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音樂景點:這些地方不是唱片行,卻都少不了音樂!

音樂可以是私人的,也可以是公開的,在咖啡店、書店、唱片行內低低地吟唱,彷彿一個陪伴在旁的戀人。不同類型的場所也能瀰漫著音樂氛圍,讓音樂在公共場域中,在一座城市中,擁有了更多元的身份和地位。
1. 海邊的卡夫卡
提到充滿音樂氛圍的場所,自然會先想到Live House、展演廳等等的表演場所。其中座落在公館的海邊的卡夫卡則是文青男女、獨立音樂愛好者無人不曉的展演場所之一。
自2005年開張至今,海邊的卡夫卡坐鎮台北,孕育了無數獨立音樂人的夢想。它給了許多樂團、歌手、作家或藝文工作者展現自己的機會。但是在2023年,海邊的卡夫卡因為都更計畫而不得不宣布在原址上熄燈,讓許多人大感不捨。
二樓的海邊的卡夫卡和樓下的河岸留言,同樣都是坐鎮台北多年的live house場地,孕育了無數音樂人,還吸引到了日本藝人星野源。他首次海外巡演的場所就在海邊的卡夫卡。 Photo Credit: 海邊的卡夫卡
由台灣樂團1976主唱阿凱創辦的海邊的卡夫卡,名字取自村上春樹的同名小說《海邊的卡夫卡》。平日它是一間咖啡廳,售賣各種咖啡、甜點與輕食。店內也販售CD和書籍,客人們可以一邊喝咖啡、聽音樂、看書。而等到了週末,店內桌椅移一移,就會搖身一變成live house場地,成為樂團和樂迷共聚的空間。
海邊的卡夫卡沒有演出時是一間咖啡廳。店內的桌椅都能隨時移動,以配合場所內不同類型的活動。Photo Credit: 海邊的卡夫卡
除了音樂演出,海邊的卡夫卡還曾舉辦深夜DJ、讀書會等等活動。多元的複合式空間吸引了許多喜歡藝文作品的男女。Photo Credit: 海邊的卡夫卡
許多新人透過海邊的卡夫卡累積到不同的舞台經驗,學會演出與互動。這些新人還包括後來獲得金曲最佳作曲人的HUSH、甜梅號吉他手昆蟲白等等。
海邊的卡夫卡17年前的演出名單。Photo Credit: 海邊的卡夫卡
雖然創始店歇業,但海邊的卡夫卡已在高流重新立足,正式以『海邊的卡夫卡-高流店』再次與大家見面,歡迎喜愛音樂的聽眾關注消息。
2.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座落在台南的U.I.J結合了住宿、閱讀和音樂氛圍,是一間設計旅店和青年旅社的跨界混合。它打破的不只是一般旅館的功能,像是踏入友愛街旅館對外開放的大廳,就能看到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
24小時營業的粅粅書BBBooks,取台語甜滋滋的諧音,選書圍繞著食物以及飲食文化,緊扣著台南的美食主義。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旅客們辦好入住手續後,前台人員會遞上房卡與一本關於台南的選書,希望旅客能透過閱讀更深入地了解台南文化和在地故事。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除了閱讀,U.I.J內的音樂氛圍也吸引到許多音樂、黑膠唱片愛好者前來朝聖。除了在特定房型內提供黑膠唱機,他們也在旅館一樓大廳和三樓的公共空間內都設置了黑膠機台,定時分享不同的黑膠選片。
大廳內具備黑膠唱機和唱片區,由旅館選片定期現場播放。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U.I.J的「友樂客房」和「友愛套房」房型內就具備黑膠唱機,旅客可以在獨立的空間內聆聽音樂。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友愛套房是全館最頂級的房型,房內使用的是Hym黑膠唱機。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房內的選片皆以爵士彩膠為主。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房客們聽完後還可以到前台去,那裡有一整面牆的黑膠唱片,房客可以以片換片的方式,盡情聆聽不同類型的音樂。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U.I.J團隊攝取的音樂類型多元,無論是日本的City Pop、西洋搖滾樂再到華語獨立音樂都能在館內的典藏內找到。他們還會為專輯分門別類,方便旅客們挑選。
