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ruma、Ólafur Arnalds......盤點5位Neo-classical療癒系鋼琴家

優美又帶些悲傷,清澈細膩,緩緩地又一絲絲地拉著我們的情緒,這都是Neo-classical鋼琴樂給我們構築出的美輪美奐意象。就算你不熟悉古典樂,但凡聽著這些輕柔之音,那種飄渺不食人間煙火的質感,還是讓人沉醉其中。
Yiruma
自小在英國長大的韓籍鋼琴家Yiruma,曾說希望自己的音樂能成為大家的精神支柱,讓大家充實的活下去。所以這就說明了為什麼Yiruma的音樂總有細緻的感情,以及安靜肅穆的氣息。
2001年的冬天,Yiruma在一間殘舊的小錄音室裡準備錄音。那時候他已經清楚知道,自己能夠做出大家都喜歡的音樂。Yiruma如此的自信,乃至於他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便把心目中的音樂都錄製好了。而這便是他的首張專輯《Love Scene》的由來。
二十年後,Yiruma在2021年再把他的成名曲如〈River Flows In You〉、〈Kiss The Rain〉等重新編曲,首次以交響樂的形式來演繹他的作品。這張紀念Yiruma二十年音樂生涯的專輯被命名為《The Rewritten Memories》,顧名思義,就是要把他那經典的唯美之作,再次賦予新的生命。
Ólafur Arnalds
冰島小王子Ólafur Arnalds ,是位多才多藝的全能樂手。在投身於新派古典樂前,貌似溫文儒雅的他,曾擔任硬核(Hardcore)搖滾樂團的鼓手。但在經過搖滾樂的洗禮後,他反而更嚮往坐在鋼琴前沈浸在他的音樂世界裡。
2007年的首張專輯《Eulogy for Evolution》,是一張關於生與死的作品。Ólafur在18歲時經歷了舅舅的離世後,首次感受到生離死別的揪心。但舅舅的孫子也在同時間誕生了,並與舅舅同名,似乎把舅舅的生命延續下去。Ólafur頓時覺得這就是所謂的生命之圈,然後便把這張專輯做了出來。這張結合了新派古典樂、電子樂和後搖的專輯,在推出後便受到各界矚目,從此Ólafur便成了近代新派古典樂的寵兒。
現在定居峇里島的Ólafur,在2021年10月推出了新作品《The Invisible》。Ólafur說這是他在10年前為一部電影譜的曲,但基於種種因素無法發表作品。10年過去了,他偶然在整理電腦檔案時重新聽了這些舊作,然後被觸動了。對Ólafur來說,這些被自己埋葬的音樂,就像時間膠囊一樣,回看著自己。
Nils Frahm
Nils Frahm最廣為人知的作品是2013年的〈Says〉。這首曲子帶有即興的魅力,開始時偏於安靜,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音樂的起伏如排山倒海而來,蘊含著豐富的情感。Nils在不同的場所演奏這首〈Says〉時,都喜歡現場即興的改編,所以聽眾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但結果往往是震撼人心的。
作為當代出色的Neo-classical音樂人之一,Nils對音樂有更多的野心,這包括他愛把不同元素融入音樂裡,譬如電子樂。所以你會看到Nils的現場表演,台上會有一堆的鋼琴和電子合成器,而他會像十八般武藝的,在不同的樂器之間遊走。
Nils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專輯是2013年的《Spaces》,這是張非典型的現場專輯。Nils用了兩年時間,在多個不同的演出場所,用了各種錄音設備,如老式卷帶錄音機或廉價的盒式錄影機,來紀錄他的演出。回到錄音室後,他把這些紀錄進行剪輯,猶如田野錄音般,將最真實的魔幻時光採集下來。
Sophie Hutchings
來自澳洲的鋼琴精靈Sophie Hutchings,在8歲時便開始譜曲。Hutchings年幼時每天都會想一些音樂主題,如動物園、瀑布等等,然後便坐在鋼琴前奏曲。她把自己的音樂用一台迷你卡式錄音機錄下來,並一點一滴的累積,然後送給老師作為禮物。迪斯尼的經典音樂劇《Fantasia》是她的啟蒙之作,她說影片中的四季變換,配以柴可夫斯基的音樂,深深吸引她。
2015年,Hutchings推出了《White Light》,一張捕抓了孤獨的飄渺柔情,像在你的耳朵傾訴心事的作品。這張專輯讓她迅速獲得注目,也成為當代的Neo-classical新星。隨後是2017年的《Yonder》,同樣有連綿不絕的音符像靈魂出竅一樣的彈奏著。
2021年,Hutching推出全新專輯《Echoes In The Valley》。這張原本計畫在柏林錄製的唱片,基於疫情肆虐,被迫臨時改變製作方針。結果Hutchings去了澳洲南部郊外,找了一間小錄音室,慢慢地醞釀她的音樂。Hutching在這個與世隔絕的環境,重新思考人與大自然共存的關係,利用音樂向大自然世界做了一次深情的傾訴。
Joep Beving
來自荷蘭的神秘作曲家,留著長鬍子,身材高大如童話故事裡的巨人角色,但卻有著細膩的音樂觸覺。Joep在年幼時規規矩矩地彈鋼琴,一板一眼的學古典樂。過了約一年後,一位爵士樂老師看見他的學習,便問了他一句:“要不要來上我的一堂課?”Joep答應了。接觸了爵士樂後,Joep眼界大開,比過去更能感受到音樂的樂趣。但不幸的,Joep在一次的意外弄傷了腕部,導致他無法長時間的彈奏,所以被迫停止了音樂學習,爾後也只能靠做些零碎的廣告配樂維生。
在一次的坎城廣告金獅獎頒獎典禮,Joep在下榻的酒店獨自彈奏自己的作品。他以簡單的音樂和複雜的情感,深深吸引了在場的人,大家都靜了下來,聆聽他的音樂。
2015年3月,Joep錄製了150張黑膠唱片《Solipsism》,這是他為一位去世的朋友而譜的曲子。他的音樂有一種鎮定人心的力量,又簡潔地像詩一般晶瑩剔透,所以有樂迷將Joep與傳奇爵士鋼琴家Keith Jarrett相提並論。
Cover Credit: ilgan Sports/Multi-Bits via Getty Images
延伸閱讀:
文 / Can Can
鍾情沃荷的金寶湯罐頭,又熱愛音樂的罐頭先生。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