976年佳藝電視連續劇《明星》的主題曲、由張瑪莉演唱,最早收錄於1977年發行的《佳藝電視節目主題曲精選》中,同年經陳麗斯翻唱並改名為〈明星〉仍默默無聞,直到1981年才因葉德嫻翻唱而走紅,而哥哥則將歌曲賦予全新的靈魂、並將其發揚光大。這首黃霑的詞曲創作道盡明星在掌聲背後不為人知的辛酸,而歌曲也隨著哥哥與黃霑的隕落,成為了悼念明星之圖騰。
點擊聆聽:張瑪莉〈當你見到天上星星〉
其他值得一聽的張國榮翻唱歌曲:
Cover Credit:甲上娛樂
加碼推薦 ☛ 紀念香港女兒的電影《梅艷芳》
文 / 劉貴雄
音樂與文創產業工作者,曾在索尼音樂、KKBOX 擔任要職。視音樂為生活的重心,生命的養分。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