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藝術 | 專訪 | 日本聲音藝術家Tokyo Bedroom Orchestra:為天空寫歌

如果天空會歌唱,你覺得會是什麼樣的聲音?
我們出生在這巨大的蒼穹之下,日復一日無論陰晴,我們抬頭總是能看見它。要說今天的天空和昨天有什麼不一樣,也許並沒有太多不同。但若是對每天觀察天色的人來說,一些細微的流雲浮動,天光山色都足以讓他們感受到每一天的開始都有它的不同之處。有的人,還能在如此的景觀中,感受到不同的音樂。
日本聲音藝術家Tokyo Bedroom Orchestra就一直在執行一個名為「為天空寫歌」(Music For The Sky)的音樂計畫。他每天早上晨起都會到窗外望向天空,然後開始思考,這樣的天色會發出什麼樣的聲音來?沿著這樣的發想,他開始為天空寫歌。
或許你更喜歡透過Podcast的方式聆聽Tokyo Bedroom Orchestra的故事?現在你可透過Spotify和SoundOn收聽和下載SOL聲活圈製作的『聲音藝術』系列節目:

日本聲音藝術家Tokyo Bedroom Orchestra(TyBO)
從主流音樂走入聲音藝術
原名為中村ヒロ(Hiro Nakamura),Tokyo Bedroom Orchestra是他後來發展成聲音藝術家的藝名,也被簡稱為TyBO。中村早期到東京生活與創作,他的工作是為電視動漫製作配樂。其中較為有名的作品就有《搖曳露營》(Laid Back Camp)的片尾曲。他為這首歌作曲、編曲,也親自彈奏吉他。
《搖曳露營》片尾曲
中村為不少主流歌曲編曲與彈奏吉他。
中村原本是一名吉他手,擔任作曲人已有4年了。他一直在為主流音樂寫歌,但在接觸不同的音樂和樂器類型之後,他開始覺得自己也想嘗試不同的創作模式。於是就這樣走入了電子音樂的世界。
「吉他就像是我的一部分,我自己還蠻喜歡用吉他效果器(guitar effect pedals)來寫歌。自從我開始以這樣的方式創作音樂之後,我發現自己也越來越喜歡合成器的音樂世界。大約近3年來我都用合成器來創作。」
「但我剛剛踏入聲音藝術領域的時候,會發現它跟流行樂很不一樣。創作這兩種音樂,我就好像要在腦袋裡面扭轉不同的開關那樣。但現在我感覺自己已經慢慢適應了,也可以更自在地在創作中表達自己了。」
以貝斯吉他混合合成樂器,打造出這輕快而悠揚的旋律,畫面也隨著音樂推進,切入他拍下天際的浮雲流動。這是他成為Tokyo Bedroom Orchestra以來,為天空寫的第314首歌。
可以看到留言處有不少擁有「藍勾勾」認證的帳號,紛紛留言表示喜歡他的音樂。「這真的是最讓我感到意外的,我成為聲音藝術家之後收到許多有名的音樂人關注。他們會留言或私訊我,談及我的作品。」
而這「為天空寫歌」系列的第324首作品,則是透過合成器製作出空靈、夢幻的音樂,讓人不禁幻想是什麼樣的天空下,才能創作出這樣的音樂來呢?Tokyo Bedroom Orchestra提到有許多關注他音樂作品的,都是來自歐洲的網友。有的還曾經告訴他,聽他的音樂會讓他們想起冰島的天空。
「能夠和這些生活在擁有美麗大自然環境國家的朋友認識,我真的非常高興,沒想到我作出的音樂竟然會讓他們聯想到如此美麗的天空。」

鍾情於天空的Tokyo Bedroom Orchestra拍攝到各種美麗的天色。
尋求自由的空間
「一開始創作流行樂的時候,我住在東京一間小房間內。那時的我覺得好像被限縮那樣,快要窒息的感覺。可是從我房間那小小的窗口望出去,總是能看見美麗的天空。」
「我感覺那裡有許多自由。所以我開始創作音樂,是源自於我對天空的一種嚮往。後來遇上新冠肺炎爆發,我幾乎無法出門,只能留在家中。我想這也是某種推動力,讓我可以更認真和集中地去執行『給天空寫歌』(Music For The Sky)這個音樂計畫。」
也許真的是某種緣分使然,Tokyo Bedroom Orchestra這個身份如今也帶著中村搬離了東京,到更靠近天空和海的地方生活。擁有更遼闊的視野,伴隨著更多創作靈感,讓他更順利地,幾乎每天都能為天空寫一首歌。
「為天空寫歌」的第240天。
情境兼備的氛圍音樂
Tokyo Bedroom Orchestra的作品善用吉他和合成器,還有卡帶來營造一種復古、懷舊的氛圍和聲景(Soundscape),旨在讓人聽到音樂便會聯想到不同的畫面。
「我的創作過程幾乎都是以視覺為先。每天早上起來,我都會用我的GoPro相機拍下早晨的天空。然後在看著這樣的天空時,我就會根據當天的心情,挑選不同的電子樂器開始寫歌。」
「我想尤其是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視覺和聽覺兩者已經緊緊相依。很多音樂作品不只是注重聽覺,也注重視覺體驗。但就我的作品來說,這些天空的畫面也可以只是一種設計和契機,主要是為了分享每日的音樂。從本質上而言,我希望大家在聽我的音樂時,可以自在地去想像自己喜歡的畫面。」

不同的樂器帶著有不同的調性,Tokyo Bedroom Orchestra會從中挑選一組,讓音樂帶領自己的思維前行,描寫每日的天空之歌。
「從音樂的角度來說,我會將我的作品形容為氛圍音樂,一種聲音和景觀的融合。」
「以我最近推出的專輯《A Man’s Life》為例,這個作品本身很有電影感,我喜歡創作有故事情節的音樂。但我的作品本身又更傾向於平靜一些,沒有太重的旋律感。這是因為我希望大家在聆聽我的音樂時,可以保留自己的聯想空間,像是天空一樣遼闊與自由的空間,我希望大家能夠在其中獲得各種靈感。」
這些為天空而寫的音樂,聽起來千變萬化,如每天都在瞬息萬變的天色。對Tokyo Bedroom Orchestra來說,他在不同的天色裡尋求到的是同一種無邊無際的自由與安穩。
「若要為我的作品選出三組關鍵字的話,我會說是『天空』、『世界』、『自由』。」
「為天空寫歌」的第248天。
「音樂對我來說,就像是瑜珈和冥想一樣,可以幫我鎮定內心。它同時也像是一張護照,把我和世界各地的人連結在一起。我在生活中最看重的就是愛自己和愛大自然。我覺得這可讓我在創作中步步前進。」
「聲音是豐富我們生活的元素之一。食物透過嘴巴進入身體,聲音也是透過耳朵進入我們體內。就像我們需要吃有營養的食物一樣,我們也需要聆聽美好的聲音對吧?所以我想要創作這樣美好的音樂,能夠療癒他人,我想這是我現在的人生目標。」
All Images: Tokyo Bedroom Orchestra
想探索聲音更多的可能性?立即點擊 ☛ 發掘更多聲音藝術
文 / 彭美君
寫字的人,採訪的人,聽故事的人,也是講故事的人。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