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同理ZUNYA:「我要用中文R&B唱出對家人的愛」

同理?一個光看就讓人充滿好奇的名字。2021年參加選秀節目《聲林之王3》,以又饒又唱的R&B風格,與豐沛的創作能量作為武器,一路前進到總決賽,最終奪下第四名的成績。
為何會將自己的名字取做同理?他表示這名字來自心理學家阿德勒的著作《自卑與超越》,「同理」兩個字說的就是「同理心」。
同理1998年生,現在24歲,雖現在已經是發片歌手,但從他身上,還是可見些新人與男孩的生澀與謙虛,訪談過程中總是不忘感謝音樂路上的貴人——製作人剃刀蔣,也感謝「音樂」這件事。
「我從小時候和家裡一起負擔經濟壓力,我不避諱去談這件事,我很謝謝音樂和我的音樂廠牌『孩子氣』帶給我很多現實跟經濟層面上的幫助。有才華的人很多,所以我現在可以唱歌給大家聽,絕對不是理所當然,所以我把這樣的感謝寫在歌裡面,去感謝,也謝謝剃刀蔣願意拉拔我,鼓勵我創作。感謝貴人,感謝音樂,自我察覺,一切非理所當然,」同理說。
從選秀比賽,到變身歌手的轉變
從2021年年底至今,同理的人生有如雲霄飛車般的翻天覆地,除了節目、發行單曲和迷你專輯外,也簽入了索尼音樂,並登上J.Sheon的台北演唱會作為嘉賓,和熊仔合作了單曲〈幾比幾〉。看似一路順遂,成名在望,功成名就都被濃縮在幾個月裡了,但被問起「比賽至今最大的收穫和感想」,同理卻給出了另一種讓人意外的答案,不關乎名利,而是在於家庭。
同理說:「這段時間,我變得可以拿一些錢給家裡,家裡的人看到我的表演,變得越來越安心了。後來我發現透過節目,爸媽開始會碰網路、碰手機,好像有個精神寄託,下班後不再會因為工作或家庭瑣事吵架。好像因為我,因為我唱歌、我表演、我上電視,而轉換了家裡的氛圍。這是我剛開始沒想到的,我雖然只是做我想做的事情而已,卻有了意外的收穫。」
而聊起生活上的改變,是否開始有更多朋友、更豐富的夜生活?同理也笑說:「其實並沒有改變太多,我一樣在房間做音樂。但不同的是,我開始接觸到唱片公司的人、跑通告,有更多人願意花時間來了解我、聽我的音樂。但不變的是,我始終還是在做音樂。但開始意識到,我現在有一些影響力了,我講話是要負責任的。」
在比賽初期,同理時常會透過直播,直接和觀眾分享他最真實的情緒,無論是快樂的或略嫌低潮的。但隨著知名度漸開,同理發現自己需要逐漸承擔觀眾情緒,甚是能說是一點社會責任。因此,同理笑著說,現在要更注意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開直播前會先想清楚再開。
「我突然透過比賽來到台北,進入演藝圈。很多很多新的事情正在發生,要接觸很多新的人,學習很多的待人處事,也慢慢察覺爸媽對自己講的話,擔心自己的原因,知道那些話的用意了。現在會懂得去衡量自己對音樂創作的堅持與大眾對我的期待,也感受到,現在我出去代表的,是我的公司、我的老闆、我的廠牌。我很珍惜我身上的能力,我可以用中文R&B去唱出我對家人的愛,我會保持。」
創作與歌唱的開始
至於創作的源頭,同理表示,自己一開始就是喜歡聽很多R&B,國內外都聽:周杰倫、小宇、Chris Brown、Usher 等等,自己也會哼哼唱唱,也以為音樂創作就是這樣而已,直到某天朋友介紹給他一項神奇的東西——「編曲軟體」,他才發現可以自己把聲音錄到裡面,加些鼓聲、和聲。
「後來有一天,我在網路上看到小宇有一支現場 Live Session影片,他唱了〈慣性取暖〉,太好聽了,我好想要唱這首歌的Cover,但網路上就是沒有伴唱帶,所以我只好自己開始認真去摸編曲軟體,學編曲的起點是想自己做卡拉帶(笑)。」
接著同理秀了自已手臂上的刺青,刺著編曲軟體的Icon,上面還刺著自己開始學習編曲的年份2017。
創作完馬上傳Demo給剃刀蔣、米奇
同理也不藏私的分享自己的創作過程,並表示自己目前專注於詞曲創作,比較少自己做Beats了,創作大多在網路上先搜尋type beats(做好的編曲)確定自己很有感覺後就不會再聽。接著下一步就是等到身心狀況對了、歌曲題目也找到了,再開啟檔案一次把它做完,過程常常是一整天不停地亂哼,錄很多很多段,然後去分類,哪些是主歌哪些是副歌。特別的是,同理在這個創作的階段,同時也會口氣與 Flow 也設計好,而並非在寫歌詞的時候才去雕琢口氣。
「創作靈感上,因為我是超級感性的人,一天早上起床到睡覺,我不用特別注意小事情,自動就有很多情緒上來,對我來說,靈感是來自於生活。」
創作完後,同理會馬上尋求老闆們的建議。「我會馬上,把Demo傳給剃刀蔣跟米奇他們,但他們常常說一些很飄的話?像什麼拼湊感太強、不要太複雜、動機要簡單等等,但我一定馬上、當下,一定要弄懂這個建議是什麼意思。」同理說自己不怕問,不懂沒關係,但自己會努力弄懂,所謂察覺就是如此。
回顧聲林之旅
此刻回頭看《聲林之王3》的比賽過程,同理有什麼感觸呢?同理説自己整趟比賽其實都很糾結:「我不想晉級也不想落敗,比賽的壓力讓我沒辦法享受舞台,我不想比了但我又不想輸。」比起往外的思考,同理的重心更在於自己內心的探索,包含上台前為何會臨時有許多負面想法,或者要在意節目播出時根本不明顯的失誤?
「我自己在房間做音樂是很有自信的,但出去比賽是會消失。後來怎麼找尋自信?我的結論是要先跌到谷底,再慢慢爬起來。從比賽的過程中,去建立腦中的system,讓你的表演跟自信更好。演出很熟的歌會突然忘記了,就讓自己回歸到,你只是喜歡這個東西,你只是想分享給大家。留兩個字,就是『勇氣』,做你有的東西,展現自己。」
蓄勢待發的創作專輯
除了目前已經發行的單曲與EP《同理》,同理也正在準備第一張的創作專輯。專輯目前已經從過往30-40首作品中挑出了五首歌,接下來還要寫5-6首新歌。
後記:當同理談到他看到小宇的Live Session影片〈慣性取暖〉,米鹿大吃了一驚,因為那是多年前我在另外一份工作時所參與拍攝的影片,能知道自己曾參與過的作品,成為了別人創作的起點,感覺真是美好又特別。
All Images: 索尼音樂
喜歡創作歌手?立即點擊 ☛ 發掘韓國實力派創作歌手鮮于貞娥
文 / 米鹿
是部落客也是Youtuber。自2013年起在報章雜誌&網站著有音樂評論文章,曾採訪張學友、陳奕迅、李榮浩等近百位歌手。關注中文與KPOP音樂。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