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nd Makers | 英國田野錄音師Jez riley French,採集意想之外的聲音

除了日常的聆聽方式,或許也可以嘗試 Jez riley French 所實踐的聆聽方式。他住在英國約克郡,集田野錄音師、作曲家、攝影家、技師、聲音藝術家等多種職業於一身,過去四十年持續從事聲音接收這門藝術。在這段過程中,公共空間裡的靜寂、被大眾忽視的聲響,於他手中逐漸產生前所未有的意義。
他的作品曾於各大藝術文化場合展出,比如泰特現代藝術館(Tate Modern)、惠特沃斯美術館(The Whitworth)、東京都現代美術館、以及挪威奧斯陸的釘湯聲音藝術館(Spikersuppa Lydgalleri)等。
Jez riley French 不只探索聲音,他還是少數能夠製作相關工具的創意工作者。比如他會製作接觸式麥克風、水中感音器等專門麥克風,以錄下在某些介質中能傳播,但人耳卻無法感知的聲響,他所設計的工具也因此廣為電影、音樂界使用。從泰特現代藝術館和亨伯橋(Humber Bridge)內部傳導的震動,到消融的冰河、風化的石灰岩山脈,Jez riley French 的作品質量讓人歎為觀止,促使在場聆聽的人不得不去重塑自己與週遭環境的關係。
一起來了解 Jez riley French 最初如何鍾情於大自然的錄音工作、何謂「五階聆聽」(fifth order listening)、以及為何他一向選擇「聽」天由命。
本文為Sound Makers系列之一,聚焦於那些形塑大眾日常聲景的獨特人物,探討他們創作聲音的初衷、驅使他們創作的靈感以及他們化腐朽為神奇的創意過程。
延伸閱讀 ☛ 其他Sound Makers系列人物
原文發佈於SOL英文網站
翻譯 / B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