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藝術 | 專訪 | 波蘭聲音藝術家Jędrzej Siwek,玻璃成為他的樂器(之一)
37歲的人生不長不短,這個歲數才動身去追逐夢想算遲嗎?至少對波蘭藝術家Jędrzej Siwek來說,37歲才開始創作音樂,是很有啓示性的一件事。2020年全世界受新冠肺炎牽連,生活大受影響,Jędrzej在這段期間開始音樂旅程,用獨特的樂器打造屬於他的,用聲音作品說故事的方式。
聚焦於個別領域開疆闢土的思維先鋒,以及某些探索稀異美好的奇人軼事。
April 27 2022
April 27 2022
37歲的人生不長不短,這個歲數才動身去追逐夢想算遲嗎?至少對波蘭藝術家Jędrzej Siwek來說,37歲才開始創作音樂,是很有啓示性的一件事。2020年全世界受新冠肺炎牽連,生活大受影響,Jędrzej在這段期間開始音樂旅程,用獨特的樂器打造屬於他的,用聲音作品說故事的方式。
March 18 2022
March 18 2022
張碩尹與MoNTUE北師美術館年度徵件「作夢計畫Dreamin’MoNTUE」合作共製的網路原生計畫「SOAP肥皂」,發想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假新聞事件「肥皂工廠」(Kadaververwertungsanstalt)。聲音設計師馮志銘則是負責以聲音的雕塑性、動物性和真誠性去打造這一個空間場景。
January 28 2022
January 28 2022
日本聲音藝術家今重秀一(Hidekazu Imashige)透過收集大自然中毗鄰我們的聲音,與合成音樂混合在一起,結合如詩如畫的山水風景,形成充滿東方美學的聲音設計。他說「禪」是他的生活與創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在作品中所捕捉的不只是當下美聲美景,更是當下的氛圍,經藝術雕塑後形成永恆的瞬間。
December 22 2021
December 22 2021
作為一個聲音藝術家,聽力是否為最基本的條件呢?作為一名聾人聲音藝術家,Christine Sun Kim用行動告訴你,未必如此。她認為聲音不只是可以聽見的,更是可以透過視覺、觸覺去感同身受的。
November 26 2021
November 26 2021
卡帶作為上個時代的產物,現在已不多見。但是身在美國的聲音藝術家Emiliano Melis卻透過音樂設計和聲音裝置的方式,賦予卡帶一個新的生命。對他來說,卡帶不只是記錄聲音的工具,同時也是作品創意的一部分。
October 25 2021
October 25 2021
視聽Live Set(Audiovisual Live Set)是指將視覺與聽覺相互結合的現場表演,日本表演藝術家泉田徹(Toru Izumida)讓原本只能耳聽的節拍,隨著他設計的視覺效果而被形體化,驅動現場觀眾的視聽感官,如一場催眠,帶領觀眾沉浸在他的實驗電子音樂世界中。
September 24 2021
September 24 2021
作為台灣早期的聲音藝術家,王福瑞在2011年和盧藝創立了響相工作室,透過與國際交流合作的方式,希望能夠將台灣聲音藝術推廣出去。兩人是師徒,亦是工作夥伴,在香港、柏林、紐西蘭等等多地展出,呈現各種電子手工聲音裝置,透過電磁波、電路干擾等等的碰撞,來完成噪音創作,給聆聽帶來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