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李友廷:也許現在我已經寫不出這種甜蜜青澀了

你是從哪一個時期開始聽李友廷?StreetVoice街聲時期?《聲林之王》時期?還是最近才開始聽?時間只是一個概念,也不需要在意是哪一段時期被他的創作和歌聲所吸引。
最近,他和新出爐金曲歌后魏如萱合唱的告白曲《想怎樣》,堪稱是他發表過“糖份”最高的歌曲,也把升級當媽的魏如萱秒變出萌萌噠的少女感。這首創作前半段,其實是他在高中時期就想到的旋律。畢竟那段時期是他的創作初期,情懷都很青澀,表達喜歡上一個人的喜悅,是最正常不過的直覺感受。
和魏如萱合作,讓李友廷乍驚乍喜
李友廷說到此,突然拋出一句:“也許現在我已經寫不出這種甜蜜青澀的感覺了!”
和大多數人一樣,早期他都是以聽中文歌曲為主,組了“一年樂團”後,他開始廣泛留意各類型的音樂和獨立音樂。
“我的聽歌口味其實還蠻雜的,不太侷限自己。”
李友廷、魏如萱《想怎樣》
新時代音樂“玩”童
如果說哈林庾澄慶是音樂頑童,那麼李友廷則是新時代的音樂“玩”童。如果要他一輩子只創作同一種曲風的作品,那肯定會把他逼瘋。他說:“這可能會很無聊呢!”
他算是幸運的,隸屬的華研國際也沒有在他創作方面給予很大的限制。
“如果是很私密,或者比較小眾的作品,完成後我可能會上傳到StreetVoice。公司不會反對我創作曲風偏冷的歌曲,上載到其他管道也沒問題。”
他接著補充:“當然,在籌備正規專輯時,我也不會任性,做那些一意孤行的事情。如果要嘗新“玩”新穎的曲風,就包裝得比較完整一點,盡量滿足流行市場。”
接下來,他傾向於和獨立樂團合作,或者與根本不是歌手的素人合唱,也不排除跨界和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聯手,發行一些較冷門的作品。
分段式創作也能拼湊出好歌
很多人都因為《誰》這首歌曲留意到李友廷,那種等待被愛找到的情懷,說中了淹沒在城市疏離感裡,期待一點點溫暖的盼望,迅速攻佔樂迷的心。現在的人,比起“找到怎樣的人”,或許更渴望“被找到”。
說起《誰》這首歌的創作史,還真的是相當有趣。李友廷習慣在日常生活的空隙“搜集”旋律,例如把坐車時想到的旋律,都一一記下來。他很少有既定的創作模式,並非每一首歌都是一氣呵成,更多時候是以分段模式進行。
所謂的“分段式創作”,就是他會紀錄當下的每個靈感,等到有一天想投入創作時,就會把那些靈感迸發的旋律拿出來,整理成完整的作品。
“在還沒有正式要把一首歌完成的時候,我會等到有靈感時再寫,突然想到一兩個句子覺得不錯,剛好又和上個星期的旋律很搭,我就會把它分類,或湊在一起,到最後,看它會變成什麼樣子。”
“三度創作”的《誰》,還是帶來驚喜!
傳唱度很高的《誰》,卻是李友廷創作歷程特別順暢的一首歌。那段時間,他是在寫著另一首歌,有一天哼著哼著,想要彈給朋友聽時,因太久沒彈,記錯了和弦,卻“意外”拋出現在《誰》的副歌部分。當下,他很快就把歌詞填完。
在求好心切下,雖然後來副歌“糾結”了一段時間,但整體來說還是寫得暢快的一首歌。
《誰》這首歌,讓很多樂迷認識李友廷,對他而言特別有意義。原本已經有兩個正式發佈的版本,即Demo版和EP版。這首他在公開場合唱過兩三百次的歌曲,預計在12月發行的新專輯中會有另外一個新的版本。
一首幾乎要被唱“爛”的大路情歌,他賦予了新的生命,在編曲和唱法上都更不一樣了。人們常說翻唱歌曲是二度創作。那麼他這次豈不是三度創作?
你還記得Karencici也有唱過《誰》嗎?
