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雷擎:不只Chill-Out,以果實、石頭或手碟為打擊樂器,這就是我要做的『有機音樂』

第一次聽雷擎的音樂,我被帶到一個很遠的地方,我不確定在哪裡,也許是在南美洲或南洋的某個我沒去過的小島上。原因可能是它歌曲裡帶有民族樂器敲打出的節奏,又或者純粹是某一種氣質、某一種遲放。
我沒辦法想像是什麼樣的成長背景,能醞釀出這樣的音樂,幾乎不屬於任何一種台灣音樂的脈絡那樣特別,彷彿是從地球上某處我不認識的國家,海歸回來那樣無從考究。「世界音樂風格的台式弛放流行歌曲」是能想出最適合的形容,儘管這名稱讀起來有些複雜又不可思議。

從鼓手開始
雷擎,自學打鼓到高中後,拜師打擊樂手吳政君,後加入「來吧!焙焙!」擔任鼓手。2018年發行〈心肝寶貝〉,正式成為鼓手、唱作人。或因為鼓手背景,雷擎的音樂裡充滿著許多別處少見的打擊樂器,或是果實、或是石頭、或是手碟,都藏在歌曲的某個地方,等你發掘。
將演唱會打造成劇場般的沉浸式體驗
雷擎在2021年發行了專輯《Dive & Give》,並於3/4於台北Legacy 舉辦了同名專場。演唱會做了許多別出心裁的設計,包括融合了劇場式的口白、請女友設計專場香氛、入場處掛置了許多蚵仔殼。“想要呈現更立體的演唱會給觀眾,很開心,大家來都蠻舒服的。”雷擎說。
「但有一件很尬的事,前兩首歌我拉鍊沒拉。台下還有歌迷舉手機LED寫“拉鍊沒拉”但我都沒看到,是樂手提醒我我才看到。」
至於為什麼有製作沉浸式體驗的想法,雷擎說:“音樂本來就是抽象的,描繪情感也好,描繪一個情境畫面也好,我覺得這些裝置、氣味,都是細節,像音樂一樣可以讓人進入那個畫面。因為我自己寫歌都是從一個畫面開始,所以我也希望來聽我表演的人可以走入我創作時的感受。”
從劇場延伸有機演出的概念
至於把劇場元素加入演唱會的源頭在哪,雷擎聊到,以前就讀法文系要做畢業製作時,就對劇場型態很感興趣。而目前記憶所及,曾嘗試過最有趣的表演是哪場?他說:“在還沒開始正式演出前,我在一個手碟工作室叫SoulDays,我寫了劇本,就一邊演一邊唱,有點像小型舞台劇,其中一個女演員還邊演邊唱邊調酒。可能從那時候開始就喜歡做這樣比較有機的演出。”
讓創作呼吸,做出有共感的音樂
“對你而言什麼是「有機」的演出或音樂呢?”我問。雷擎談到去年在花蓮慈恩藝術村的駐村經歷,他說在那裡可以遇到來自世界各國的藝術家,不一定是直接的音樂人,但和各式各樣的藝術家交流,影響了他現階段創作音樂的想法。
“我可能遇到踢他舞者,但舞者配上我的音樂也可以是另一種樣子。不會像在台北我們很制式的所謂「做音樂」就是去找製作人先做一個Beats,然後找朋友搭吉他怎麼樣。當然這很專業,但我現在會嘗試的方式是,我那天遇到了誰,我們有一個什麼共同的情緒或畫面,我們一起用音樂表達這樣的情感,做出這一首紀錄我們共感的音樂。那是無法複製的,只屬於我和你的,珍惜創作中驚喜的時刻,對我來說「有機」是這樣子的,讓創作可以呼吸,任由他去發展。”
拉丁節奏吸引中南美樂迷
聽完雷擎的作品必然有一個想法,裡頭其實有許多民族音樂、世界音樂元素。
Q:這張作品在串流上有帶來你意想不到的外國聽眾嗎?
有,我其實有些中南美洲的聽眾。還有智利歌手寫信來問合作,或者巴西的聽眾想要買黑膠!對他們來講,這張專輯有些拉丁的節奏,也許是這樣他們喜歡吧。我記得兩年前我去西班牙巴賽隆納表演,我唱中文歌,但我歌裡面有拉丁的節奏,他們就有共鳴,就抓著我問:“台灣聽得到拉丁音樂嗎?”,而我說:“聽得到聽得到。”
Q:2022接下來有什麼計畫?
我在今年六月有音樂舞台劇的演出,是伍佰老師製作的《成功之路》,要在北流演6場,很幸運也很榮幸。這個劇主演的是鳳小岳,演吉他手,會唱一些伍佰老師的經典,也會有一些新歌,我會在裡面演鳳小岳的夥伴。我自己呢,應該年底會去法國駐村,進駐法國藝術村,我法文系嘛,對法國還是有一種想像,這會是我第一次在法國久待的經驗,很期待。
Q:對「日常生活」中的聲音有什麼想法?
我是鼓手,所以生活中很多節奏對我來說都是素材,但有時候反而覺得日常生活中這些節奏的訊息太多了,這也是我為什麼會喜歡往山上跑,或者開車去兜風,因為對我來說,那個移動反而是靜止,在山上遠裡這些聲音,有時候對我是一種真正的寧靜。
聽著雷擎的音樂,你找到心中的寧靜了嗎?或許還沒,但至少靠近了一些。
Cover Credit:浮氣音樂有限公司 Floating Music
立即點擊 ☛ 發掘LINION的Neo Soul音樂
文 / 米鹿
是部落客也是Youtuber。自2013年起在報章雜誌&網站著有音樂評論文章,曾採訪張學友、陳奕迅、李榮浩等近百位歌手。關注中文與KPOP音樂。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