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奈良美智不是畫家,或許會是個搖滾樂手

60歲的日本奈良美智,在拍賣行的身價已超越草間彌生,成為日本最貴的藝術家。仍然單身的他,還是和年輕時一樣,一頭遮住眼睛的捲髮,一件樂隊黑T搭牛仔,眼角末梢隱隱看得出一絲絲的疏離感。
奈良美智畫中女孩,又萌又壞的形象散發著濃郁的孤獨氣味,一下子就戳中了大家的內心。這樣的角色設定,可以追溯到他的成長環境。
奈良美智的家鄉在弘前市,青森縣西部的一個小地方。他是家裡最小的孩子,父母每天忙工作,兩個哥哥幾乎大他10歲,漸漸形成他敏感又內向的性格。雖然有別的孩子可以一起玩耍,但他似乎很難融入。
他的消遣,就是每天放學回家與貓咪對話,唯一的娛樂是聽收音機。整個青春期,他都沉浸在搖滾、龐克、民謠中。
“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有些唱片的封面是出自藝術家安迪·沃荷(Andy Warhol)之手。我一邊聽著歌,一邊捧著唱片封面。我會有很多想像,一點一滴,用自己的想像建立起屬於這張唱片的世界。”
這些唱片封面對奈良美智而言,就是藝術啟蒙。
孤僻宅男想當搖滾歌手
Photo Credit: ukartpics / Alamy Stock Photo
你或許覺得奈良美智是個孤僻的宅男,但當年的他卻比很多人都要叛逆,更夢想成為搖滾歌手。
從國中開始,奈良美智把跟爸媽說要買參考書的錢全拿去買唱片,為了不要讓謊言被戳破,他在學校努力保持著優秀的成績。他還曾花光了打工賺來的所有錢,就是為了寫信到美國去郵購唱片。
當年這一位不折不扣的搖滾青年,沉溺於從6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的歐美搖滾音樂,彷彿是他情緒的出口。
1980年,奈良美智再次耍任性,把上大學二年級用的學費全部花光,一個人在歐洲旅行了3個月。他在那裡遇到了嬉皮潮的孩子們,真實感受到嬉皮的氛圍,音樂、小說以及電影等等,超越了語言也能夠分享的經驗,讓他感到非常溫暖。
從大衛·鮑伊到野獸男孩
在奈良美智唯一一本自傳《小星星通信》中,曾寫到自己與搖滾的邂逅,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巴布狄倫(Bob Dylan)尚未退燒,大衛·鮑伊(David Bowie)、尼爾·楊(Neil Young)、伊吉·帕普(Iggy Pop)已迫不及待延續熱度。隨後,世界掀起的龐克熱浪,由性手槍(Sex Pistoles)、衝撞樂團(The Clash)等樂隊引領風騷。
其實,他的音樂世界裡,除了搖滾和龐克,也容納了玩雷鬼樂神乎其技的巴布·馬利(Bob Marley)。過後,他還受到發電廠樂團(Kraftwerk)的電子樂啟迪。
到了80年代的中後期,奈良美智驟變聽後龐克風格,其中以尼克·凱夫(Nick Cave)為主。頹廢音樂(Grunge)風潮的崛起,其中涅槃樂隊(Nirvana)音樂裡那種不對稱的和諧性,他極為欣賞。
轉到90年代,模糊(Blur)、珍珠果醬樂隊(Pearl Jam)、碎南瓜樂隊(Samshing Pumpkins)、野獸男孩(The Beastie Boys)、電台司令(Radiohead)等樂隊,都陪伴了奈良美智無數創作的時光。
奈良美智聽的歌實在太多太多,他的歌單混雜著龐克、搖滾、迷幻、民謠等曲風,說起來與他的畫風似乎有點違和感。比起村上春樹深愛的爵士,他分享的音樂似乎沒有得到太多年輕粉絲的共鳴,可是也不失為認識奈良美智另一面的機會。
〈Starman〉David Bowie
大衛·鮑伊(David Bowie)華麗搖滾的曲風對當時中學一年級的奈良美智帶來衝擊,從此開始大量接觸英美搖滾樂。
〈Blitzkrieg Bop〉Ramones
求學時期,奈良美智很憧憬美國的嬉皮潮,但聽過雷蒙斯(Ramones)的專輯後,開始對反體制的龐克音樂產生興趣。
〈The Universal Soldier〉Donovan
奈良美智在大學時期一個人在歐洲旅行,最常聽的就是這首帶有反戰意識的鄉村民謠風歌曲。時至今日,如果你告訴他說很喜歡這首歌,那你們就有聊不完的話題。
〈Voyage of the Moon〉Mary Hopkin
從小學五年級第一次聽到瑪麗·霍普金(Mary Hopkin)的這首歌曲後,奈良美智就沒辦法從腦海中忘記這段旋律。他希望在離開這個世界時是晚上,最好能聽著這首關於月亮的民謠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
〈Lemon Haired Ladies〉Janet Jones
70年代早期的英國民謠歌手珍妮特·瓊斯(Janet Jones)也是奈良美智很喜歡的女歌手,當他心情低落時,一直聽她的歌,就會感覺被療癒。
至今,奈良美智還是經常透過文字或圖畫推薦他喜歡的音樂。透過他的文字,你能感受到他對音樂的滿腔熱情,從少年時代至今都未曾變過。
Cover Image: WENN / Alamy Stock Photo
文 / JL
文青氣質未滿,以假文青的姿態行騙文藝界。
留言
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