館內大廳的黑膠唱片區上面放滿了唱片供旅人選擇。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此外,U.I.J也常舉辦音樂活動,像是在2020年舉辦的《跨過祭》,結合音樂和床位市集的概念,讓大眾來到這裡參與整整8個小時的派對。今年更迎來盧廣仲的小型演唱會,開拓大家對旅館功能的想像。
U.I.J舉辦音樂活動《跨過祭》。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跨過祭》中的silent disco。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今年,盧廣仲還曾到館內的恣意露台舉辦小型的演唱會。Photo Credit: 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3. INTRO Kitchen
位於台北士林的Intro Kitchen是一間早午餐(Brunch)店,而店名的Intro就是取名字音樂專輯中的「序曲」的概念,希望能夠成為大家新一天美好的開始。
歐洲戶外咖啡廳式的餐椅擺設,充滿了英式時髦氛圍。Photo Credit: INTRO Marketing Team
曾經在英國留學修讀音樂的創辦人Tien,因為很希望能將他在英國留學和追求音樂夢想的美好生活體驗帶回台灣,所以打造了這間英式時髦的早午餐店。不只是在菜色上盡展英式經典元素,連店內的空間設計、擺設都充滿了音樂的元素。
踏入店內就能看見的黑膠唱片組成的書牆,全都是創辦人的私藏。此外店內還不時出現音樂人語錄的牌子、鼓棒作為擺設,就連餐單上豆漿前菜、主菜、甜點等等,都是以歌曲不同部分的intro、chorus、solo、outro等概念搭配在一起,彷彿餐點一同交織出一首首精彩的曲目。
店內的空間設計埋下許多創辦人喜歡音樂的心思,像是鼓棒擺設、形同黑膠唱片的包裝等等。Photo Credit: INTRO Marketing Team
餐廳內的牆上也掛滿了許多經典音樂人的語錄,像是約翰藍儂(John Lennon)、巴布狄倫(Bob Dylan)等等。Photo Credit: INTRO Marketing Team
踏入店內便映入眼廉的黑膠牆上有經典唱片如披頭四(The Beatles)或是綠洲樂團(Oasis)的唱片,還有台灣本土音樂人——落日飛車的唱片。Photo Credit: INTRO Marketing Team
極其重視餐廳環境設計的創辦人,在氣氛營造上也絲毫不馬虎。餐廳內所播放的曲目都是他為搭配室內的空間設計和餐點所設計的,有興趣的讀者不妨點擊以下連結,聽聽創辦人的特製歌單。
4. Roller 186滑輪場
位於台中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內,佔地四百坪的Roller 186滑輪場主打美式復古裝潢,復刻了70、80年代的流行文化模樣。
美式復古的裝潢,霓虹燈給人一種現代復古感。Photo Credit:大魯閣Roller 186滑輪場
曾經風靡一時的滑輪場是許多五六年級生的青春回憶,隨著當代動感音樂搖擺,牽著手一起在舞池內馳騁無憂的歲月。Photo Credit:大魯閣Roller 186滑輪場
Roller 186會在社交媒體上刊登他們的每月歌單,無論國內國外、獨立或流行的音樂都包含在他們舞池的歌單內,讓時下的年輕人不只有機會可以體驗到爸媽一代人的青春活動,也可以在不同年代的音樂內感受不一樣的年代氛圍。
Roller186提供的歌單多元,包含了復古搖滾、英式搖滾再到台灣本土的獨立音樂、韓國流行音樂等等類型。Photo Credit:大魯閣Roller 186滑輪場
Cover Credit:U.I.J Hotel & Hostel 友愛街旅館
延伸閱讀:
文 / 彭美君
寫字的人,採訪的人,聽故事的人,也是講故事的人。
$$shop