專輯版的《誰》由金牌製作人,也就是幫魏如萱摘金的陳建騏負責重新編曲。
“陳建騏老師很細膩,可以讓歌曲達到走心的效果。譬如陳奕迅的《我們》和周興哲的多首歌曲,都是由他操刀。他很擅長管弦樂和鋼琴的編制,可以把畫面感做得更豐富。之前,《誰》的兩個版本是‘渴望被找到’,現在這個版本是‘被找到’。我在詮釋那種‘被找到’的唱法,也練習了非常長的一段時間。我以為已經唱爛了《誰》,但經過沉澱和思考,卻發現原來還可以有驚喜。儘管第三次錄《誰》的時候,壓力更大,但是回過頭來聽demo版和EP版,其實我也覺得自己進步了,而且Bridge的部分,我這次是用真音唱上去的。”
沒想過做“靈魂曲小王子”
繼林宥嘉、韋禮安後,最近李友廷發表的幾首歌曲都偏向靈魂音樂(Soul Music),像是在《聲林之王》時期唱過的《直到我遇見了你》和全新創作《都好》。他坦言,這主要是受到偶像方大同的啟發。
“我非常喜歡方大同,才會想去做靈魂音樂,但我不會侷限於只做一種音樂,而是想要嘗試多一點不同的曲風。畢竟樂壇有一個方大同就已經夠了,而且要模仿別人的話,模仿不好其實也蠻尷尬的。”
《都好》是李友廷近來玩靈魂音樂的代表作之一
《直到我遇見了你》demo版本來就很精彩,在《聲林之王》比賽時,評審之一的Ella陳嘉樺就盛讚這首歌很“高級”。這次,李友廷找來這幾年非常欣賞的音樂人李權哲製作和編曲,又再做了一次小幅度的“顛覆”。
“李權哲的《滾開》和《不停手》都是我很欣賞的歌曲。他對於音色的控制和氛圍都拿捏得宜,而且也非常細膩,把《直到我遇見了你》編曲加入Lo-fi的編排,營造成彷若煙霧瀰漫的那種迷幻氛圍,是一種缓慢悠闲的lay back风格。”
這一對雙李的組合研究了很久,在“咚吱噠咚吱噠”的小鼓節奏裡做了一些處理,“咚”往後再延,“吱噠”稍微往前一點,製造一種拖拉的感覺,形成很獨特的一種Groove。
《直到我遇見了你》由李權哲重新編曲
新專輯掩藏不了那份玩心
這幾個月,聽著他陸陸續發表了好幾首單曲,怎麼都還沒等到正規的完整專輯呢?樂迷們別著急,李友廷計劃在年底發行新專輯。
在新專輯中,他一手包辦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詞曲創作,只是在饒舌部分找來了熊仔合作。專輯正式推出前,大概一半的歌曲已經陸陸續續發布了,音樂元素多元豐富,可以看得出他的前瞻性,和掩藏不了的玩心。
他不排斥觸動人心的抒情歌曲,也可以唱撒糖的甜蜜曲風,轉到Fusion Band Sound也沒有違和感,甚至他覺得可以仿效李宗盛大哥的唱法,幾乎是用念的,以說故事的形態去表達一首歌的情緒。不難看出,在唱腔呈現方面,他想要堆疊出層次感。
距離新專輯正式發行仍有一個多月左右,李友廷這張專輯的核心概念,蘊藏著一股想要獲得認同的感覺。那種認同感,也可以對照愛情。如果你愛上了一個人,也是在尋求認同感。
專輯的同名(待公佈)主打歌,SOL探測到是由經常幫魏如萱製作的韓立康操刀。他預告這首歌的屬性是浮誇的,會很瘋狂、很激烈,但究竟有多麼讓人出乎意料,真的得等到歌曲發布那天才知曉。
看來明年金曲獎最佳新人獎一欄應該不會漏了這位才華橫溢的新人。以李友廷對音樂的掌控能力和游刃有餘的唱功,要領取入圍的門票應該不難。
這些年隨著ØZI、J.Sheon、9m88、高爾宣等優質新人冒出,再加一個李友廷,你彷彿可以看到台灣逐漸形成的音樂新氣候,樂迷的鑑賞力也要並駕齊驅,不准再固步自封了。
圖:華研國際
文 / JL
文青氣質未滿,以假文青的姿態行騙文藝界。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