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銀座:5大標誌性建築

具層次感與現代化外觀的各式建築,賦予了銀座在國際都市東京中的特殊地位。建築群可說具體體現了一個城市的生活面貌和個性,正因如此,當日本當地人身處銀座,便不會誤以為自己還在新宿,盡管兩者之間僅是一區之隔。這裏擁有其它地方所沒有的超然時尚感,當中還帶著某種未來的冷酷——看看以下5棟概念迷人的建築,你或許將更了解銀座的魔力。
1. Ginza Place
高聳而白潔的Ginza Place位於銀座的繁忙十字街頭,輕而易舉吸引每個路人的目光,並且與對街的和光古式大鐘樓相映成趣,也有人說它的設計是由大鐘樓所啟發。這棟樓高11層的新建築,是由東京建築師克萊戴特(Klein Dytham)所設計,他同時也是著名的鳶尾書店的設計者。
自重建取代原有的日產展覽大樓之後,目前除了是日產與索尼國際旗艦店之外,亦是許多餐廳和咖啡館的聚集地。由多達5, 315塊鋁板所並列成的特殊墻面後方,擁有各式值得一遊的店鋪。當登上第3樓與第7樓的露臺,人們可以將街頭所有景色一覽無遺,而將露臺設於第7樓的概念,更是為了呼應舊時代樓高頂限為七層的規範。“我想設計出反映東京和銀座品質的建築。”建築師戴特說。
2. Tokyu Plaza
另一個聳立於銀座重要街頭的建築物,必屬Tokyu Plaza。由於位處有樂町和日比谷的交界點,因此許多人將它稱作“銀座大門”。善用了玻璃作為墻面是它的一大特色,而由創作概念“光之容器”所啟發的設計,則是來自日本傳統江戶切子的玻璃切割藝術。樓層中央所開辟的“切子廳”更讓高達27米的樓頂全面施展,配合巨大的玻璃墻面,任光線直映入室內,形成一種豁然大氣的觀感。值得一提的是大樓采用了全面通行的設計,這表示人們從四面八方皆可進入大樓,在東京來說非常罕見。
3. Mikimoto Ginza
圖: flickr
你可以說它是一塊巨型的白色乳酪,或者一個帶黑色斑塊的大盒子。這便是日本建築大師伊東豐雄在國內的傑作之一。只要稍有留意建築設計的人都聽聞過他的名字。目前Mikimoto是某家珍珠公司的總部。如果沒有墻面上的不規則窗口設計,這棟僅有11層的大樓肯定不會如此出眾和引入註目。其實,這些看來宛如天然乳酪的窗口,需要經過配合內部結構的精心計算和建構方式,才能夠完成。樓內的人從流線型的窗口望向天外,想必感覺趣味盎然。
4. Tokyo International Forum
東京國際會議中心亦是日本最大的中心,坐落於首都商業圈內的關鍵位置,並在6.7英畝基地上建立起獨特的民用綜合體,容納了舞蹈、音樂和戲劇表演、會議和展覽、商務會議等功能。從空中俯瞰這棟巨型建築,它宛如一艘停泊於港灣的巨型郵輪;其高闊的鋼筋與玻璃墻面,則宛如一道屏障,為所有進入其中的賓客阻隔了城區的煩囂,獲得難得的寧靜。沿著基地的東部邊緣到達玻璃大廳,占地開闊,上方由228米長的巨大桁架組成。到了晚上,燈光反射出屋架肋骨表面,使得結構變化成一個浮動光源,照亮了玻璃大廳,同時融入東京的天際線。
5. Fendi Ginza
創立於羅馬的知名時尚品牌,Fendi在銀座的旗艦店采用了源自意大利文化宮的概念,並直接將拱門設計移至身上,但他們依然融入了一貫的奢華作風,為每座拱門配搭多彩的燈光效果,使夜晚的銀座街頭增添迷幻色彩,猶如乍明還暗的巨型燈籠。2015年,品牌為慶祝紮駐東京50周年,而全面翻新修建了目前擁有男女服裝品的大型旗艦店。兩年後,女設計師Barbara Balestreri憑這件迷人的傑作贏得國際建築燈光設計獎,傳為佳話。
Images: C.L / 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